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04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04-02

要深刻理解中国民族教育,就必须切实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而多民族、异文化就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现状。中国的民族教育是在多民族和多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对多民族和多文化的关注。或者换句话说,中国民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和差别性。

本文围绕多民族文化背景,重点探讨跨文化交流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及民族教育的基本理论内涵,从而探析中国民族教育的本质内涵特征。

一、多民族与跨文化交流理论

民族是由于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和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逾1亿,是个不折不扣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搞好民族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国民族教育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多民族”和“异文化”方面,因此必然导致了民族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往的趋势出现。

跨文化交往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之间的交往。第一,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已经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之间的相遇由偶尔变为频繁,由偶然趋向于必然。第二,“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类存能够在类意识中确认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人作为类的存在,不可能独生独长于天地间”。[1]人类交往的必然性是由其社会性决定的。基于这两点,跨文化交往是人类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往有时会因为个体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出现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文化休克(个人对异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社会性隔离),更严重的会导致文化冲突。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跨文化交往概念的基础上,又逐步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1959年他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在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流’一词”。[2]

所谓交流,一般是指人们通过言语与非言语媒体以传达知、情、意的相互作用的总称。交流是文化的一个特有的功能,正是通过交流文化才得以不断地发展。

“跨文化交流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也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象征性的过程”。[3]跨文化交流理论侧重观察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交往双方的特点及交往的方式等,最终找到出现障碍的缘由及可能解决的办法。可见跨文化交流理论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异文化之间的了解,更是一种接受和包容。因此,跨文化交流理论成为理解中国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中国民族教育的构成基础。

二、多民族与跨文化教育理论

多民族的现实带来的是异文化的内涵。这种异文化一方面丰富了社会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多民族的诉求。在我国,多民族诉求更多的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宗教、民族传统等)。因此,在政治上,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坚持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在经济上,积极支持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提供特殊政策优惠;在宗教上,我国实行宗教自由,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在教育上,大力支持各民族地区教育,兴办民族高等教育、双语教育等。但是,所有的这些政策都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我国的“多民族、异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民族发展,而跨文化教育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视角。

跨文化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1998年版的《教育大词典》中对“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 education)”的定义是:①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文化的教育。②在某个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信仰都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去接受教育。③专门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接受非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教育。

鲁卫群在博士论文《跨文化教育引论》中认为:“跨文化教育是对某一文化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或时间活动进行,并通过家庭、文化机构和各种传播媒体等社会教育途径开展。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理解异民族文化。”[4]实践证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只是第一步,是否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则更深刻地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必然有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跨文化态度是跨文化教育理论中很重要的内涵。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就是开放、不歧视(平等)、相互鉴赏(尊重)、无偏见(客观)和谨慎的跨文化态度。

相较知识与观念态度层面,行为是更重要的层面,尤其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异文化间的冲突仅仅是被动地避开问题,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去了解、理解和包容。这就需要培养跨文化能力。第一,一种全面而准确地认知多民族、异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交流的能力;第二,一种认同本民族,尊重异民族的跨文化比较能力;第三,在比较能力基础之上的取舍能力,因为合理的取舍可以为跨文化交流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而错误的取舍则可能导致跨文化的灾难。所以,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理论另一个重要内涵。

因此,跨文化教育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念,包括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能力,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对处于某一种文化背景的教育对象实施异文化内容的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教育对象与异文化的互动,从而达到使教育对象充分理解和尊重与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培养教育对象良好的跨文化交往的态度、较好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的目的。

三、我国的民族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理论

什么是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的概念如何界定?“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则是指在多民族社会对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即传承主流社会民族的文化,也传承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5]

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有两点:其一,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为主;其二,涉及并了解异文化的内容,促进民族团结和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关系曾经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交往基本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和睦。回望历史,民族仇视,只能造成国家分裂和战乱,人民苦不堪言;民族和睦,则社会生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只有实现民族的和睦与团结,才会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才会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教育。目前,我国的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围绕民族团结原则,侧重于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常识、民族历史等知识性内容的教育。这类民族教育的目的大多为促进本民族社会经济和自身文化发展。这就造成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也仅仅来自中国历史课程中极为有限的认识,无法全面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点,甚至还不如大城市的人们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了解得多;而少数民族的人们对汉族文化也存在着不信任感。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是:第一,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偏向于注重知识类的学习,而忽视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体系。第二,我国的民族教育主要是民族政策的教育,知识内容大多是民族文化、优秀文化历史、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成功历史实践等,即知识方面的介绍仅仅是有选择的介绍。第三,过于强调对少数民族习俗的尊重,而忽略了各民族之间共同生存的必然与需要。总的来说,我国民族教育存在与跨文化教育理论不一致的情况,各民族之间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互认识上,而缺少对异文化的真正理解。

四、用跨文化教育理论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我们需要用跨文化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民族教育,用跨文化的思想来实践民族教育。不能单纯强调对跨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应该更注重适宜的跨文化态度的形成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教育,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开展民族教育。我们应该通过国家内的跨文化教育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最终走向世界性的跨文化教育,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和融合力。应根据跨文化教育理论树立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形成更开放的教育态度,具备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建立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样化和更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视野开阔、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站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学校打造成为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基地;必须更主动和更自觉地融入世界跨文化民族教育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坚持继承,不断创新,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务实的态度,促进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平衡[6]。通过国家内的跨文化教育促进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最终使文明、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走向世界性的跨文化教育,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和融合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123.

