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2-05-22 08:52:57

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用标签理论、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反抗理论深入分析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并为优化中等职校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失范行为 社会学分析

学生行为失范一直是教育领域内比较棘手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的冲击,有研究报道学生行为失范特点呈现类型多元化、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各类学校中,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种种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生既是学生行为失范的重灾区又是学生行为失范队伍的主力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动“普高热”,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生源数量的困境,生源质量也进一步下降,学生校园失范行为也相应增多,社会新闻时有报道且影响较恶劣。2007年5月,发生在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辱师”事件在社会激起强烈反响的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的关注。学生失范行为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来自外部环境影响,也来自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众多的理论阐释中,社会学理论对分析和控制学生失范行为很有启示。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结合职业教育环境和中职学生的特征,对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进行分析并为优化中等职校管理提供建议。

一、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关于越轨行为的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给人们贴上越轨者的标签是一个关键因素。该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社会越轨,这类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轻微的,称作初级越轨。如果初级越轨者被其他重要社会成员(如校长、教师、父母)发现并公之于众,即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他就被社会归为不受欢迎的一类人,被拒绝、排斥。越轨者在思想中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就是“那一类人”,今后的行为就会以“履行预言”的方式表现,从初级越轨转变成习惯性的、程度严重的次级越轨。

标签理论着重解析越轨行为被有效界定的过程和越轨行为的相对性。对中职生而言,他们在进入职校之前大都被以前所在的学校和教师界定为”差生”、“问题生”,被贴上这些标签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好。当学生进入职校时,在新的教育环境中他们渴望贴在身上的标签能够解除或消失。但是,事实并非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强大影响,中等职校教育者的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普通学校的教育者并无显著区别,新的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继续延用着贴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标签。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行为上的偏差时,对学生“他们也就这样了”的评价始终存在着。这种标签式评价产生以下效果:一是左右着学校和教师对中职学生的期待和教育方式。学生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自身就是“差生”,不思进取、冥顽不化,学校“只要管住他们不出事,就不错了”,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注重行为的控制,思想教育则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二是这种标签式评价的延续成了部分学生继续滑向边缘的催化剂。当学生发现他们的努力在那些标签面前是那样微不足道和徒劳时,他们不再试图为自己“正名”和“翻案”,开始倾向于接受甚至“努力”扮演贴在身上的标签行为。因为他们发现那样做可以获得某些“赦免”――旷课逃学、打架斗殴,教师们会说“他们原来也是这样”。他们不必为了学习而日夜苦读,也不必为了失范行为而良心上过多不安,标签成了他们放纵的保护伞和充分的理由。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真的成了问题学生了。

标签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是“坏孩子”的归属感是各阶段学校教育“通力合作”的结果。二是判断越轨行为的方式和尺度不是绝对的,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失范行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的人,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要慎之又慎,不要随意贴标签。对已经贴在学生身上的标签,职业教育者要切忌继续沿用。当学生出现失范行为时,教师要心怀宽容和善待之心,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必有利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转化。

二、失范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修认为“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失衡状态。默顿指出,当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教育而愿意追求社会规定的正统目标并且也能在社会结构中得到达成目标的正统手段时,社会成员的行为是遵从的。但是,有些社会成员追求这种目标却得不到正统手段、或他们能得到正统手段却对正统目标不感兴趣、或他们对正统目标和手段都不重视时,目标和手段之间便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被称为“失范”。根据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不同组合,默顿创建了有关失范行为的类型学。

依据默顿的观点,中职学生的行为可划分为五种:(1)改革者。通过越轨手段追求文化上合法的目标。如依靠作弊获得好成绩的学生。(2)墨守成规者。在损害目标的前提下严格坚持规范所准许的合法手段。如学习糟糕但不找麻烦的学生。(3)逃跑主义者。他们同时放弃合法的目标和合法的手段。身陷网络、沉湎早恋的学生属于此类。(4)造反者。他们创造新的规范和目标以代替旧的规范和目标。反抗教师权威、嘲笑他人循规蹈矩的学生属于此类。(5)遵从者。坚持合法的目标和合法的手段。如学习优秀且遵纪守法的学生。

