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逻辑理性的三种策略

时间:2022-05-16 05:29:10

培养逻辑理性的三种策略

我在《语文教育当旗帜鲜明地倡导逻辑理性》一文(见《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中提出,逻辑理性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唯其如此,才是真语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逻辑思维。

一、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重视逻辑理性,在语文教学中最本质地表现为重视对课文的理解。理解课文应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误区就是重体验而轻理解。许多人过分地强调体验的价值,又不清楚为什么体验和体验什么。有人说是体验生活,其实,体验生活的根本就在于生活本身。学生每天都在具体的生活中: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为了体验生活而离开生动的生活本身来上语文课,那是很荒唐的。我们需要明确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真正意义。第一,课文所提供的具体情境许多是学生不曾经历过的,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二,借助课文所提供的生活情境丰富语言符号表征的内涵。例如,“伟大”“高尚”之类的形容词,只有通过了解古今中外志士仁人的生动事迹才能有切实而丰富的内容。第三,借助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第四,体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文本的言语材料,感悟和理解语言特别是母语的规律和特点。例如,“祖国伟大,山河美丽”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汉语声调的抑扬顿挫。然而,语文教学中的任何体验只有伴随着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价值。更准确的说法是,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应当伴随着丰富的体验。上世纪末,美国纽约大学帕金斯教授提出了“理解性教学”,其意义正在于强调教学中的理解。有人把“理解性教学”解释为一种教学模式,那是误解。理解应当是任何学习和教学不可或缺的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强调的是学生对文本文化内涵的多元反应、感染熏陶和独特体验,而偏偏忽视了对课文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理解”。这是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进步,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进步,是语文课程改革由浮躁走向从容的一个表现。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理解课文又是锻炼逻辑思维的有效方式。

《两小儿辩日》,究竟谁输谁赢?必须通过逻辑分析才能知道,两小儿各自的理由均不能证明各自的观点,而恰恰均能驳倒对方的观点,双方势均力敌。“孔子不能决”的原因也正在这里。离开了对两小儿观点与理由的分析说孔子谦虚,只能培养学生浅尝辄止的阅读习惯。缺乏理解的语文教学是很容易走入误区的。有位名师教学《两小儿辩日》,让学生模拟辩论的过程,由于两小儿的话很少,教师就引导学生“扯着嗓门喊”“拍着胸脯说”。教师说这是享受语文,殊不知恰恰是在培养不尊重对方的、粗俗的话语方式。

对课文的理解应当深入到字里行间。《察传》第一段:“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许多学生认为中间两句是两个比喻,这是没有读懂课文。第一句提出论点:“必须审查传言。”第二句就提出理由:因为传言经常是走了样的,甚至是黑白颠倒,面目全非。读者不禁要问,黑与白异常鲜明,何致如此混淆?于是第三句说明,这是由于量变的积累引起了质变。古人善于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此段二三两句正是如此。将其理解为两个比喻,就无法理解文章句与句之间缜密的联系。

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祖冲之》最后一段说:“直到十五世纪,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十七位数字。这时,祖冲之已经去世将近一千年了。”这一段话意在说明祖冲之比国外的数学家更伟大。问题在于,这样的表述能够得出作者想表达的结论吗?课文只是进行了时间上的比较,却没有成就上的参照。比较,应当有一个共同的参照系,如果以相同的成就比时间,就要说明,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外国数学家是什么时间得到这一成就的;如果以相同的时间比成就,就要说明,在祖冲之的时代,外国数学家是否提出了圆周率或者计算到了多少位。这样的比较才是有说服力的。

语文教学还应当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反思和理解。南开大学徐江教授在中学讲《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学生反思“完璧归赵是蔺相如最恰当的选择吗”,学生思想活跃,有效地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讨论应倡导有理有据

在语文教育中倡导逻辑理性,最根本的方法是在课堂讨论中倡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从而使学生明白,任何观点、任何思想都应当是有理由的。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要义。不少语文课堂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无论学生说什么都加以肯定,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自主学习。殊不知这样的讨论放弃了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理性的重要契机,反而使学生养成了不仔细阅读课文的习惯和思维的随意性。

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应和独立见解。过去对文本文化内涵的理解定于一尊的做法是违反规律的。教师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的做法更为有害。然而,独立见解也是需要理由的。美国的语文考试有这样的题目:“玛蒂尔德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你认为,这样最终是毁了她还是拯救了她?解释你的答案。”考试的成绩与观点无关,只看解释是否合理,是否有说服力。许多人只看到了发达国家的教育鼓励独立见解,却忽视了倡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一深刻的本质。