[2]周荣艳著.浅析跨文化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3.

[3][5]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3,9.

[4]鲁卫群著.跨文化引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42-43.

[6]张俊豪,跨文化视野下的民族高等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6(5).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2

【关键词】幽默;美国式会话幽默特点;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跨文化交际中幽默会话能力

【Abstract】Humor is a kind of excellent language art.The appropriate use of humor in daily conservation enables us to carry out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more effectively, enhance communicators’s interest and demonstrate their wisdom. Since humor varies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humor of foreign people. The analysis of American conversational humor exposed in Modern Family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 American culture,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awareness of humor and improve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ability.

【Key words】Humor,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conversational humor, the awareness of humor in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the ability of using humor in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前 言

幽默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日常会话中恰当的使用幽默有利于更有效的开展交际活动,增强谈话过程的愉悦感,展现出谈话者的智慧。幽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类型的幽默感。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正确的理解他人的幽默用语,有助于促进谈话者间的沟通。本文通过对《Modern Family》中幽默会话的分析,旨在了解美国的文化,发掘出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特点、增强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会话能力。

《Modern Family》简介:《摩登家庭》主要围绕着三个家庭:年近不惑的Jay 和年轻貌美的娇妻Gloria 和她带来的儿子Many组成的跨族婚姻;Clare 和Phil以及三个孩子组成的美国传统中产阶级家庭;Jay的儿子Michael 和他的男Cam组成的一对同志家庭。通过讲述三个家庭间的日常生活故事,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真挚的亲情,全剧通过幽默的会话,充分展现了三个小家庭一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非常温暖。

一、幽默的含义与作用

幽默,是林语堂先生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维基百科中对humor的定义是:“ the tendency of particular cognitive experiences to provoke laughter and provide amusement”。幽默是一份抗抑郁剂,它通过增加对自我的认识达到目的,而非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自我隔离。幽默虽然经常是黑色的,但它可以被人们所理解,幽默是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深刻认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幽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1],也就是说,幽默普遍共存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会话中,但不同民族的幽默用语又各有特色。幽默是不同民族文化核心的体现。“幽默是地域性的,幽默感通常高度依赖于前后的特殊情景。(Simon Critchley) [1] ”很多情况下,一种语言文化中简洁明快的幽默用语在另一种文化体系中被认为是冗长乏味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了共同地幽默感,就如同共享了一个密码,能够让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更加的顺畅。因此,熟悉并掌握其他民族的幽默特点,对于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很有意义。

二、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特点

(一)折射美国人的哲学观念

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的观念是深入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的哲学理念。美国成立之初的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就曾写到:‘all men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内,历代的美国人传承并弘扬着追求利益和承担责任的思想意识。这些哲学观念深入人心,已经融入到美国人的日常会话当中。

以《Modern Family》中的剧情为例。在第一季第二十集中,Phil去篮球馆看比赛。他不顾篮球馆禁止自带零食的规定,在每个口袋里都塞了各类吃食。Phil一边滑稽的偷藏零食,一边为自己开脱,表达自己对规定的不满,并质问道:‘It’s a free country, right?’。在剧集中许多场景中,剧中的人物Jay、Cam 等都说过相似的话语。由此可见,美国人追求平等自由的个性已经充分融入他们的日常交流中。

(二)幽默的无年龄差别性

《Modern Family》主要围绕着三个家庭,记录着亲子间风趣幽默的对话与故事。将《Modern Family》与中国的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美国家庭中亲子间的幽默对话是没有年龄、等级差别的。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弘扬“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观念。因此,在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父母扮演的都是管教的角色,其中的搞笑的场景只是局限于孩子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的负隅顽抗,很少出现子女与家长间的幽默对话。而在美国家庭情景喜剧《Modern Family》中,处处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间智慧的相碰,犀利言语间的对抗。

在《Modern Family》中有这样的片段,Alex对于父母要求自己观看弟弟的篮球赛感到不满,并质问父母为什么不带着弟弟去看自己的大提琴音乐会。夫妇俩没有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摆出长辈的姿态,严肃的告诉女儿要懂得爱护弟弟或是服从命令,而是巧用“love”这个词,巧妙的化解了问题。美国人个体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已经深入融入到他们的日常会话中。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国内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不安,在这种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特点是饱含着深沉,让人大笑后又品味出浓浓黑的失望。美国文化中,人们喜欢将糟糕的事情用幽默的话语讲述出来。这种时刻保持幽默的个性,展现出了美国人的良好心态。在《Modern Family》第一季第19集中,Phil的生日愿望逐一落空了。起初,Phil期待着妻子会为自己买到梦寐以求的I pad,可是妻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错过了排队时间;后来误以为家人在棒球场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惊喜派对,然后发现庆祝生日的是另一个Phil。心灰意冷的他面对一整天的失望打击,对自己说道:‘Key to a good birthday? Low expectations.’纵观全剧,其中各种黑色式幽默的片段举不胜数。由此可见,美国式的会话幽默有着黑色式幽默的特点。黑色式幽默的心态,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是一种防御式的回应。在面对生活中负面事件的时候,有助于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树立幽默会话意识、提高幽默会话能力

