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2-05-15 08:07:15

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应用与实践

美术治疗是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充分挖掘美术的辅导和治疗功能,使儿童释放情绪、增强自信、治愈心理创伤,实现身体和心灵和谐统一的目的。美术治疗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美术创作即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美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在治疗。因为当一个人专注于创作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变化,肌肉逐渐放松,情绪得以缓解,身、心、灵亦同时得到了统整,在这样的过程中,美术创作达到了治疗心理创伤的目的。

一、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应用

把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通过美术作品从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再经由研究者诠释与探讨,才会有治疗的效果。把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结合交谈和疏导,灾区学生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和情感,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这种观点认为创作是治疗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心理重建应在心理免疫力恢复和现实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的条件下进行。将儿童从治疗层面看,绘画能使人投射内在潜意识、感受心境,图画的象征性帮助当事者将感受到却又无法用言语说出的情感表达出来。在绘画中,受伤的心灵述说着自己的故事,通过感应减轻痛苦,当受伤者用想象的头脑开始和图画说话时,图画变成了另一个“他者”,寻获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失落的片段,并重新经历它,把包含其中的肉体痛苦或情感丧失事件中的感情全部宣泄出来。在美术治疗中,教师是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最适于疗伤的环境,多半时候也是把自己化成这安全环境中的一环,悄悄地参与其中,并分享孩子心灵的创伤和情感的宣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教师可能具有多重身份:美术老师、心理治疗师、榜样、助手。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以接纳与陪伴抚慰受伤的心灵,为治疗中神奇的、令人敬畏的康复能力做见证。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儿童创作积极向上的或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主题。如常常让儿童画自己与某个家庭成员(由儿童自愿选择)在一起的图画,而不会让儿童画整个家庭或全部家庭成员活动的场景,这样可以减轻画全体家庭成员所带来的压力。儿童的家庭成员画富有大量信息,而且由于儿童有权决定画谁和不画谁,画家庭画这一要求就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了。家庭成员画可以使儿童选择出他认为最重要的人,使儿童和心理医生都明确家庭支持的来源。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人分离时,家庭画也是儿童抒发担忧与失落之情的渠道。

二、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实践

在进行美术活动时,绘画材料的摆放要安全,不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不要妨碍当事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不管是奇异的或写实的、退步的或进步的、消极的或积极的艺术表达,都需被接纳。保护孩子面对任何来自外在或心理上的危险,在活动进行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希望与孩子做深层的沟通时,必须先有安全感的建立做基础,诠释很重要,但并非每个治疗或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过程。美术治疗无论治疗的对象是谁,这种诠释都必须相当慎重。过度的解释只会增加学生对于治疗的抗拒,过度的赞美与追问,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威胁而退缩,甚至放弃。 我们可以采用非语言图形镜像方式,即当孩子在没有人指导下自觉地进行绘画时,治疗师不仅不干预孩子画画,还紧随着孩子后面,“模仿”他(她)的绘画作品,以此来让孩子感到并不是一个人孤单地在画画。钱初熹教授认为:由于美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审美经验,而是治愈心理疾病,解放身体痛苦。因此与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

实践过程中的美术治疗的方法应是丰富多样的,应充分发挥美术的辅导和治疗功能。(1)曲线游戏的方式。所谓曲线游戏的方式,即使用各种曲线和色彩创作意想不到的各种图像。当在一张大纸上玩游戏时,孩子可以画各种曲线,并利用各种曲线进行连接,产生一幅图画。也可以用纸先折成八部分,由孩子和治疗师轮流在每个部分中画曲线,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成图画。(2)直接涂鸦的方式。所谓直接涂鸦的方式,即让孩子用笔在纸上随意地涂抹。涂鸦时留下的随意性线条,记录了孩子绘画时的韵律感,是美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式。孩子在涂鸦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画中的图像有的像鸟在飞翔,有的像鱼在水里游,也有的像滚石等;也有的会觉得画中表现了声音、情感等。孩子慢慢地在涂鸦中发展了他的绘画能力。(3)除了倾听孩子的描述之外,更要用心观察孩子的画,体会画中有哪些部分是特别强调、夸张的,又有哪些部分是刻意削弱的。孩子在画中的构图、笔触、用色、内容等无不透露着内在的信息。教师应做到鼓励孩子去创作与描述以达到美术治疗的效果。

在美术治疗中的儿童画不仅可以反映儿童独特的人格特征,而且还可反映出儿童对他人以及他人对儿童影响的独特认识。我们要牢记,绘画并不是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父母、其他对儿童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社区、社会都与儿童的绘画内容密切相关。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内容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随处可见。从这种意义上讲,儿童绘画是对处于社会环境中的自我的一种独特描绘。绘画一方面反映了儿童的这种独特人格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对其他人以及各种关系(与家庭、学校、校区、社会等的关系)的观察、判断和认识。

三、美术治疗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探明了美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之间的交融点,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学校美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校内外美术教育中精心设计并积极开展融美术学习与心理治疗为一体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主张,从而突破以往美术教师不该跨越自己的教学专业,担任艺术治疗师角色的观点。这对发展美术教育学理论和健康心理学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治疗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在美术治疗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任务也不一样。并非每个孩子在一开始都会愿意动手创作,可能他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或许他在经验上排斥这种方式。但是,不管孩子拒绝的理由是什么,我们都要先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

在绘画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治疗者、辅导者,而且还扮演参与者与分享者的角色。他们的这些角色通常会适时地变换并相互重叠。教师要想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首先应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用心灵去感化学生。从对孩子的爱和美术创作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和希望得到什么,这样,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其次,施以美术,结合疏导。帮助学生宣泄情绪中的不快和因紧张造成的压抑。给学生以心神领会与支持性的态度,来了解孩子透过艺术活动的任何创作和挣扎,适时沟通更能加强其表达上的发展。

四、美术治疗在灾后心理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灾后的心理重建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一项研究。心理重建的实质是紧急心理干预的深入,是失去平衡的心理重新回归到现实状态的过程,它标志着原有心理功能的基本或完全恢复。一般而言,心理重建是在心理免疫力恢复和现实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美术治疗是通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通过艺术的力量使儿童重获健康心灵。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上一篇:消费者洞察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体现 下一篇:从城市景观规划的角度探讨户外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