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吞咽障碍80例护理观察

时间:2022-05-16 08:54:25

【摘要】以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泾川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8岁。所有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均符合199...

脑梗死吞咽障碍80例护理观察

摘 要: 目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论: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减少误咽、窒息等意外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吞咽障碍;护理观察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造成误吸、呛咳甚至危及生命。早期给予心理护理、进食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具有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1]。而吞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可造成严重呛咳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咽部温度、触觉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调整食物性状及饮食方式促使患者能够安全、充分地摄取足够的营养及水分,减少误咽、窒息等意外的发生,近年来我科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并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护理得到了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泾川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8岁。所有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伴有病情持续恶化、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3) 重 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完全性失语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吞咽障碍诊断标准

临床上常用饮水试验诊断吞咽障碍,本研究中采用1982年日本洼田俊夫的饮水试验[3]评定吞咽障碍程度。操作方法:患者取半卧位,常速喝完37~40 ℃温开水30ml。判断结果: 1次喝完无呛咳为吞咽功能Ⅰ级;分2次以上喝完且无呛咳为吞咽功能Ⅱ级;1次喝完,但有呛咳为吞咽功能Ⅲ级;分2次喝完且呛咳为吞咽功能Ⅳ级;不能全部喝完,呛咳明显为吞咽功能Ⅴ级。

1.3 效果评定

显效: 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实验评定达到Ⅰ级或者Ⅱ级;有效: 吞咽障碍程度稍有改善,饮水试验评定由Ⅳ级、Ⅴ级达到Ⅲ级;无效: 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Ⅲ级以上。

2 结果

根据疗效评价标准: 其中显效30例,有效41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9.9%。

3 护理观察

3.1.心理评估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因多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加之治疗周期长、各种监护措施多而有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早期给予心理护理、进食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基层医院,脑梗死患者多为农村留守老人,常因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外出务工无人陪护、对疾病认知不够等原因而缺乏康复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以提升患者康复的信心,增加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3.2基础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伴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基础疾病,应定时监测心电、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液体量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腔痰液,防止口腔内感染加重吞咽障碍。温开水漱口,每天3~5次,患者宜取坐立位,身体稍前倾以防止误咽;口腔溃疡者以碘甘油涂抹患处,唇部干燥者涂抹石蜡油[4]。

3.3饮食指导,根据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性状食物,早期或吞咽障碍较重者可给予酱泥状食物,如酸奶、浓汤、蜂蜜、豆腐花等,待吞咽功能稍恢复后可逐渐改为软食或粘稠液体状食物,如米粥、麦糊、蔬菜泥等;等到吞咽功能恢复较好时可逐渐给予烂面、馒头、馄饨、煮鸡蛋等半固体食物。急性脑梗死患者进食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通常采用两种基本进食方法:肠内营养,可采用鼻胃管途径;肠外营养,可采用静脉途径。待患者意识清醒,可逐步试用经口进食,对于卧床患者取仰卧位,使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理人员站于患者健侧,减少食物从口中漏出,以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避免逆流引起误咽。对于能下床活动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宜将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扩大健侧咽部,便于食物进入,以防止误咽[5]。

3.4吞咽训练,用棉签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的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每天3次,每次5分钟。

3.5发音运动,早期可教患者发“呀”、“啊”、“我”等字,利用单音字进行训练,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每天3次,每次5~10分钟;后期可教患者读报纸上字体较大的简单语句,通过训练,逐渐恢复患者语言肌群力量与运动协调性。舌肌、咀嚼肌运动,教患者张口后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作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动作,以增加舌肌及咀嚼肌的力量及运动的协调性[7]。

4 讨论与体会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造成误吸、呛咳甚至危及生命。早期给予心理护理、进食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多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情绪抑郁、焦虑、悲观失望,严重影响治疗、护理的进行和疾病的转归。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是完成康复训练的基础和保证。正确的进食指导和吞咽训练是吞咽功能恢复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当耐心指导,使患者坚持正确的吞咽训练,提高康复效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脑梗死吞咽患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小的人群,心理护理、进食指导及吞咽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呛咳、误咽甚至窒息,而且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可避免过多的仪器治疗增加农村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2:158.

[2]李红珍,王志红,吴冰洁,等.脑卒中患者的摄食―吞咽障[J].中华物理学与康复杂志,2002,24( 5) : 279~281.

[3]大西幸子,孙启良,赵峻主编.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43.

[4]马本冬,高湘伟.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整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4) : 245-247.

[5]汤晓红.脑卒中病人院内健康教育.护理学杂志,2000,15( 2) :125-126.

[6]陈孟楚.后循环系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J] .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 2008, 11: 72- 74.

上一篇: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中... 下一篇: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