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5-16 02:04:07

PBL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骨干课程,是预防专业及临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立足人群研究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中起着重要作用。PBL方法的应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法;教育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29-02

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1-2]是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PBL教学法在流行病教学中的应用在创新流行病学教学模式、提升流行病学教学水平、加速流行病学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流行病的教学现状

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中,有些内容是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开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它的特点是成因的多样性、分布的差异性、传播的广泛性、危害的复杂性、治理的综合性等等。而预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面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现阶段要注重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此,我们尝试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PBL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霍德华教授最先提出的,该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二、PBL教学法的实施

1.研究目的:将PBL教学法逐步引入到流行病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选取某医科大学预防专业1、2小班学生为实验组,该专业3小班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授基础理论和概念,并强调细节和注意事项,课间答疑,总结讲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请学生讲解自我认知或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课下查阅文献,运用适当的方法客观评价病因学的研究证据,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3.提出问题:结合该门课程特点及实习内容,进行选题,搜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案例,并转化为检索问题,最终选择原因不明皮炎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调查步骤,将需要分析的问题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针对特定问题,借助给定的检索工具动手寻找答案。实验组的学生开始时要考虑怎样进行调查,怎样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地点着手,并且根据皮炎流行的三间分布特点,探索可能的病因,之后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步排除,当然,仅用逻辑排除法确定病原体,说服力不够,实验性的研究往往能提供最好的结果,这一点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明确。

4.分组讨论: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还能够将有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与巩固,然后集中交流各自的收获,可以知道各自检索结果的不足。教师在各组学生讨论完后,对每组的结果进行核查,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此过程中,要和学生强调一点:一个疾病的病因,往往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而发现、确认,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调查,确认桑毛虫皮炎病因的经验,也可在当前一些原因不明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流行病学研究中作为参考。

5.问卷调查:最后设计调查问卷,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思维能力及主动性学习能力等的影响。

通过学生评价分析结果(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PBL法教学比较满意,比较认同这种新型的教学法:第一,课堂形式与以往不同,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案件调查分析过程中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得到答案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兴趣逐渐增加。第二,学生在此过程中,由小组长带领完成,组员热烈讨论、相互协作和沟通,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并且通过对知识的总结、报告,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提高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了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流行病组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综合各基础学科甚至是人文地理知识,通过联系各学科扩展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生以后的终生学习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甚至利用许多资源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了文献检索的能力。但是,在调查今后是否愿意增加PBL教学时,学生仅有54.3%选择愿意,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学时间短、学习紧张压力大、没有充足时间去查阅资料、部分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在资料查找上过分依赖其他小组成员、不愿意参加课堂讨论等等。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等完全可以采用PBL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和其他学科一样,[4-6]在流行病学的案例的实习中采用PBL教学法利大于弊,该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锻炼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拓展,有助于教学相长。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该方法在部分教学内容中还难以推广,在设置问题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科学性;部分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对新方法不适应,整个过程比较茫然,积极能动性较差;学生反映学习时间和资源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的话,PBL教学方式很容易流产。[7]所以,为了推动PBL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责无旁贷,建议教师首先要从传统教学的改革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增加问题的引入,解放学生的思维,鼓励其进行自主性的科学探索,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主要为题目的设计者、实施的指导者、课后的总结和反思者,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将影响到其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流行病学课程开展PBL教学的内容不是很多,教师从PBL模式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也比较少,教学经验比较少,对把握讨论时间、进度,解决讨论的障碍矛盾等方面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PBL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基础生物化学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6,(2):35-36.

[2]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06.

[3]慕景强.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6):37-38.

[4]毛胜.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103-104.

[5]罗阳,周丹丹,罗颖.护理专业学生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的认知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62-64.

[6]郝吉庆.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安徽医药,2011,15(1):129-130.

[7]厉岩,马建辉,雷红英,等.综合性大学医科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4):59-61.

上一篇:让简政放权真正放到实处 下一篇: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