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课堂心理教育的探究

时间:2022-05-17 06:19:21

中学化学实验课堂心理教育的探究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具有独特的作用。了解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时的心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真正领会实验的魅力,掌握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实验技能。

关键词:化学 实验 心理 教育

一、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爆炸,21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掌握信息呢?在科学急速进步和信息流通手段多样化状态下,教育偏重于知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长期以来“求全责备,求同去异,抑长补短”的教育追求虽然畅通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但关闭了情感沟通的大门。没有情感的教育,缺乏心灵的慰藉,这使教育显得苍白,它不仅使学生失去个性和创新能力,失去主观能动性,更严重的是导致他们失去思想、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布卢姆曾把教育体系归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1]。显然目前为止,认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关于情感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探索实验,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学会求知的最优方法。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师生双主体的有机互动作用,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心理素质(耐挫力、自信心、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强化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产生创新动机,学会创新技法,养成创新习惯,开发创新智慧,发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健全人格。从而使所教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此结合本学科提出这个课题显得及时而必要。

二、理论基础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没有理论依据的教育科学研究是盲目的。关于实验课堂心理教育这一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理论:

1.创新教育理论

求新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的本能,是人的潜在能力,教育就是开发和培养这种创新潜能的基本手段[2]。另一方面,要求中学生的创新与科学家的创新是有区别的,中学生发现与解决的仅仅是问题的本身,属于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而科学家发现和解决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发现与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或新事物。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后者指对社会或他人来说不是新的,而对自己来说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例如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育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只有个体的充分发挥,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人的高层次需要的存在,认为人可以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而自我实现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和体验,这是人的终极幸福的归宿[1]。走进学习时代丛书――《学会求知》中也谈到:“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好多时候是没有意识到的。因为我们所谓正规的学习任务占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大脑,也剥夺了我们创造的机会和热情。……敢于尝试就是敢于创新,创新要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创新也是一个学生基本的学习品质,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不可能是好学生。”它既强调了学生创新的可行性,又强调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还将创新教育提高到教育目的之高度。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3.人脑科学理论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脑的高级功能可塑性强,发展潜能大,若能提供适宜的环境,加以正确的指导,必会显著的促进。据有关专家预测,人脑潜能的开发目前不足10%,右脑开发不足1%,由脑科学可知,大脑分成两半球,左半球“掌管”抽象概括思维,即主管人的语言、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右半球(也称右脑),“掌管”人的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角思维等,即主管人的视觉、知觉、再认、记忆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音乐性、图象性、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性等、该探究旨在开发人的右脑,充分运用右脑进行发散性思维思考,培养创新意识[1]。

4.化学教育理论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求知的过程,化学实验具有五大特点:1.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能实现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目的。3.能证明客观物质的必然性。4.是探索新知识、未知知识的最优方法。5.是检验和发展假设的实践基础,也是使化学科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3]。而现行教材设置的实验基本为验证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无法培养创新意识,但中学生又具有好奇、好动和好胜之特点,他们富于想象,思维活跃,憧憬喜悦。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促使他们急需切实提高素质、健全人格,进一步发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研究主要内容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是根据创新教育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的教育。对化学教育来说,是以化学探索实验为手段,引起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时机,活化创新思维,去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真正做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华东师大裴新宁博士认为化学实验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化学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工具,而且可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课程改革中将教材中的各种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包括演示探究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并增加一些结构或性质探究实验、进行组合实验探索,或改进课本实验,可根据反应原理变换药品,根据装置原理仪器和根据操作原理变换顺序等。其次是第二课堂,进行课题研究,可引导学生从本地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环保等方面切入,如小创新、小制作、废旧回收、环境污染分析等。

上一篇:大画幅摄影与古典印相:上帝通过眼睛告诉我们什... 下一篇: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of ascar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