(一)树立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话题。简单地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态、物质、社会等不同的,在他们的语言环境中就有了不同的诸如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文化群体因为对于幽默有不同的期待和理解,导致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扰[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强烈地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排除文化干扰,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不仅要准确,更要得体。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流者应当了解交流的场合与情景。根据交流对象的个性特点、教育水平,选择适当层次的语言进行交流[3]。

在2004年BBC News的一片文章中就曾指出,由于很多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不能够理解英国式的幽默,导致英国拍摄制作的喜剧在这两个国家不受欢迎。因此,为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我们需要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正确的认识美国式会话幽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式会话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好地开展中美间的跨文化交流。

(二)提高幽默会话的能力

幽默会话的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营造和谐的交际气氛。交流者能够领略到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精髓,恰当的使用幽默、睿智的语言与交际对象进行沟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幽默会话方法,有助于高效率的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通过观看《Modern Family》系列剧情,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保持自嘲的心态

美国人在会话中时常会表现出自嘲式的幽默。自嘲式幽默,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我嘲弄的方式,缓解交流中的不悦氛围。美国人在日常生活遇到尴尬事的时候,善于说些自嘲式的话语,故意的自我贬低或是自我夸大,为自己的行为和遭遇进行排解,缓解内心的不悦。在《Modern Family》第一季第19集中,Phil的生日愿望逐一落空了。起初,Phil期待着妻子会为自己买到梦寐以求的I pad,可是妻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错过了排队时间;后来误以为家人在棒球场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惊喜派对,然后发现庆祝生日的是另一个Phil。心灰意冷的他面对一整天的失望打击,对自己说道:‘Key to a good birthday? Low expectations.’

纵观全剧,其中各种自嘲式的片段举不胜数。由此可见,美国人在会话中善于运用自嘲。自嘲的心态,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是一种防御式的回应。在面对生活中负面事件的时候,保持一点自嘲的心态,有助于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乐于自嘲的心态,有助于拉近交际者间的距离,更好地开展交流。

2.一语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在《Modern Family》中,Phil去体育馆看篮球赛,因为不满篮球馆不允许外带零食的规定,偷带了一些零食在身上。Phil在这段话中,巧妙地使用了nut(坚果;抓狂),ruffle(巧克力;惹恼)、goober(花生;蠢蛋),payday(巧克力;薪水)四个词语。运用了这些词语的双重含义,幽默地表达了自己对这项要求的不满。这种一语双关式的幽默,充分展现了美国人的智慧。

3.巧借词语

巧借词语,就是指在交际的过程中,借用对方的用语来做出恰当的回应。以《Modern Family》中的剧情为例,Michael希望自己能够更强壮一些,向自己的父亲求助。Michael向Jay展示了一点拳脚功夫后,他问父亲自己的招式是不是不够“pretty”,父亲回到道:‘You know that must be too pretty’。Michael使用‘pretty’,用意是“很好”。而Jay的回答巧妙的使用了Michael的原词‘pretty’表达了完全相反的含义“你的招式是太美了,都是花拳绣腿,毫无作用”。在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巧借词语的方式,既能够轻松地活跃了交际的气氛,又展现了交际者的智慧和风采。

四、结束语

《摩登家庭》以其贴近生活的故事,亲子间的温馨互动和幽默风趣的对话获得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通过观看《摩登家庭》系列情景喜剧,能够帮助我们赏析美国式会话幽默的风采,了解美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美国文化,理解他们的幽默会话规则,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开展中美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Simon Critchley , On Humor[M].刘东昕,冯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3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旅游景点,英语翻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球一体化,使得我国和世界紧密联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跨文化意识交流明显增加,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不同文化的国际游客间相互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承担着信息交流的职责和任务,旅游英语作为国际旅游业的交流媒介应运而生。如何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旅游景点,涉及到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问题。

1、跨文化意识的学者解读

Hanvey(1979)认为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Robineet认为要熟悉某一社会中所使用的语言,就不能不了解该语言的可接受性和得体性。Camperz认为语法约束涉及的是句子的理解问题,而社交约束解决的是句子的可接受性。国内学者相较于国外学者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是都强调文化表现为个人对他人他物的行为准则。王再玉和蒋柿红认为从跨文化意识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语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钱元元提出旅游英语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活动。通过国内外学者的解读,我们发现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掌握科学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是解决跨文化旅游景点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2、跨文化意识翻译与旅游英语

翻译的功能主要是把某具有某种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或某种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有效地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以及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接受者。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翻译,如果没有翻译,就不能够了解它国文化,吸收它国文化精髓。所以,翻译本质属性就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过程,这其中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

旅游业具有时代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地方性四大特点。旅游英语作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必备要素,具有语言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特点,对国外游客来说,异国旅游不仅可以游览观光,还可以感受当地文化。外国游客通过旅游英语开展旅游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文化消费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把一国语言翻译成另一国相应语言,对方通过自身文化修养来增加对当地文化内涵的理解,领略当地文化韵味。旅游英语肩负着实现跨文化翻译,展现异国文化的重任。

3、旅游英语在跨文化意识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黑龙江旅游景点英语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意识交际,不但要传播信息,还要吸引游客对黑龙江旅游景点产生兴趣,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流误解。在具体实践中,有一下应用方法。

