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 拓宽信息服务层面

时间:2022-05-20 10:38:44

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 拓宽信息服务层面

【摘要】 近年来,吉林省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农机推广 信息化 现状 问题 思路

1.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现状

1.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几年来,吉林省农机推广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初步统计,全省目前拥有各级农机推广信息网10余个,信息专用电脑40多台,专职、兼职信息人员达100多人,已上网的农机具生产企业60余家、农机产品200余种。

1.2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随着购机补贴、深松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吉林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机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农机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农民购买和应用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农机产品和实用技术,已成为农机推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快农机推广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用,已经成为保障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全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抓好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农机推广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保证。

1.3探索出服务新途径 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探索出了一条农机推广信息服务新路子,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信息服务方式多样化。在网上既可以农机政策、农机具新产品、市场供求等信息,又可以利用现有网络上各类农机推广信息,通过传统媒体(如信息简报、科技入户、科普大集等)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服务内容多元化。农机推广信息网络由过去简单的农机具生产、使用、各项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向本地和外地信息相结合、国内和国际信息相结合、静态和动态信息相结合的信息格局方向转变,基本上能满足不同阶层的信息需求;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阵地。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使农机推广部门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在提高农机推广社会地位、提高农机产品知名度、扩大新技术、新机具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已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农机推广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部分基层领导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所需要的支撑体系缺乏了解,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

2.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全省的农机推广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部分地区级和县级农机推广部门还不具备开展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不能及时和搜集信息,难以示范应用。资金投入不足,运行费用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2.3技术人才匮乏 全省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形式轻功能、重硬件轻软件”的不良倾向,农机推广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缺少计算机专业人才。而现有的信息工作人员虽然参加了农机推广员职业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培训时间短,涉及知识面广、难度大,一时难以消化,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网站维护、网页的动态更新以及适用软件的开发等工作。

2.4传播途径不畅 目前农民的素质和收入相对较低,电脑在农村尚未普及,信息到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影响了农机推广信息化的普及。

3.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3.1增加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开展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民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和访问的物理环境。各级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建设要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三有”的标准,即有设备(如计算机、照相机、扫描仪等),有人员(1~2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有制度(如信息采集制度等),通过建设独立网站或在上级单位网站上建立二级、三级网页等形式开展农机推广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

3.2加强宣传,提高信息化意识 通过科普大集、科技入户、信息化建设讲座、成果展示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农机推广信息化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基层工作人员、农民群众对农机推广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营造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农机推广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3.3加快人才培养逐步开展对各级农机推广系统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机推广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组建一支由农机推广系统基层工作人员、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租赁公司、农机具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等组成的信息员队伍负责农机推广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农机推广信息员实行登记、培训、认证制度,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上一篇:结合农民学习特点 抓好绿证教育培训 下一篇:关于加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