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

时间:2022-05-21 07:24:05

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对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表明R&D经费对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效率贡献最大,其次是R&D人员,第三是技术引进与改造经费,而政府科技投入对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效率影响不大。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回归分析 创新效率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创造国民财富、拉动出口增长、繁荣市场、吸纳就业人员、增加财政收入、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传统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粗放的发展模式,企业缺乏竞争力,创新能力低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创新效率成为必然选择。中小企业创新需要投入各种资源,但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究竟如何?本文尝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知识生产函数,测算中小企业创新效率,分析影响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 文献综述

从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的文献来看,特点之一是研究某一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效率,例如Chen等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台湾新竹科技园中的31家计算机和设备的研发效率,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研发效率差异较大,并提出通过提高规模来提高研发效率的建议。特点之二是测算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效率,例如池仁勇利用DEA方法,根据浙江2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测算了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特点之三是以行业为对象研究创新效率,例如闫冰等以中国工业的3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SF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1998年~2002年期间中国工业研发效率问题,研究显示中国工业研发效率总体水平低下,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本文以苏州市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创新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回归检验,分析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

二、 研究设计

1.变量选取

通常反映企业创新活动有两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创新投入指标,包括R&D费用和R&D人员数;二是创新产出指标,包括企业获得的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大多数文献都使用这四种指标来衡量创新活动。

考虑到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指标的通用性和易得性,以及各因素对创新产出能力的解释力度,本文选择的因变量指标为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数量、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费用、政府科技投入;对于创新产出,多数学者采用专利来表示,但专利数量会受到专利组织,专利授权机构偏好和效率的影响,有的企业专利意识不强,一些创新活动并没有申请专利,但这种创新却会体现在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因此,本文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创新产出。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把握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分析其创新效率,于2011年设计了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的中小企业,涉及苏州市的新区、相城区、园区、吴中区、市区,还包括常熟、张家港、吴江、太仓、昆山地区;样本分布的行业包括新能源、纺织、机械、电子与通讯、轻工业、医药、钢铁、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软件开发与外包等,样本企业包括被省或市科技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和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两大类。

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48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占总问卷的63%,有效问卷中72家中小企业被省或市科技部门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有效样本的57%,另有54家中小企业未被省或市科技部门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有效样本的43%。同时采用柯能毕曲(Cronbach)α系数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本次问卷的α系数为0.75,大于0.7的临界值,说明问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3.分析方法的确定

为确定中小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创新产出为因变量,以影响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用EVIEW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的回归方程如下:

InYi=β0+β1lnR&Di+β2lnHumani+β3lnT&Ii+β4lnS&Ti+

β5*TD+ε

式中i表示第i个企业,Y表示新产品销售收入,R&D为研发经费,Human为研发人员数量,T&I为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费用,S&T为政府科技投入,TD为虚拟变量,TD=1表示企业是被省或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TD=0表示企业未被省或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β1、β2、β3和β4分别为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政府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ε为随机误差项,涵盖了不能作定量化分析的因素。

三、实证结果分析

1.模型检验

从中小企业创新效率整体来看,由表可知:多重判定系数R2=0.742487,说明方程的回归拟合程度较好;统计量F=14.41652,它的相伴概率值sig=0.000001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1%,说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β1、β2、β3和β5检验值相伴的概率值都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5%,说明中小企业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是否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而且这些创新投入因素与创新产出之间呈现正相关,β4检验值相伴的概率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水平5%,说明政府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5%水平上不显著。

2.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可以看出,多元回归方程为:

通过对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对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其中研发经费的产出弹性为0.465,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为0.409,研发费用对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贡献大于研发人员,说明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生产更多地依赖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是资本密集型的。再将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相加可得总的产出弹性为0.874,此结果意味着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这与Zhang等在2003年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测算分别为0.29和0.39做比较,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从动态的角度,从中小企业创新效率高于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角度,从作为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角度看,苏州市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还是不高。

第二,中小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费用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的产出弹性为0.355,仅次于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这主要因为现阶段苏州市中小企业的创新方式主要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技术引进与改造费用对此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第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明显高于非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本研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TD的方式,其系数为1.142,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主要原因是创新活动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存在着规模效应,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由于创新投入相对多一点,因而作为产出与投入比的效率值就相对较高。

第四,政府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出贡献不大,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不一定会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效率,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创新平台,利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创新基金、财政拨款等手段激励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结论与对策分析

本文以苏州市中小企业为对象,分析了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政府科技投入分别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与开发经费对创新产出的影响非常显著,企业技术引进与改造费用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而政府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点应是继续加大对R&D的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完善创新模式,形成有效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加大中小企业的R&D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推进研发产出的产业化,这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完善创新模式,发展产学研联合体系。大学与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是创新活动的对接与耦合,鼓励产学研相联合的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效率的改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研发资源的加大投入以及创新模式的改善,还需要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制度,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Chin-Tai Chen, Chen-Fu Chien, Ming-Han Lin &Jun

g-TeWang, Using DEA to Evaluate R&D Performance of the Co

mputers and Peripherals Firms in Tai-W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2004(4):1083-4346

[2]池仁勇.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3]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6):14-18

[4]岳书敬.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5):13-18

[5]Zhang,anming, Zhang Yimin, Zhao, Ronald, ,“A study of the R&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firm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3(31):444-464.

上一篇:梁稳根: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的创业史 下一篇:打印更少 节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