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德课程:贴着地面畅快飞翔

时间:2022-05-23 02:44:58

儿童品德课程:贴着地面畅快飞翔

当我们的品德教育尊重儿童生命,就会获得无为而为的巨大效益,就能贴着地面畅快地飞翔!

电脑中所建的“学生课程”文件夹内,装满了“小老师”们上课所用的ppt和我为他们拍摄的视频,我一直在构想、一直在践行的儿童品德课程悄然间生长着,壮大着,充盈着,好像就在一夜间突然华丽转身,它来得看似猝不及防,却是预料之中。

回到原点,当初,这个动意是怎么来的?每学期结束,我都会请孩子们写一写,本学期印象最深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几年下来,我将孩子的意见加以汇总,一个规律显现出来(见表1),活动、演说、辩论……但凡是孩子们能够亲身参与的课,都深受他们的喜爱。

那么怎样才能让儿童对品德课充满期待,让他们真正成为品德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依靠一本《品德与社会》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儿童的需求。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必须为品德课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我和孩子们一同走进了“儿童品德课程”。

第一步:掌握飞翔的方法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一直都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门综合课程,不必注重知识学习;有人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包含了以往社会课的内容,知识众多,必须掌握。那么怎样在这两种观点中求取平衡,去粗存精?

的确,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对应着初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的三门学科,内容丰满,包罗万象。由于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所以,地理、历史内容多为散点式的呈现,是为“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服务。因此,我们就必须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碎片系统化,才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思维导图”就这样被我引进了品德与社会课堂。

“思维导图”是由一个中心主题或知识点开始,向四周放射性扩展和记录所有相关的关键词。当我把它推荐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好像见到了老朋友一般。“我们喜欢图形”――这就是他们最朴素的理由。说是我教,其实我就告诉他们一点:每处关键词不超5个字,然后就是放手实践。图1是学生独立绘制的一课思维导图。

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也逐渐摸索出经验:重要时间、地点、数字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信息;形容、描述类的语言均不属关键词。从一课入手,到整个单元,孩子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的思维导图,彰显着他们成长的足迹:由繁琐走向简约,由面面俱到走向逻辑清晰,由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走向情感主题,他们驾轻就熟,胜似闲庭信步。

当我们在思考,“教学,究竟给孩子带去了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追问:“课程,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进而深究:“课程必须得由成人建构吗?”“儿童只能是课程的接受者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是文化的享受者、体验者,更应是创造者。作为文化的课程,儿童不仅是学习课程,更应该参与课程开发,在学习、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建构课程,发展课程。掌握了思维导图,就为建构儿童品德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第二步:提供飞翔的场域

什么是“上课”?日本佐藤学先生认为:“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怎样才能一个都不能少?他提倡构建学习共同体,因为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

当下,品德课堂“合作学习”随处可见。可是,真正有效的小组学习少之又少。这是为何?问题症结就在我们老师身上。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场域?应该说,现有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留白,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能够成为现实。可是,组建小组易,有效活动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把“合作学习”作为“挑战性学习”来加以组织。

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下册《我做志愿者》一课,两条线索自始至终纠缠在一起,一条以志愿者为线索,另一条线索是各国风情。两条线索如何取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一些国家的概况和风土人情,逐步树立开放的国际视野。于是,我确立了如下小组学习要求:1.各组确定一个感兴趣、喜欢的国家;2.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介绍一个方面:地理位置、首都、名胜、风土人情。

孩子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因为任务明确,所以每一位儿童的存在都有了意义,他们各司其职,相互补台,学习品质都得到了磨练。分享表达时,多样性学习的交流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融得以发展,“和而不同”的课堂文化得以培育。以教材为起点,孩子们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品德课程。

而这仅仅是起步阶段。

实施“合作学习”势必会拖延教学进度。这是很多老师不愿意开展小组学习的顾虑和担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所述的把“合作学习”作为“挑战性学习”来组织,亦即高水准地设定“合作学习”的话题,是一种解决方法。这样,“合作学习”就能够融汇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内容,使得互帮互学得以实现。

另一种方法就是果断地处理单元,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内容:该压缩的压缩、该拓展的拓展。

从授课时间上看,单元统整理念下的教学用时比原先减少37.5%,但却更接地气。同样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同样是2课时,单元统整后,已经无需在理解父母上苦口婆心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给家长写信,吐露自己的苦恼。我提出建议:“这是一种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如果你愿意,可以将这封信送给父母看”;课后,我给家长写了一份信,特别提请他们关注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并且强调:千万不能向孩子索要信件;第2课时全班就“送与没送”进行了热烈讨论,分析了原因,商讨了解决办法。孩子们对于父母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是单元统整,让我和孩子们都能游刃有余。

第三步:贴着地面,敞开飞翔

一本语文书,学不好语文。品德教育同样如此。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每学期我都会增补一两本书籍。南京地方课程金陵文化、江苏省编课程民族团结活动读本以及《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写给儿童的哲学启蒙书》等,逐一粉墨登场,以此为平台的儿童品德课程就这样建构起来了。

回顾过往,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见表4):没有前人路径可以参考,我只能在发现问题中寻求解决途径。

一项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呈现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依次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学生(95%)。这一脑科学研究成果,让我知道,多感官参与学习比单一感官参与学习效果要好。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制作PPT,倡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

当我们的一切行动都为培育人而考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找到了本真,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去实现教育。

刚开始,孩子们还仅仅满足于照本宣科,只是将自己选取的章节、单元、主题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PPT上,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他们变了:他们开始补充书本以外的内容,开始关注最新资讯了,开始主题拓展了,他们成了这一领域的专家;听者也变了:他们不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他,而是卷入其中:“这个地方我没有听明白,你能再说一遍吗?”“我还有补充。”……更让我钦佩的是,再凌乱的讲述,他们都能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我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为孩子们强劲的学习力点赞!而这,都是源于儿童品德课程的实现。

当我们的品德教育尊重儿童生命,就会获得无为而为的巨大效益,就能贴着地面畅快地飞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上一篇:孩子有一种“笨”是学来的 下一篇:幼儿阅读,两个关键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