(1)跨文化意识与黑龙江旅游地名、景点名称的翻译。目前,在黑龙江省旅游英语地名译法很不统一,例如:松花江,有的译为the Songhua, 也有的译为the Songhua River。通常旅游景点的名称如属汉语“单名”, 为照顾韵节和外国游客习惯读法,最好把名字后面的“湖”、“山”和“园”等同时译出。如果旅游景点名称是“双名”,如五大连池可译成Five Lotus Ponds,镜泊湖可译为Jingpo Lake。这样更加通俗易懂,避免文化冲突。另外,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译法,还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例如龙塔,有的直接译成Dragon Tower,这无法体现龙塔的文化内涵,因为龙不并存在,国外没有龙的概念。若译成Haerbin Spire,则体现了对黑龙江文化的理解,确保了译文与原文的最大近似度。

(2)跨文化意识与黑龙江旅游景点中古诗词及谚语的翻译。黑龙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描写旅游景点时,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古诗词随处可见。如何在翻译中达到既忠实原文,又能体现作品文学性,需要跨文化意识翻译。比如杨泰师作为渤海国前期杰出诗人,他的七律《夜听捣衣》,涉及到古代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方言“捣衣”,就是把衣料放在石板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棉软以便裁缝,或者将脏衣服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如果直译,显然不能为国外人理解,可译成Listening Beat Clothes When Washing in Night,这能够更好表达诗的意境,让外国人读懂诗的内涵。另外,黑龙江地方谚语也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语言形式,可将黑龙江旅游景点直译并适当加以解释的手法,以达到语言文化交流的目的。如马蜂的尾巴――真(针)毒,可译成hornet’s tail like needle with poison,其中真与针谐音,尾巴上的针是真的很可怕,所以译成上面的句子,更好的体现了黑龙江谚语的幽默感。

(3)跨文化意识与黑龙江旅游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名称的翻译。在介绍文物古迹的时候,总会联系到历史事件和朝代名称,但是外国游客对黑龙江的历史不熟悉,需要补充朝代公元年份。例如:渤海国,可译为Balhae(698-926),这样外国游客能更好理解黑龙江省历史。清乾隆年间,可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1736-1795)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在翻译外国游客不熟悉的历史名人时,可添加人物背景资料,补充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功绩等。如“大祚荣”可译Dae Jo Yeong,The first emperor founded Balhae in histo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698。这样的翻译能使外国游客更深入了解黑龙江历史人物及朝代,不至于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4)跨文化意识与黑龙江旅游景点中的历史文化词汇的翻译。由于中外历史文化的不同,黑龙江的很多历史文化词汇对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而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任何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都需要在翻译中化解。其目的始终应以顺利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外国人对哈尔滨文庙的了解有限,尤其是历史很短的国家,所以在翻译有这种文化内涵的景点时,可译成Harbin Confucian Temple,因为儒家思想世界闻名,其中创始人孔子更是世人皆知,就像马克思在世界一样著名。如果文庙要是翻译成Harbin Temple,其作用就像和普通的寺庙一样了,不能很好的表达跨文化意识内涵。

4、结论

黑龙江省旅游景点英语翻译,就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意识交际。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是把英语作为交际语言为国外游客服务的,目的不但要传播信息,还要传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以及人文、自然景观,进而让外国游客产生对黑龙江黑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时,渗透、融入、运用、强化跨文化意识,为国外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误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向世界范围内来传播黑龙江乃至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 Bettyw, Robinett,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P.150 and P.152.

[2] H. Douglas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 Hu Wenzho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What It Means to U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11.

[4] Samovar, Porter and Jain,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12.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而且还具有优秀的民族特色,因此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并且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渗透跨国文化意识是一个复杂性的过程,其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不仅要兼顾英语教学的特点,而且还要兼顾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

1.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着重强调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并对其给予了明文的规定,同时也把跨文化意识作为了衡量高中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中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水平和综合运用水平。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此时将跨文化意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只有加强对各国文化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知识,确保交流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渗透跨文化意识,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交流的媒介,语言承载了多方面的文化信息,要想确保语言能够顺畅的进行交流,单单懂得语言而不掌握该国的文化是行不通的。但是,在我国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英语知识,但是很难利用这些英语知识进行交际,有时候甚至完全曲解了语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主要措施

2.1词汇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作为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对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其也是做好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更好的挖掘出词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词汇。要想保证在词汇教学中更好的实现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注意一些表面上对应,实际上却能够产生不同意义的英语词汇。例如intellectual,其汉语的意思为知识分子,但是其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教授,而不包含大学生或基本公司职员,而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则主要代表上过大学的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汇包含了不同的情感,这同样需要教师去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2.2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牛津高中英语》这本书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并且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跨文化因素。这本书不仅具有语言真实、地道、自然的特点,而且其内容更加的贴近现代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但能够反映出本国的文化,也能反映出其它国家的一些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牛津高中英语》中那些地道、真实的英语与学生所需掌握的文化紧密的衔接在一起,很好的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要求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首先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2)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跨文化意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3)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3课堂交际活动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要想更好的实现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参与语言交流,并充分体验英语知识在交流运用中的实际效果。同时在课堂的交流活动中也可以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去体验跨文化意识在交际过程中的良好效果,并从中提升自己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晓琦.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11,2(25):25-26.