根据失范理论,学习目标的丧失或缺乏获得成功的途径是中职学生校园失范行为大量产生的一个主要诱因。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观察到部分中职生在校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现象严重,也有部分中职生渴望学习的成功但苦于方法途径的缺乏,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失范行为的产生。因此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树立适度目标,采取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当目标与手段基本平衡,失范行为也会相对减少。

三、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又称为差异交往论,该理论认为失范行为是习得,它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习得的;一个人愈有机会和失范者交往,则他表现失范行为的可能就越大;文化传递理论与中国的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颇为相似。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遵从和失范行为的双重影响,人们采取哪种行为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l)与他人接触的强度。(2)发

生接触时的年龄。(3)与失范行为者接触和与遵从者接触的比率。文化传递理论关于同辈群体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的失范行为能作出有力解释。

有研究表明,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大趋势,15~20岁时达到顶峰,而中职学生正处于此阶段。在中职校园中,我们经常可见到这种非正式组织,酷爱篮球的伙伴、与老师顶撞的小团体、热爱舞蹈的群体。由于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基本相同,青少年同辈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常常有与学校的主导文化相背离的规则,在此可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持以帮助他坚定摇摆不定的信念。如果一个男孩坚持他的吸烟权利,而他的朋友向他保证他有这种权利时,他的罪过感就会得到缓解。而且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偏向于大众的行为本性,自己也要“像其他孩子那样干”的愿望是强烈的,受到来自伙伴的影响和压力,自然也会表现出一种从众倾向。一项同伴对冒险行为、冒险偏好及冒险决策影响的对比研究发现,被试在同伴团体中比独处时倾向于冒更多风险,采取的风险决策也更多,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和冒险决策的影响显著大于青年人和成年人。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些失范行为在同辈群体中为什么会得到迅速蔓延。

文化传递理论强调失范行为是习得,校园群体性失范行为往往是同辈群体对亚文化模仿与遵从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亚文化,利用同伴交往的独特作用,这种努力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不会越轨,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这些控制包括“附属”、“奋斗目标”、“信仰”等。“附属”是指附属于其他遵从者,特别是父母和朋友。“奋斗目标”主要是付出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而找到好工作等传统目标。“信仰”则是接受常规道德规范。越轨行为的出现是因为这些关键性纽带作用弱化。对中职学生而言,如果对通过勤奋学习找到好工作的目标无兴趣,再加上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学生不接受社会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那么这些青少年学生与社会发生联系的纽带都会失去控制力,很容易步入越轨的行列。

社会控制理论说明,学生的失范行为是内外部社会纽带弱化而导致的,强化这些关键纽带就会增强其约束力和控制力。从学校层面来看,根据中职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建立符合学生内心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当学生被应试教育埋没的潜能得到开发,重新树立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那么他对自身和学校就会有一种肯定和认同感。同时,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力所能及地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预防模式,强化关键性纽带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控制。

五、反抗理论

反抗理论认为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顺从地接受学校的主流文化,作为被塑造的个体,学生有其自主性和叛逆性,他们经常会做出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行为。

学者威利斯通过对一所中等学校的非学术性劳工阶级子弟研究发现,这些男孩普遍存在着一种反抗情绪,他们认为教师是专断的,总是以多种方式反对学校权威,如抽烟、喝酒、旷课、奇装异服、打架等。他们的许多行为并非完全都是蓄意的直接对抗或冲突,有时可以说是他们与学校教师、权威或规则相互竞争的一种游戏。中职学生在教育的第一个分流点就被淘汰,进入并不被社会大众看好的职业学校,失败感和挫折感尤其强烈的,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具有逆反情绪和反抗感。而面对职校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和学生越来越强的异质性,教育者为了管住学生不出事,他们又常常采用例行化的策略来管理学生,往往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越严格、惩罚越严厉,学生的失范行为越多,教育者处于疲于应对的状态。

中职学校要优化学生管理,必须在研究学生心理和个性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不是更多地以权威自居对学生宣布一些不容质疑的规章条例,而是提出一些允许学生思考与发展的要求,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学校与教师的立场,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改革教育方式,倡导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这对于学生校园失范行为的解决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

[2]杨莹.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37.

[3]多萝西•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45.

[4]陈少华,周宗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4):33.

[5]孙兆风.规训――职业高中学生学校生活世界的个案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6]孙亚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越轨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3.

上一篇:如何教授中职学生学好VB 下一篇:浅谈“先行组织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