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计算教学探讨

时间:2022-05-17 06:07:18

低年级计算教学探讨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的方法要多样化与最优化。在估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体现估算的价值。只有多样化的练习,才能使计算教学得以延伸。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低年级 计算教学 算法 估算

现在的计算教学几乎不见了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取而代之的是情境创设。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目前大多计算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算法、反馈交流算法、自主选择算法。我曾经有过困惑,也尝试进行了计算教学的改革。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计算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首先在引入环节创设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可以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时,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2.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初期的热门词语。在第一学段“内容标准”中明确:“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计算方法既然存在着多样化,那么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后,并认为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应允许他使用。一种算法不是上完一节课就被搁置,对于自己找到的方法,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喜欢用自己的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不断地反思,发现原来的方法又不适合自己,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呈现算法多样化时,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在众多算法中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简便、最合理的算法。其实,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做出选择的情景,学会选择是现代人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喜欢”不能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简便”“合理”也应该是选择的标准。在选择算法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教师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你认为哪个算法好?”“说说你的理由。”最后可以得出选择哪种算法最合理、最简便的结论。如在解决33-7=?这个问题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学生借助数小棒、拨珠子等形式想到:

(1)将33分成20与13,先算13-7=6,再算20+6=26;

(2)将33分成10与23,先算10-7=3,再算23+3=26;

(3)将7分成3与4,先算33-3=30,再算30-4=26;

(4)将7看成10,先算33-10=23,再算23+3=26;

(5)摆33根小棒(3个十和3个一)从小棒里拿走7个一,(拆开一个十,组成13个一,拿走7个一)还剩2个十和6个一,结果是26。

(6)如果学生说用7-3=4,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认为他弄反了,且听他接着怎么说:“因为3比7小4,所以只要在30里面减去一个4就可以了,结果等于26。”

……

新理念下提倡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自信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知识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凡是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发现的,我都不包办代替,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就广。

3.估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体现估算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和学生问:“老师,学估算有什么用,只是您让我们估,我们就估。”“那么多的估算的方法,到底哪个对呢?”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在估算中数感主要表现在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良好的数感又是学生进行估算的基础。除了在数的认识时要加强数感的培养,在数的运算过程中更应结合具体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估算的价值,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答案是否正确,是一种很好的体现估算实用价值的方法。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机结合,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明确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将估算和精算有机结合只是体现估算价值的一种途径,还需要我们去探究更多的途径,以充分发挥估算的价值。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

4.多样化的练习

数学计算教学的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增强练习的效果。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计算教学需要巩固练习,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计算课与应用题课相对比较枯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累,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总之,低年级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行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月刊.

[2]数学课程标准.

上一篇:第二语言学习者错误原因分析初探 下一篇:情境生趣 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