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浅议

时间:2022-05-20 10:57:56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浅议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点策略:一是领导重视,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三是依托农村资源优势,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四是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实施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新课改的重头戏,已经在新课改进行的这些年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这一课程的实施在农村学校还显得重视不够,离常态化实施还存在一定距离。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顺利结题;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开展的湖南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阶段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还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应对策略呢?下面结合我校情况与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目前从我校及周边同类学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认识不足

农村孩子出路不多,大多只有依靠读书这条路,因而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语数外等考试科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意义缺乏认识;另外,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学校及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太过于追求中考或高考成绩,这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农村学校普遍师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教师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有多少专职教师。这些教师课程实施理论不足,实施水平有限,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三)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兴趣不浓

农村学校学生虽然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意愿,但因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影响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四)评价不到位也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没有建立如语数外课程那样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奖惩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也制约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二、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应对策略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以下策略有助于促进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支持力度

1.政策引导: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课程,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正确认识这一课程,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学科教师创造条件,多给培训机会,扩大培训人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另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要给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同等地位,甚至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这样才能更好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2.师资保障:学校领导要克服困难,配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鉴于农村学校师资缺乏的现状,在保证一定数量专职教师的情况下,配置好兼职教师,辅以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相关社会人员等构成智力支持资源库,成立教研组,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常态化实施,从目前情况来看,最难的应该是缺少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因此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教学研究,为课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1.强化校级培训。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机制,积极开发校本培训活动。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按照教研组活动要求,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研究,印发相关学习材料和案例,邀请教研员来校进行业务指导,认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

2.立足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实施水平的关键所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及时讨论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解决的策略与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活动质量与效益。

3.组织各类研讨。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学观摩、交流、展示、评比活动;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参观、学习活动;组织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教师要珍惜每次教研活动,通过课题引领、利用研究课、公开课等,关注课堂教学。

4.积极参与远程培训。学科教师要充分借助暑期教师远程培训,把握与专家学者对话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才能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与深化实施。

(1)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开放式评价,实行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评价时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更关注实践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有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2)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记入教师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3)对学校的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加强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和实施情况的检查,并纳入学校评优考核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虽然困难重重,但此项工作正如东方升起的朝阳,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将会越来越趋向常态化,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杨晓红.中学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邓衍斌.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遇到的困难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9):116-117.

上一篇:浅议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 下一篇:依新课标《说明》 构模块总图 提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