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5-17 01:34:07

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如何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学生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阐述学困生的成因,并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一、成困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因个体差异也有些不同,但是导致学困生的种种原因可归纳为来自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和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外部原因。

1. 内在原因

(1)知识技能的缺陷。学生由于知识缺陷较多、技能较差跟不上老师教学的步伐,往往表现为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成为学困生。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可就不能掌握所学内容,长此以往,身心疲惫,放弃自己,成为学困生。

(3)情意薄弱.通过与学困生的交谈,发现许多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意志薄弱。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求知欲望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2. 外在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内在原因此致,外在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不容回避的。

(1)社会方面的原因

① 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网吧、游戏机室对青少年学生诱惑力很大,学生一旦沾染上很难戒掉。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对学习不感兴趣。

② 不正确思想的影响。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新的读书无用论、打工挣钱的思想也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导致这些学生不安全学习,不思进取,整天混日子,即便是心智健全基础较好的学生,久而久之便成为学困生。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学较为了取得社会的认可,学校之间无序竞争,致使学校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实施应试教育。给学生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大量的考试和排名,与家长“共商提分”措施等,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单一乏味的学习生活,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学生缺乏成就感,也是学困生成因的一个方面。

(3)家庭方面的原因

① 父母外出打工。迫于生活的压力,一些家长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亲友,甚至完全托付给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监管的真空。孩子不仅感到寂寞、孤独,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成为学困生。

② 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享受不到父母的双爱,一些家庭的纠纷,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

③ 家长的溺爱。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生活、学习、交友,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致使孩子讲吃讲穿,攀比追星,不安心学习,时间一长,成绩下滑,成为学困生。

二、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的成因,转化学困生应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来完成。我们仅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1. 化枯燥为有趣,让后进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较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原因。以实际例子更形象展示,学生易懂,使他们身临其境。还可以举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2.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探究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如书写整洁、答题认真仔细等,并时时注意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行为,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在对以上两方面进行培养时,还应该积极加强同学间的互动,以互动形成互补,相互取长补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如汇报预习情况,指定学习计划,进行学法交流、讨论,从中丰富他们的自学体验,发展学习能力。总之,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习,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不妨试试上述方法。如果学生还停留在“要我学”的水平上,可以尝试 “愿学――乐学――善学”这种三位一体的学习动机培养,并积极探究其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将他们引导到“我要学”上来,让数学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后进生的观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利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得知识,以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我很注重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就很不可取。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高中数学的教学 下一篇:小议作文批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