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时间:2022-05-15 04:58:16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1对经济责任审计特点的分析

1.1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性较强。

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所应面对的对象是各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规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是对各个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执行以及政策监督等能力和各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与资金流动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审计与评价。这一内容的制定,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性较强。

1.2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受委托性。

经济责任审计与被动的审计活动相比较而言,最特别的一点是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审计行为是要得到国家干部管理机构的委托和授权才能够实施运行的,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受委托性的特点。

1.3经济责任审计的跨时期限长。

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并不是固定且简短的。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期间,其通常贯穿在领导干部的整个工作任职期间的始终,大约为3~5年,甚至更长。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期限的增长也使得审计工作的难度及风险性相应的提高。

1.4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性很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性除了由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跨度长以外,经济责任审计还要面对各个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和个人收支状况等,这些工作必须要拥有真凭实据作为依据,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支持。若对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随意的假设、估计或凭空判断,那么审计工作人员将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及范围

2.1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2.1.1审查事业单位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认是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第一,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要做到把资产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放在审计工作的优先位置。具体来说,首先,在审计过程中,要将被审计的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做到全面彻底的盘点查清,并核实它的真实价值。其次,要重点将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完整落实到位,并查清有无流失的情况以及损失浪费的情况。最后,要查清流动资产的表面数值与实际数值是否真实相符,并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在发展中有无潜亏因素或领导干部隐瞒企业资产的现象。第二,要做好对投入资本的保值及增值情况的审查工作。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规定,法定的资本金额是不能够随意地抽取使用的,它的数额是应该相当稳定的。若事业单位发生亏损时,企业将不存在盈余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这时就会导致亏损的数额冲抵资本金额从而不能做到保值。若事业单位的情况是严重亏损,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这时只能宣告破产。因此,对加强投入资本的保值及增值情况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2.1.2审核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确认任期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一,在经济责任审计时,要重点抓好对经营成果真实性的审计。审核时,要做好对事业单位资产、负债以及资产所有者的权益、收入、成本、利润及生产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确认工作,要调整好数据差异,以保证经营成果真实可靠。除此之外,要做好对数据的突出比较分析,并作出详细说明,这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第二,要做好对经济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核实工作。具体而言,可通过对上级领导干部所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进行核实验证,并对完成经济责任指标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鉴定。即对所审查的事业单位是否完成了上级所下达的经济指标,事业单位的发展、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是否已达到了计划的要求,在事业单位的人才开发、员工福利等方面是否又做到了下达的计划任务的要求等每一项做好审查、验证、分析、评价四部曲。2.1.3测试事业单位内控有效性,评价责任人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运营中,领导人的素质及能力通常决定着事业单位的兴衰成败。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重点考核负责领导人的决策能力与管理水平,从而审查到领导人是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且根据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另外,审查领导人是否建立了自我约束机制以及自我激励机制,是否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在重大投资以及对外合作上能否做出科学的分析、正确的决策,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2.1.4核实遵纪守法情况,确认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在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认真遵守好国家的财经法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做好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是否遵守着国家的法规制度的检查工作。并在审计时对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合同、决策等进行审核,以确保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是否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同时,要做好对企业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的确认工作,以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无误。若在这些信息中出现了虚假、隐瞒的情况,将会导致国家的财务信息以及社会经济的监控、管理出现混乱。

2.2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的审计监督活动不相同,它是通过审计被审计单位中,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真实、可靠以及合法做出评价的同时,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从上可知,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这一范围的制定是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机构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进行审计,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3提高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措施

3.1加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若要有效地加强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就需要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利。在审计中,审计机构应当只接受事业单位管理层的指挥,同时,管理层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以保证审计机构不会受到除管理层之外的人员工作的干扰,防止其影响到事业单位经济审计工作的效率,进而保证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加强。除此之外,在审计机构的工作中,要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所做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从而使得事业单位中的各部门配合审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3.2明确好审计范围与审计目标

在事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时,这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事业单位自身实际财务情况来展开,这是对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发展的经济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要具有前瞻性,要明确好自身的审计范围与审计目标,要做好市场以及经济建设项目的预测判断工作,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3.3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壮大,单位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并且招收专业的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人员。同时,在审计人员的工作中,要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不断促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做到更好地完成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4结语

总之,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特点以及内容与范围的了解,能使得审计机构更加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评价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从而充分地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不断强化审计监督的重要职能,进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登英单位: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

上一篇:执法力度影响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一篇:民爆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