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差异论与诗歌翻译

时间:2022-05-23 05:33:20

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差异论与诗歌翻译

摘要:英语诗歌翻译是将原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造性再现的一种思维转换过程。这种思维的转换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差异论,即中国人倾向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而英国人倾向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把握其差异性,译者才可以能动地按汉语思维,根据深层结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思维特性转化,即把原作英国人的思维方式转换为中国人所习惯的思维模式,以促进中国人对英语诗歌中神韵之美的体会。

关键词:思维差异;转换;诗歌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0、引 言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之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的方式上的差异所造成的(Pribram,1949)。翻译就是一种跨民族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使译者有意识地用译语(target language)外化原语(source language)文化世界,译者的思维过程成为翻译最根本的深层活动。有代表性的翻译研究者针对翻译思维论作了如下阐述:张培基(1980)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整体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杨自俭(1989)提到“翻译是译者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阎德胜(1989)认为“翻译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王高生(1996)认为“翻译是译者对原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译语再次进行思维的活动”。黄忠廉(2000)定义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以满足读者特定需求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综观上述观点,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思维活动。其信息的转换过程存在表层和深层两种,表层的语言形式转换受深层的心理思维转换活动的支配。

从信息传播学角度看翻译文本传输信息的平面流程图,亦能发现思维转换的核心力,见图1。

在思维信道中,译者能动地进行思维的转换调整。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由一种文化思维产生。当被译者转换为译文即目的语文本时,需要符合其相对的阅读者的思维模式,否则再生的信息会出现跨文化交流障碍,即传而不通。具体到诗歌翻译而言,译者将英语诗歌译成中文,则需要将符合英国人思维模式的编码、解码方式转换成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信息接受方式,鉴于诗歌的文体特点,这种需要对于诗歌翻译尤为重要。

诗歌这种文体不同于说理性的文本,它是一种更加凝练的艺术语言,凝练代表着思维的浓缩,当其被译为中文时,则更需要一种思维转换。其次它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高级文学作品,除了诗歌的格律造就的音乐性之外,诗歌所传递的意境与情感更是其灵魂,诗魂需要靠体会不是靠分析,一种有效的体会需要以思维的切合性与融合性为基础,即对译诗体会的理据在于转换的思维需要符合中国本土的民族思维习惯。翻译英语诗歌的意义所在。是让中国人领会到域外风情与人情,但这种被转换的文本如果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倾向,就很难使中国人产生对英语诗歌真、善、美的体会与感染,则容易导致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失败。诗歌翻译的现状存在一种误区,为了接近模仿原诗而硬移植,拘泥于原诗的词句形式而译出费解的诗文及意象,给读者不知所云、昧同嚼蜡、毫无诗意的感觉。原英语诗歌的作者是以英国人的思维模式形成特有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若是译者无视思维差异的存在,将英诗刻板地硬套出来,则不会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朱生豪先生在莎士比亚译序中有一段道,“每译一段竟,先自拟为读者,审阅译文中有无暖昧不明白之处”。译者以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来体会译作能否传情达意,能否为读者所理解接受。

译者需要能动地进行思维转换,把握中英思维倾向的差异则是基础。中国人倾向形象思维,英国人倾向逻辑思维:中国人倾向综合思维,英国人分析思维(关世杰,1995)。民族的思维倾向影响着诗歌词句、意象的组织,也支配着读者感知和理解诗歌。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又说:“愚对译事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本文拟从中英思维差异这一角度来探讨诗歌的翻译。

1、中英思维差异与诗歌翻译

1.1形象思维(imagination)与逻辑思维(logical)

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英国人偏好逻辑思维,即便是感情性强的诗歌艺术创作,其意象的组织形式仍强调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推理讲求符合逻辑自然规律,表现在语言上,重形合,讲形式,求结构上的严谨:而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很发达,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即想象。汉式思维模式的这种形象性与直观性,体现在语言上是“汉语用词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连淑能,1993)。中国诗歌其意象组织不讲求逻辑严谨:而是运用形象类比的方式。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歌中的意象“枯藤”“老树”“乌鸦”等等是靠中国人所习惯的形象思维来体会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若是直译为英语,则英国人是无法理解的,英国人会费解于意象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会质疑诗歌的审美。同样,一篇英文诗歌的翻译,若不注重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特点,照搬硬译,则很难让中国人接受英诗的神韵之美。如下对比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的爱情诗“Parting at Morning”的两个中译版:

Parting at Morning

Round the cape of a sudden came the sea.

And the sun look' d over the mountain’s rim:

And straight was a path of gold for him.

And the need of a world of a men for me.