[2]邹细香.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J].考试周刊.2011,14(44):165-166.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5

本文作者:夏文熠工作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在中华民族文化圈中,新疆文化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中华文化一体格局内的多元文化并存。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对于新疆多民族人民之间日常交往的影响是重大的,客观上存在文化差异使文化因素成为人们交往中无法回避的因素。在这个多元文化中,又以维吾尔文化最为重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是新疆人民交往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与英汉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相似,跨文化交际最初也是由一些外语教师或者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授课的汉语教师在语言对比研究中开始涉及的。如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的翻译现状及对策,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文化心态的分析,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维吾尔谚语中的数字文化,维吾尔族茶文化,维吾尔传统文化中的妇女观等,分别从翻译、民俗学、社会学等视角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对新疆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研究的是崔延虎教授,他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新疆文化进行研究,探讨了在将社会文化人类学本土化过程中学术探讨的重要性,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化问题。[2]针对民族教育问题,崔教授探讨了普适教育与多元文化现实的矛盾,从新的视角认识民族教育的特征,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跨文化交际教育,在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他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研究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格局稳定有序发展的意义,归纳了新疆各民族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区分了新疆跨文化交际的类型。[3]联系新疆现实,他还提出了新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并且从文化认同、地方认同、空间格局、制度因素方面分析了多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问题。[4]由此可见,新疆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认识方面,针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基本都还在语言中的文化对比方面,且不成体系,只有一些学者和教师零星的。对于新疆文化特征的认识,崔延虎等学者的观点基本被广泛认可,而跨文化交际中的其他研究方面,如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经营管理、价值观、跨文化交际障碍与跨文化训练等问题,基本还是空白。

在新疆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有着重要且特殊的意义。首先,跨文化交际研究是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尤其是在新疆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般顺序来看,随着英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日益成熟,研究的重点理应由原来的跨国研究转向跨民族研究,这是这一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要求。“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5]由此可见,汉文化与维吾尔文化之间的交际可以定位为跨文化交际,那么也就是跨文化交际学将要涉及和进行研究的对象。随着汉英、汉俄、汉法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和成熟,国内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必然会成为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这是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也是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发展成熟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其次,新疆跨文化交际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跨文化交际学引进于80年代初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敞开了对外的大门,同时也面临着在经贸合作、中外交流中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问题,由此要求跨文化交际学在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了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汉英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迅速发展。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霍尔果斯和喀什的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新疆聚居的维吾尔族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汉族同胞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跨文化交际研究也刻不容缓。另外,跨文化交际对于新疆的双语教育和民族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跨文化交际研究最初是由新疆的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开始研究的,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难免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包括词汇文化内涵意义的差异、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和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等,这些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将对双语教育在新疆的实施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对于新疆的民族教育,很多学者拿普适教育理论来套用,这是不符合新疆民族教育实际的。作为一个多元一体文化的地区,如果忽视这里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没法顺利开展民族教育的,因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身就存在跨文化特征,而跨文化交际又是最主要的交际类型,所以在新疆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于新疆的民族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最后,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新的切入点。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新疆地处、反恐怖斗争最前沿,周边地区局势复杂多变,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新疆也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随着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提出,新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接大发展的到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五观”、“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的教育上,这其中都有涉及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新疆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等问题,而这些也都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将要涉及的问题。除此之外,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还将给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提出新的方法和手段,从全新的跨文化视角促进文化之间的学习、理解和融合,促进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新问题和新方向的新疆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要求来看,它是学科业内研究的处女地;从新疆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看,它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疆的教育来看,它是贯穿于新疆双语教育和民族教育始终的必要内容;从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来看,它是建设和谐新疆,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新思路。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营销策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与日俱增,跨国公司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务礼仪、风俗习惯等,使得文化差异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营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营销策略的制定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文化因素又是营销的关键。所以,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才能帮助营销人员制定成功的营销策略,以形成良好的跨国公司交往的氛围。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讲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或者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交往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容易导致交际失误,引起冲突,对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同亚洲地区的国家,如韩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所以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2.交际形式的多样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非语言符号如一些画报、实物、影像或者演出等形式。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形式,国际文化博大精深。3.交际中语言统一。在跨国文化交际中,假如一方使用的是第一种语言,另一方使用的是第二种语言,那么交际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在交际中,可以选择使用同一种语言来交流,如中国人和美国人交谈,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这个交流环节中不需要翻译,以保证交流正常进行。4.交际中注重沟通效果。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产物。这种产物不是说只要把对方的语言学好,就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其实这是个误解,人们过去把沟通看作会表达就可以,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让对方真正理解到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才是成功的交际。沟通的目的是在于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背景

