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实践

时间:2022-05-21 08:57:48

新能源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实践

摘要:在新能源相关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采用,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其各方面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为案例教学法在新能源课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 案例教学 实践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95

1 引言

随着国家乃至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热点,也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等能源相关专业,《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背景、前沿、目的、方法和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情境描述,可使学生在良好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讨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更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体会和记忆知识点[1]。案例教学法在新能源课程中的应用,可使学生在讨论中激发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牢牢把握世界的能源局势和各种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今后的专业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能源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实践

2.1 案例教学法的准备

首先明确章节的内容和目的,挑选合适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案例应具备三要素:真实性、目的性和典型性[2],且最好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趣味性,有助于较好地让学生接受并分析案例,从而增大学生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为此,需要进行大量准备工作选择组织案例材料。

新能源课程具有较大的信息量,有的信息具有时效性,而课本内容一般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全球能源形式发展变化迅速,必须选取既新又与内容贴合的案例,随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因此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进行跟踪。如,在讲到风能时,可将最近研究较热的风光互补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提出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通过独立思考及查阅资料加以完善;在讲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时,要将一直以来分为塔式、槽式、碟式三种技术方案的分类方法做出调整,增加一种线性菲涅尔式的方案,并介绍清楚这种方案的具体技术路线,由学生自行完成该系统的设计选型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具时效性,同时提高学生不断创新的兴趣。

2.2 案例教学法的实践

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普遍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每组4~5个人,选1名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并给予一次小组成员补充机会。当涉及太阳能电站章节时,案例可以是通过角色扮演电站的施工人员或设计者,设计和布置太阳能电站。当涉及各种新能源的分布和利用时,案例可以是给定每组一个地理坐标或一个国家区域,分别通过小组学习阅读和资料搜集,进行合理的能源分配和利用。

通常,学生们通过案例,可以深入体会新能源分布的地域差异、不同能源类型的优缺点以及各种能源发展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且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取长补短,有些学生考虑得比较全面,有些学生考虑得非常有深度,由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组演绎时,不时会有很多新的想法迸出。案例的条件越少,学生越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现场”进行各种假设后,选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案。

2.3 案例教学法的总结

在每一个案例讨论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总结,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总结归纳,鼓励在讨论中提出不同意见。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到的答案是多元的,开放的。对错误的方法进行纠正,对正确的多种方法求同存异,并进行合理的融合。越是细节的考虑,越能体现出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和深入。

在案例的总结阶段,可以结合所有的解决方案,提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从而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制定最佳答案,公开的让学生自己评价每组的答案。让每一位同学知道最佳答案,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获得完成案例的成就感的同时,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印象,让他们学会学习,尤其是对不足之处的总结,可以促使他们在下一次案例或者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牢记不足,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案例分析法并不是每节课都采用,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过程。在新能源课程中,首先需要教师传播必要的新能源基础知识后才能开展丰富的案例分析,并且,每次案例分析学生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和讨论,合理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学习充分、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需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的消化和掌握后,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案例。因此,新能源课程讲课应以教师授课为主,因其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完整的系统性;案例教学为辅,是为了丰富和充实授课的理论和概念,能够增添知识性和趣味性。案例教学法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3 新能源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改进

3.1 师生配合,才能发挥案例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教与学,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引导中消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建立知识点中的联系,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更加系统全面的建立对问题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一个问题的完美解决。相互之间的反馈和启发不断存在,即使再沉默的学生,也会在不同的声音和想法中受到启发。特别是对于一些积极性差,不愿意思考和提出自己观点的同学,主要采取鼓励态度,通过对其充分的肯定逐渐激励他们,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促使他们真正的参与。

3.2 时间充足,才能保证案例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对案例深入挖掘和分析透彻,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群体潜能的开发力,提升群体合作的凝聚力,提升教学情境的凝聚力。案例教学也需要有良好的秩序,只有宽松但井然的课堂秩序,才能让学生在互相倾听的过程中互相学习。

新能源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新能源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和加深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结合教学实践,为案例教学法在新能源课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102-105.

[2]赵立艳.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实践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许辉,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上一篇:关于三本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英语应用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