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识字“多认少写” 好

时间:2022-09-16 03:07:58

低年级的识字“多认少写” 好

我这次参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远程培训,通过听课和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最深的是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多认少写”要由“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语文教育在识字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是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是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开始写的则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不是同步的。识字教学要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可以说,认写分流,是根据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做出的选择的。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从长远的目标看,识字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阅读,识字应当尽快与阅读相结合。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利用汉字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让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尽早进入用汉字阅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只要求看到生字会认,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大致了解生字在课文里的意思;书写主要是结合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练习写少量的常用字。

因此我在教语文第一册《操场上》的识字教学时,就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六个词语分别做成六个头饰戴在六个小朋友头上,让大家“找朋友”,让六个学生根据头饰上的词语做不同的动作演示,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六项体育活动,然后各小组间再举行这些运动比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作认读这几个生字,又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在学生融会贯通识记生字后,老师又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自由地说一两句话,然后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尽情地手舞足蹈,为什么“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都是提手旁,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都是足字旁,答案还需要老师一语道破吗?除此之外,我还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班级动手做过的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提水、扫地、擦黑板、搬桌椅等等,我又把这些和手有关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全班齐读带过,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显然他们是学习的小主人。从具体化的每一个动作中,他们发现了“打,拍,拔”的共同点,也发现了“跳,跑,踢 ”的相似处,学生在运动中兴趣盎然地识字,识字就不再单调枯燥,学习就不再是包袱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一种认知,一种享受。“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只等水到渠成时,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发挥,更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开端。显而易见,提高识字兴趣远比比识字本身更重要

总而言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采取“多认少写” “认写分流”好!

上一篇:创新办学模式找 找准工作抓手强力推进郧县义务... 下一篇:加强校本研修 促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