科学技术突破性地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促使各个国家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外交其实就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尽管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但是却无法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等,这些因素也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甚至因为误解而导致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适应当今日益频繁的国家之间人际交往需要而存在的。现在也有很多高校和企业研究这个课题,可见文化交际对企业和国家的交往影响之大。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不仅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探究,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更好地为跨国公司、国与国之间提供切实服务。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今跨国公司交往中,若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是很难打胜仗的。因为营销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所以只有在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特征的情况下,从多角度思考并制定营销策略,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1.把好语言交流基础关。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数以语言交流的形式进行,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跨国公司营销中有着重要作用。语言交流是营销的首要环节,包括谈判和营销文案的策划等,都需要用适当的语言来体现。熟悉掌握各种语言并运用到跨国公司营销当中,克服语言障碍是交流的基础和关键。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表现。了解各地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各国文化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除了要理解它的意思,还要懂得它的表达形式和运用场合才能算是真正地握。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跨国公司在营销方面必须熟悉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英语也越来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并将其纳入国内作为第二门学习语言。所以,把英语学好、学扎实,是跨国公司交际来往中重要的语言基础。在交际语言方面要因地制宜。在跨国公司文化交际中,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语言交流,不可只考虑自身的语言特点,还要根据场合注意使用合适的交际语言,才能把公司的产品和品牌以恰当的语言形式营销推广出去。2.熟悉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商务谈判是业务往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表示,商务礼仪在不同场合下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如何去尊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等都是在跨国公司营销中必须了解的知识。可见,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谈判中体现得最全面,跨国公司的谈判要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在尊重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只有文化上得到尊重,才能进行经济、政治上的来往。商务谈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沟通,一个是价值。如典型的东方人受到传统的教育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在处理问题时要顾忌双方感受。而西方国家的人是在自我激励的环境下成长的,注重个人努力和奋斗,甚至就餐也AA制。在商务谈判中认为为自己的利益斗争达到想要的结果就可以了,不太注意其做法是否对别人有影响。所以在营销过程中,要区分彼此的价值观,在沟通上注意把握谈判细节。3.注意营销品牌策略中的文化差异。跨国公司营销,不仅仅是公司的产品,还要营销公司的品牌。品牌是公司的第一形象,商标是最直观的表现,好的品牌和商标让人记忆犹新。纵观国际优秀的品牌公司,必有其优秀的内涵,符合世界潮流趋势。而如果不考虑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在使用公司标志和品牌时就很容易引起误解,给营销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如一些汽车品牌的含义,若要在某个国家开拓消费市场,首先就要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才能让产品在营销活动中顺利开展,获取一定的消费份额。当然,现在很多跨国公司想把全球性品牌作为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战略,制定营销策略时也要做市场调研工作,包括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文化差异、地区差异等,避免一些因价值观和等带来的负面效应。要加大力度研究不同环境文化背景和消费模式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推广营销策略。4.重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一个跨国公司,在对外营销中必定会有其独特的品牌和标志性的广告语。当今很多跨国公司在广告设计和广告宣传这方面投入很多资源。国际广告作为跨国公司营销活动的产物,目的是帮助公司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树立产品声誉,以达到占领销售市场的目标。一句好的广告语,可以深入人心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帮助公司走得更长远。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区别不仅是地域区别,还存在文化差异。比如,一句好的广告语在国内获得广泛认可,但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广告语中的某个词或者字触碰到某国的文化禁忌和。我国文化含蓄、委婉,让人琢磨深思,而西方国家希望能够把意思表达得直观直接,这就体现了国际广告语的灵活性和高端性。各国的文字、图案标志和颜色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跨国公司的策划者或者设计师在广告设计时除了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还要考虑各国的消费模式、文化风俗、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观念和喜好等。所以要重视广告用语中的各种细节,包括产品包装上的广告语图案等,以创造出更适合各国消费者的优秀产品。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对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影响重大,尊重交往中国家的文化,接受文化差异,才能正确运用公司的营销策略。作为跨国公司的营销人员,不仅要熟知国内市场文化,还要扎实掌握各国文化知识,让跨文化交际维护好跨国公司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销策略,实现跨国公司间的双赢,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作者:王来伟 单位: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桂翊,李燕.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1):78-80.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7

关键词:发展形态;影响因素;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主要指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借助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支付结算等行为,是一种主要的国际贸易活动形式。在当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国际物流支撑下,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了终端对接,为客户需求的满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呈现出优势作用。

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态

跨境电子商务放宽了跨境贸易对企业的限制,我国企业进行跨境贸易的成本有所降低,这对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分成跨境B2B贸易服务与跨境网络零售两种类型。根据进出境货物的流向不同,可将跨境电子商务分成出口与进口两种。而外贸企业与个人零售之间、外贸企业之间、外贸个人与个人网络零售业务之间是出口模式的主要内容,简称分别为B2B、B2C、C2C。其中,B2B和B2C是主要的跨境电子商务内容。而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主要是以B2C、海外代购的形式为主。近几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发展的增长速度显著降低,而跨境电商逐步兴起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形势。我国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正在逐年增加,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我国外贸的增长速度6.2%。我国境内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企不断增加也是当前的一种发展形势,中小企业与个体商户是新注册电子商务的主要经营主体。跨境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未来会是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B2B贸易订单的金额大,在线上完成部分环节,而在线全流程也正是跨境贸易的发展趋势之一。信息撮合与信息化服务也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发展趋势。跨境网络零售的迅猛发展也是其发展特点之一,跨境网络零售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电商企业建立独立的外贸B2C网站、电商企业入驻第三方外贸交易服务平台。前者有诸如易宝(DX)、唯品会,后者有亿贝(eBay)、阿里速卖通、亚马逊(Amazon)等。目前,跨境网络零售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呈现出小金额、高频率的特点。欧洲、北美及日本是我国跨境电商的主要消费需求来源地,也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市场。而其他区域对中国电子商务的采购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如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等。其中俄罗斯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阿里速卖通的最大目标市场。

