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及促进因素

时间:2022-05-20 01:29:50

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及促进因素

【摘要】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与时代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以及促进因素,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英语教学法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听说教学法的转变,从听说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的转变,从交际教学法向任务型教学法的转变以及从任务型教学法到后方法时代的转变等历史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简单探讨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语言价值的变化等促进因素。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历史转变 促进因素

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展现着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英语教学法也在随之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过程当中。本篇文章主要对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以及其促进因素进行简单的论述,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英语教学法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

英语教学法主要经历了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听说教学法的转变,从听说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的转变,从交际教学法向任务型教学法的转变以及从任务型教学法到后方法时代的转变等历史转变过程。

1.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听说教学法的转变。语法翻译教学法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借助英语来读懂他们所需要的文字内容,而不是沟通。在传入中国之后,语法翻译教学法应用较为广泛,而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逐渐改革,我国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从听说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的转变。听说教学法较为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人们开始重视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交际教学法。

3.从交际教学法向任务型教学法的转变。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交流,但是对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使学习更加富含目的性特点,在特定的任务中完成具体的交流。

4.从任务型教学法到后方法时代的转变。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发展,研究学者开始认识到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以此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融合了各种教学方法,呈现出后方法时代的特点。

二、英语教学法转变的促进因素分析

英语教学法的转变,主要是受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语言价值的变化等促进因素的影响,以下为对这些促进因素的具体分析。

1.教育思想的转变。英语教学法的不断转变,主要是由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以及“以学生为本”等教学思想的创新,教育学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和思维意识的培养。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推动着英语教学法的发展,促进了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每一次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都能够相应看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逐渐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将教师由主导者变为思想的引导者,这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教育心理学推动英语教学法创新的主要特点之一。

3.语言价值的变化。我国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观念。当时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翻译国外的优秀文学著作,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学为己用”、“富国强兵”的作用,没有真正认识到英语语言学习的价值。在我国真正将英语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经济时代到来,世界各国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逐渐成为了人们工作中所需要必备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在北京成功申奥之后,中国逐渐掀起了一阵“英语热”,年长者或是年少者均在学习英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法随之也结合学习者的能力进行改变和创新,逐渐能够符合各类人对英语学习的需求。

英语教学法由于受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语言价值的变化等促进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向听说教学法的转变,从听说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的转变,从交际教学法向任务型教学法的转变以及从任务型教学法到后方法时代的转变等历史转变过程。时至今日,英语教学法仍然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和变化当中。相信未来英语教学法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而国民的英语水平也会不断的上升,从而更好的融入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当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雪红.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对上海三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1(04):1-45.

[2]张尧学.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外语界,2011(08):143-145.

[3]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 2011(10):123-124.

[4]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1(01):162-164.

上一篇:如何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下一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