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10-14 08:29:05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目的: 通过重症监护病房的对比护理研究,探讨其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重症监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严格地、综合地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在院死亡率、康复出院率、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在院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症监护质量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出院率,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这对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重症监护;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的危险因子[1]。重症监护病房作为一个护理风险高发的区域,患者兼具病情严重、生命体征多变的特征,因此,加强其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寻找风险干预的有效策略,从而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重症监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3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2±3.26)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病种以及职业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患者进行严格地、综合地重症监护,具体监护措施如下:

(1)首先,对重症监护病房的责任护士进行严格地护理培训,熟练相关的护理操作以及必要的急救措施,严格执行监护病房的各项规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2]。同时,责任护士要明白护理风险的重要性以及严重度,对于患者多变的生命体征,护士要及时上报主治医生,避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而发生死亡。

(2)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进行人文关怀。首先,护士与病人的比例是1:4,也就是说,一个护士最多看护4名患者,如果超过4个,就会加重护士的工作量,从而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其次,护士工作要熟练,减少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时刻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护士要保持重症监护病房的清洁,同时要注意病房内的定期消毒,避免患者因感染而加重原先的病情。除此之外,必要的人文关怀是不能缺少的,护士要主动进行患者的心理辅导,用转移注意法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愉悦的心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患者在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又不至于担心过度。

(3)对患者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对于身处重症监护的患者,家属的担忧可想而知,责任护士在做好与患者沟通的同时,要注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人文关怀的内容具体包括: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在饮食方面注意清淡而不失营养,在家庭关怀方面多给予患者鼓励等。

(4)护士要与主治医生协调配合。主治医生在开展紧急抢救工作时,责任护士能够准确执行医生的操作,与其协调配合,培养医护之间的默契度,使抢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在最短时间里挽救患者的生命。

1.3 评价指标

以患者的在院死亡率、康复出院率、护理风险发生率[3]、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组间比较行t 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院死亡率和康复出院率的比较分析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在院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P值均 < 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在院死亡率和出院康复率比较 (n,%)

2.2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由于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患者病情不稳定甚至加重的例数为4例,其护理风险发生率为8.16%;对照组由于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患者病情不稳定甚至加重的例数为7例,其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4.29%,因此,实验组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81.63%,且无不满意者,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9.18%,由此看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 < 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比较 (n,%)

3、 讨论

3.1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重症监护病房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 护士的护理技能与专业素养

护理技能主要反映护士的工作熟练度,专业素养则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护理技能使护士能够与主治医生协调配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专业素养使护士对该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质量大大提高。反之,护士如果缺乏护理技能与专业素养,其工作积极性自然下降,容易造成护理风险多发。

(二)重症监护病房的清洁度

重症监护病房的清洁度与患者的身体感染与康复速度密切相关[4]。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患者免疫力不高,最易受细菌、病毒侵染,导致呼吸道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从而加重病情。良好的病房环境使患者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静心养病,让身体慢慢恢复。

(三)患者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能够使人乐观,消极情绪容易让人悲观,之所以把患者的情绪与心理状态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是因为患者的心态影响自身的身体恢复,良好的心态促使身体康复速度加快,反之,容易使患者的病情恶化。

(四) 医护工作者的协调配合

主治医生负责救治工作,护理人员负责日常护理,两者亦会合作共同抢救患者。医护工作者的默契配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使医生在最短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如果两者不能协调配合,重症监护病房的抢救工作将不能顺利开展,反而会延误时间。

3.2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干预策略

鉴于当前存在的护理风险,相应的干预策略应该从护士、患者、病房环境及医护之间的配合度四个方面着手: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提升护士的自身能力及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其工作的热情;主动开展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使其身体尽快康复,同时要做好家属的辅导工作,使医患关系和谐;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管理,为病人提供清洁的休息环境;最后就是要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使病房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只有认真执行风险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进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为病人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病房环境。

参考文献:

[1] 石飞, 潘慧,等.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0.12(3):175-176

[2] 仲爱华.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79-80

[3] 杨水仙.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6):139-140

[4] 李雪莲,翟喜灵,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211-212

[5] 罗跃全,王庆梅,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49):442-444

上一篇:脑梗死吞咽障碍80例护理观察 下一篇: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