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时间:2022-05-17 02:35:4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连续性文本”是指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由语句、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来说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文本”主要由图文、数据表格、调查报告、地图广告等组成。较之于“连续性文本”它表现出直观、鲜明的特点。对于理解能力有待于提升的小学生来说,“非连续性文本”更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所处的学段来制定阅读目标,因为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思维、心理、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第三学段的学生概括能力已经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了。因此,这一时期的阅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课文的理解,还要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有对此引起重视。几乎每一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比如,抄写练习,其实这些练习与课堂教学出现脱节,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课后练习,忽略了随堂练习的重要性。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关系没有理清。

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要与“连续性文本”有效融合,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分清二者孰重孰轻,要明白“非文本性文本”教学是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文本中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往往是以图文、表格、数据等形式来表达的,但又不是孤立的,它是有目的的,与文本的教学知识相联系的。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文《爱如茉莉》,通过叙述一对普通夫妻互相关怀、互相照顾的平常小事,告诉读者真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又芳香怡人。这篇课文(即连续性文本)的人文性教学目标,就要体会父母之间平淡而又真挚的感情,深入理解“真爱就像茉莉。”与此同时,从工具性教学目标讲,要引导学生去理解“爱和茉莉到底有什么相同点?”,对此,笔者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了茉莉花的图片,并结合课文的插图去体会“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等关键词,这样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适当地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使“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为二者搭建起相互联系的桥梁。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燕子》,在讲解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了许多燕子的图片,由此导入引出课题,从而顺其自然地进入课文中。课文中有一些燕子的插图,在教学中笔者对此(即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就是由“非连续性文本”转化为“连续性文本”,形成了一个巧妙、自然的过渡,引领学生走入了“连续性文本”。这篇课文讲完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已达成。这时,笔者再带领学生去回顾整篇课文,回顾是高效化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回顾也要讲究策略,不是让学生回到文本中重新感受,而是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提纲性的板书,引导学生去思考整篇课文的内容。而板书也是“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看着板书去回顾,也是“非连续性文本”转化为“连续性文本”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学会“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非连续性文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强应用练习。比如,在老师或家长在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时,首先带领学生去看公园中的平面示意图,明白各个景点的分布、进口、出口等。去儿童游乐场的时候,认真读一读关于游乐场的介绍,了解一下游乐场有哪些游戏规则,自己应该怎么玩等。再如,在学生新学期入学时,让学生去看看体现校园文化宣传栏、文化墙、教室每个楼层走廊的文化主题展示,教室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操场中的各种标示等……总之,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随处可见,且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把看到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广告、通知、倡议书等等)转化为“连续性的文本”(如作文、随笔、课文等)。

结束语

“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应该充满着时代的气息,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新要求,我们要对此进行深入探究。发展迅猛的信息技术时代,给我们语文教学资源带来了更浩繁的资源,这对我们丰富“非连续性文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并重,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利用。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加力小学)

上一篇:感佩于衡水中学在浙遭遇不欢迎 下一篇:科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