(译一):

早上的分别

绕过岬,大海突然来迎接,

太阳从山顶上透出来注目:

他面前是一条笔直的黄金路,

我面前是需要男人的世界。

(卞之琳译)

(译二):

晨别

送君过呷角,浪海扑面涌:

太阳偷眼看,山顶红彤彤,

君有阳光道,笔直一线通:

我有小天地,心系情爱中。

(吕志鲁译)

英诗中的意象:cape,sea,sun,mountain通过介词:round,over等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化,反映出严格的逻辑关联。而译一中,几乎是一一对应的硬译下未,让中国读者读后毫无诗意与美感,令人费解。而译二中将英诗的逻辑思维转换为 中国人所倾向的形象思维,译者将意象“太阳”“山”形象化,并不像原作那样点明逻辑关系,而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诗的美感跃然纸上,留驻读者心中,且不失原文的神韵。译二也顺应了汉语重悟性和意合的特点,即不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而是根据主观的直觉。从上下文中“悟”出内在联系。语言连连出现省略,而意义相连,脉络清楚,形散而神聚,使得译文贴切于原文,流畅如原作。

1.2综合思维(synthesis)与分析思维(analysis)

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holistic)优先。这种思维特点是一种综合层次的认知方式,其本质不是二元论,而是整体论,从整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流通之处。要正确领会一篇中国诗歌的意蕴,要从整体上去看,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词句上。这种综合思维注意了整体,而使得局部容易被忽视,变得模糊、笼统,反映到诗歌中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模糊美感。而英国人偏好分析,导致了思维上部分(partial)优先的思维操作特点,理解感知事物习惯于从单一的角度来考虑,因此表达方式遵从之原则力求描写确实,概念明晰。以下对比罗伯特・布朗下的另一首情诗的两个中译本:

Meeting at Night

The gray sea and the long black land;

And the yellow half-moon large and low;

And the startled little waves that leap

In fiery ringlets from their sleep,

As I gain the cove with pushing prow,

And quench its speed i’the slushy sand.

Then a mile of warm sea-scented beach

Three fields to cross till a farm appears;

A tap at the pane, the quick sharp scratch

And blue spurt of a lighted match,

And avoiee less loud, thro’ its joys and fears.

Than the two hearts beating each to each!

译一:

夜里的相会

灰色的大海,黑色的陆地:

黄黄的半轮月又低又大;

小波浪惊失了它们的睡眠,

跳成了一道道火炽的发卷;

船头推进了滑溜的泥沙,

息灭了速度,我到了小湾里。

一英里沙滩上暖和的海香

三块田穿过了,农场才出现,

窗子上敲一下,急促的乱擦,

擦亮的火柴开一朵蓝花,

一个人低语,又害怕又喜欢,

反不及两颗心对跳得这么响!

(卞之琳译)

译二:

夜会

长岸黑黝黝,大海灰蒙蒙,

半月黄又大,远远挂低空。

我驾小船来,疾驰多奋勇,

船头惊细浪,环环映月红。

终于进港湾,船滞淤泥中;

弃船登沙岸,海风暖融融。

心头情切切,脚步快如风;

沙滩一片片,田野一垄垄。

心头情切切,脚步快如风;

眼前现农舍,举手敲窗棂。

火柴轻轻擦,脆响急匆匆;

只见蓝光闪,砰然两心动。

但听轻声唤,惊喜又惶恐;

灯照心里亮,情比夜色浓。

(吕志鲁译)

全文转述是为了能从整体上体会译诗的差异性。译一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译出原诗的词句,译文生硬,意义不清,难以再现英诗中的那种意象与情感之美。因为译者的硬译使一樽美酒变成了淡淡的凉水,究其理据在于译者忽视了中国人欣赏诗歌的思维特点,而只是照搬英诗意象进行单一组合,有悖中国读者整体性的习惯认知特点,难以被体会接受或产生共鸣。译二中译者注重了思维的转换,进行意象的再组合,语句空灵跳跃,使人浮想联翩,产生美妙的意境,读罢使人体会到原诗所展现的夜会之情深意浓。而且意象上的思维转换给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视觉、听觉和触觉转换得生动美妙,更符合中国读者的认知习惯。译文整体再现了原诗中的情境,使其浑然一体。此外,译二中将原诗中“a mile”“three fields”等描述也作了模糊性转换――“一片片”“一垄垄”,诗的末尾运用了朦胧化的笔触间接点明了夜会的高潮。译文的意境前后映衬,浑如天成。

2、结 语

诗歌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欲将英诗中交融的情是再现并为中国读者理解接受,则需要译者注重中英思维的差异。翻译时译者需纵观全文,与作者在心灵上取得默契,并依据差异能动地进行思维转换,努力做到“全文神理,融会于心”(严复),而后“下笔抒词,自善其备”。诚然,翻译诗歌“思维时常相异相斥,语言亦不同源同根”(吕志鲁,2003),译者更是需要注重思维层转换对语言层转换的支配力,以实现读者对译作的心领神会。

参考文献:

[1]Pribram,Karl,Conflicting Patterns of Thought.Washington:Public AffairsPress,1949

[2]卞之琳,英国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黄忠廉,翻译本质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教出版社,1993

[7]吕志鲁,英国爱情名诗选择,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8]萨姆瓦等者,跨文化传通,陈南,龚光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9]王高生,翻译是译语思维[J],语言与翻译,1996(4)

[10]阎德胜,翻译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J],中国翻译,1989(2)

[11]杨自检,关于建立翻译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1989(4)

[12]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上一篇:创先争优与公仆意识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接受美学对我国艺术教育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