2、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是相对于我国的境内电子商务而说的,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跨境交易的意愿、跨境贸易的信息传播、跨境交易与支付的完成等。而我国要抓住全球电子商务大发展的契机,需要对其中的的诸多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为其发展提供有利帮助。现将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1跨境社会文化因素

与国内传统的电子商务活动有所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社会文化区域融合的特点。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当中,不同国家人们的消费意愿受到其社会文化的影响,营销手段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与文化存在较大的联系。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主体往往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其消费观念、消费意愿也受文化的影响较大。曾有研究分析表明,在网络用户当中,使用母语进行采购的金额超过非母语的3倍,说明语言文字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双方的语言文字不通,就会造成企业之间的沟通意图难以准确表达,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就会受损。另外,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在虚拟空间进行,这是其与传统电子商务活动的另一项不同之处,这就需要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拥有较为完善的相关法律且熟悉对方的法律规范。但目前我国与跨境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大部分的跨境电商对境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法律的熟悉程度有限,造成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处于不利地位。语言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是导致国内众多电商对跨境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教育国家的消费观念。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消费观念、教育水平等与该国人对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接收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80与90年代出生的人群是当前追求时尚与个性的主流人群,国外大品牌或设计新颖的商品对这一群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们也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一群体是进易意愿产生的促进因素。但在我国现有的诚信体系、法律制度的限制下,跨境电商交易活动出现诸多问题,在交易纠纷的处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造成境外的电商或消费者对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其跨境交易的意愿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消极的影响。

2.2跨境营销因素

高效的跨境营销是跨境电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另一项重要有利影响因素。跨境交易的双方具备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在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营销因素也成为了跨境交易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当前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行中使用网络营销的方式十分重要。当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式主要有社交网络营销(SNS)、搜索引擎营销(SEM)、电子邮件营销(EDM)等。其中,SNS是广大消费者常见的一种营销模式,它主要利用社交网站与工具实施跨境营销,如人人、Twitter、Facebook、微博等。在降低跨境营销的成本、提高目标客户准确性方面,网络营销具有较明显的作用,且该跨境营销的互动性很强,在国外,社交网络营销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营销效果。但在当前我国的跨境营销当中,社交网络营销的占比并不高,采用该营销模式的主要有平台和独立跨境B2C,对于SEM、SNS和EDM等营销方式的使用方面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在我国现有的跨境电商平台中,英语是主要的语种,对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开发很少,导致信息传播渠道狭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平台是电子商务活动发展的基础,在这一平台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双方可以进行产品信息展示、交易问题解决等。但我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存在问题,入会门槛高、竞争关系不合理、支付问题等都是影响跨境营销与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解决跨境营销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3跨境物流因素

目前,集装箱海运对于跨境大额贸易比较适用,而对于交易金额小、交易频率高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则并不适用,因此,跨境电商多选择跨境B2C企业集运、海外仓储等进行交易活动。目前,电子商务是实现我国快件与邮件进出口的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现状中国邮政开展了跨境物流快递业务,如为eBay中国大陆卖家的需求推出的“国际e邮宝”业务。再如顺丰速运涉及到海淘市场的“海购丰运”项目。虽然跨境物流快递服务项目被国内的众多企业不断提出并付诸实施,但与国际化的物流快递公司相比,其物流配送效率慢、国际覆盖范围小、物流信息采集的难度大,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当前的能力和水平与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存在错位。当前跨境物流快递依然是限制影响跨境电商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4跨境支付因素

近年来的经济形势相对宽松,为跨境支付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特点也为众多的跨境电商所重视,积极探索并实施更加快捷、稳定、安全可靠的支付渠道,以保障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在网上银行支付与电子信用卡支付实际的操作中,买卖双方都会存在风险。此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便受到重视。早在2013年,国内拥有跨境外币支付的试点牌照的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作用便凸显出来。支付宝的跨境支付服务功能启动较早,且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率相对较大。支付宝能够实现十几种外汇结算,主要有瑞士法郎、欧元、美元、英镑等,大大方便了跨境支付的进行,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支付宝的国内用户量大,但境外电商对支付宝的了解与使用程度则大大降低,在国际支付当中,支付宝的地位仍远不能与PAYPAL比肩。且我国的跨境支付用户多集中在高学历人群,用户多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境外市场信用卡支付系统不够完善也是我国跨境支付的劣势之一,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跨境支付当中存在的相关不利因素。

2.5跨境检验和关税因素

海关检验、征收关税是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为了节约成本,跨境B2C与C2C电商多使用快递、邮政小包的方式逃避关税与海关检验。当前,海关总署在主要的跨境电子商务城市开展“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管理方式,在电商的出口退税和结汇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进口方面,网购保税进口模式以及直购进口模式逐渐建立起来,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关检验、征收关税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我国正在为相关监管条例的修改做出努力,并尝试创建并实施便利化的模式,方便跨境电子商务的跨境检验。其目的在于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当前的这种便利化模式主要应用于零售业,而具有良好外贸匹配流程的跨境B2B却因为检验检疫与复杂的通关手续而导致时效性受损。另外,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在海关的监管、税收、商检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体的管理多采用传统贸易的管理方式,大大增加了我国跨境检验和征税的难度,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自身特点及我国外贸条件的限制,导致其在发展中出现诸多的问题。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外贸新增长的实现等都需要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影响因素,改进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2-31.