深圳一位教师教学《犟龟》,引导学生思考:犟龟坚持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它的愿望实现了吗?有的学生说:“犟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犟龟赶到那里的时候,狮王二十八世已经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战死。”另一位同学却说:“犟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因为它的目标是‘参加有史以来最隆重、最热闹的婚礼’。虽然狮王二十八世已经战死,但犟龟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而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正是有史以来最隆重、最热闹的婚礼。”这样的讨论就是有理有据的。

要培养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习惯,教师应当以经常的质疑引导学生反思。《看云识天气》,有的学生将八种云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教师提出质疑:“课文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其中的‘预兆’该怎样理解?”学生醒悟了,将云的种类分为:“晴天将持续的云”和“雨雪天气将来临的云”。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在这样的质疑和反思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语文课堂的讨论和质疑,不仅可以指向文本的思想内容,而且更应当指向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董旭午老师教学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问学生:“课文第1段概括说明泡桐的特点是生长快、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适于农桐间作,具体说明的顺序也是这样吗?”学生看课文,摇头,说:“不是。”问:“先写了什么?”答:“先写了分布广。”教师紧跟着质疑:“为什么不一致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学生思考后说:“第2段开头写了泡桐的原产地和种类,这样比上来就写生长快的特点更自然。既然写了原产我国,写了种类,接下来写分布广就很自然。”其他学生点头,教师肯定。一会儿,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适于间作和材质好、用途广这些特点的顺序与概括说明也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第3段写了生长快,所以接下来就写适于间作,因为适于间作也是从生长规律来分析的。”又有学生补充:“把材质好和用途多写在后面更好。”教师通过切实的质疑,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机理,把握作者的思路,并借以感悟写作的一般规律。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以评说引领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

培养逻辑理性的最好方法是鼓励评说。评说也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并进而提高整个语文素养和文化境界的有效途径。

表达是比听、读更积极的语言行为。语文表达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从价值取向到思想方法,从审美情趣到话语方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甚至整个文化修养,都会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语文表达水平高的人,一般来说,其言语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应当以表达来引领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这里的所谓引领,并不是指学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指目标的引领。从时间顺序而言,当然要先读后写,在阅读教学中获取营养和借鉴。就教学目标而言,就学生语文素养建构的目标而言,以表达来引领语文素养的建构,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语文教师应当培植学生这样的语文理想和人生理想:做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做一个能够与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积极对话的人,做一个以自己富有个性的言语和思想昭示自己的社会存在和人生价值的人。这样的理想和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巨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口语表达热情。当我们将表达作为引领目标的时候,促进的当然不仅是表达本身。阅读教学由于有了表达目标的引领,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更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表达能力建构的需要,学生可以在文本中主动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会有更敏锐的眼光和感悟,不仅学习、模仿、借鉴文本表达的语言形式,获取文本思想内容的营养,而且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锻炼口语表达。

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重视评说,因为评说是最生动、最有个性、最富挑战性的表达方式。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生活乃至社会文化的评说,可以最快、最多地得到反馈,从而更真切地感受表达的意义,体会表达的奥妙。恰当的表达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而表达的困难可以激励学生下功夫学习、感悟语言运用的规律。评说能力的提升,可以深层次地促进叙事能力的提升。因为从根本上说,叙事的目的在于用生动的事情表达思想情感。因此,记叙文写作能力的获得不仅在于学会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而且在于善于领悟事情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事件过程最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余党绪名师工作室引导学生“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作理性表达”。余党绪老师指出:“以公民姿态”就是要改变“代圣人立言”的传统写作教育模式,改变“价值绝对,主体缺席”的套路。“公民的底线在哪里,写作的底线就在哪里;公民的边界在哪里,表达的边界就在哪里。遵守法律、恪守道德、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写作与表达的是非标准。”“就公共事务表达”,就是要改变培养“酸文人”“笔杆子”“文曲星”的目标,改变“伪文学”“伪文化”“伪情感”“伪议论”的矫揉造作、晦涩玄虚的文风。“理性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逻辑能够对人的思维起到规范作用,让人的思维全面、深刻和理性,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正确,对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合理有效。”

“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作理性表达。”这是了不起的语文教育创新,甚至是了不起的教育创新。我相信,这一创新必将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真语文须明辨的几对关系 下一篇:把握小说解读的层次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