[2]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23-24.

[3]张滨,刘小军,陶章等.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1):51-56.

[4]刘家国,刘巍,刘潇琦等.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9):27-40.

[5]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6):14-20.

[6]张夏恒,马天山.澳大利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困扰[J].中国流通经济,2015,(9):46-51.

[7]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2013,(14):295,259.

[8]陈剑玲.论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的解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4-156.

[9]柯颖.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5,(8):63-69.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篇8

【关键词】文化 旅游 跨文化旅游 河北省

文化、旅游与跨文化旅游的关系

胡文仲教授指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它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①旅游是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和位移。了解、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和宗教,探索异地的风土人情,游览异地的历史古迹,品尝各种风味佳肴,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这些都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文化动机。同时,旅游者承载着他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当他们到异地旅游的时候,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就形成了。可见,旅游是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跨文化”一词来源于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的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其中的“跨”包含文化之间、文化相互关系、文化互动性和文化对峙四层含义。②显然,旅游活动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来往。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追求,常常会带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与互动,如此一来,旅游便具有了非常明显的“跨文化”属性和特点。

实施跨文化旅游战略的原因分析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的旅游者到河北进行游览、观光。根据河北旅游政务网的统计,2009年,河北省共接待各地游客1.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0亿元;2010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6700.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3.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8%和22.13%。随着游客人数的快速增长,与游客相伴而来的外来文化对河北本地文化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消除不利的影响,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其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众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人们外出旅游,不再是为了单纯地游览名胜古迹或秀丽风光,而是逐步转向体验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本土文化,可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及世界旅游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就需要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同时要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③当然,河北省也不能例外。客观上,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品质和前景。因此,有学者指出,跨文化观念对旅游开发中如何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目的地新形象、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开发有地方个性化旅游产品、重视旅游信息传播和旅游人才培养,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④

再次,河北具有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历史上,河北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著名的泥河湾遗址群,它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起源的圣地;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新中国即从这里诞生;河北省地处华北、东北两大区域的交界地带,担当着跨文化交流整合的角色。另外,河北还是文物大省,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许多精品文物堪称全国之最。总而言之,实施跨文化旅游战略,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关于“跨文化”旅游战略的思考

要充分培养“跨文化”意识。要培养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地居民的跨文化意识,这是发展跨文化旅游的基础和条件。对旅游从业人员来讲,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在策划、设计、定位旅游形象时以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操作,也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需求与期望;对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来说,只有培养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较好地理解异域文化,从而在旅游活动中达成默契,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要创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旅游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当前,河北省应着力建立一支强大的学术队伍,鼓励他们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还应大力加强国际间的旅游交流合作,比如举办国际旅游文化交流研讨会等。另外,还可以开展大规模、系列性的“跨文化与河北旅游发展”研究项目。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浓厚的跨文化交流的氛围,由此也可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和翻译人员,他们是与游客交流最多的群体,那么他们的交流技巧、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流的成效,因此,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多渠道加强学习, 提高理解和鉴赏文化差异的能力,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较高的协调能力、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能力、恰当的管理与营销的能力。再者,相关的部门也应千方百计地为游客和本地居民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从而使两者间的交流、互动获得最佳效果。

确立文化整体意识,提高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的实效性。事实上,旅游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与其它媒介传播方式不同,它具有直接触及的、真实感知的特点。然而,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一个旅游地持续不断地接待大量的游客,就会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地居民不能也不愿排斥它,这样就会导致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涵化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地的文化资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物质形态会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语言、风俗习惯等也会受到影响。当然,现在人们已意识到保护本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还“应该把多元的因素纳入自己的整体视野, 充分考虑文化的自身价值, 以一定的精神意向, 使文化同其他多元背景进行建设性的沟通, 形成一种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⑤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需要突出跨文化的角度,由此才能找到民族文化与国际多元文化的最佳契合点,既能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同时也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旅游企业要实施有文化针对性的旅游决策和管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会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与特征,客源国与东道国在价值观、行为规范、感知、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偏好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注意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与心理需求,根据文化差异而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正确了解和对待旅游者的文化价值观,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市场定位与细分,设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旅游者的需求,制定有文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利用各种宣传、促销手段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外,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遵循跨文化的思路。文化与管理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学者指出,“要经营好国内的企业,必须对国内的文化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而要经营好全球企业,就必须对不同的国家的文化有较正确的理解,一方面,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事倍功半不说,还可能破坏彼此间的信任”。⑥旅游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酒店从业人员,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习惯、价值观会使他们做出迥然不同的行为。因此,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要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并且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以便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从根本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能利用文化差异理论、文化传播理论,去指导设计企业形象、打造企业价值理念、制定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等。

总之,目前河北省的旅游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跨文化发展战略,使不同的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传播与融合,必然会促进河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者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旅游跨文化特性在我省旅游文化产业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编号:HB09DYJ001)

注释

①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②何谨然:“旅游的跨文化交际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7年第7期。

③李慧,王小润:“文化旅游:‘联姻’还要‘双赢’”,《光明日报》,2010年9月1日。

④田穗文,龙晓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

⑤刘绍卫:“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资源的跨文化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上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的联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