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见闻琐记

时间:2022-05-15 12:49:08

朋友刚从日本回来,谈起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令人眼界大开。虽然与我们只是一水之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总让人生出种种思考,还有许多值得细细回味的东西。

网吧难民

日本各大报纸上经常出现有关网吧难民问题的报道。网吧难民指的是一部分靠打零工为生的年轻人,因为没钱租房,晚上便只好在网吧过夜。和流浪人员相比,他们虽不至于露宿街头,但这种贫困层的日益低龄化问题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社会言论多将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日本企业用工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处于残酷价格竞争中的企业,为了削减人工费剥夺了很多年轻人成为正式公司职员的机会。成为网吧难民,固然有社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各种报道过于将责任转嫁到社会,而少有追究其个人的原因。

日本有很多留学生,他们既要维系生活开销,还要缴纳学费。论语言,很多人是到日本才开始学习日语的;论时间,留学生既要学习,还要打工;论年龄,30多岁的留学生不在少数,很多人甚至还有家庭有小孩。在找工作的难度上,留学生也要远远大于日本的年轻人。但即使这样,也很少听说留学生中出现过网吧难民。事实上在日本靠打工维系自己的生活,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是在于个人的努力。

戴耳环的流浪猫

流浪猫在日本是一道风景,在公园里、住宅区、停车场……到处可见无家可归的流浪猫。近年,流浪猫数量增加,随处可见的粪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有时流浪猫还会把垃圾站弄得一塌糊涂。

朋友住的公寓的停车场,经常有流浪猫在汽车的发动机罩上晒太阳、睡午觉,有时还会在发动机罩上留下一行猫脚印。朋友很喜欢猫,有时也会和流浪猫玩一会。有一天他竟发现经常睡在他车上的流浪猫的耳朵上多了一只耳环,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他在邻近的公园里又遇上了戴耳环的那只猫,而且不是一只,竟然有5只戴着同样耳环的流浪猫。回来一打听才知道,为了控制流浪猫的繁殖,爱护动物组织的志愿者们倡议动物爱护者、附近居民捐款,为这些流浪猫做绝育手术,耳环是做过绝育手术的识别记号。志愿者们不但给这些流浪猫带来食物,还会为它们寻找收养人,照顾这些流浪猫的一生。

做过绝育手术的流浪猫,性情变得温和,而且容易发胖,胖猫憨态可掬,大大方方,很是可爱。日本的爱护动物法规定:人们要爱护动物,借以陶冶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操,不得随意遗弃宠物,否则将追究责任。

不可不去的旧书屋

提起旧书店,总让人联想到黑暗又破旧的环境,卖书的、看书的多为老学究,而且最重要的是想要淘到一本好书比登天还难,除非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否则没有必要光顾旧书店。但是日本的旧书店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闲暇时候应该去的好地方。

日本人爱看书,由于收藏空间有限,很多人并不藏书,而是定期将看过的书处理掉,同时购入新书。日本人又特别注意保护书,即使看过的书,很多仿佛新书一般。这两个因素间接地促成了旧书店的孕育和发展。

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旧书店聚集地的东京千代田区的神田旧书街,其源来久远,当年鲁迅、周作人、丰子恺留日期间即在此流连忘返。神田旧书街汇聚了150多家旧书店,由于周围大专院校云集,所以藏书多以学术类为主,并且每家书店各有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田旧书街也开设有检索网页,从网上即可搜索到你需要的书籍。

相比神田旧书街,BOOK OFF公司除了有便利的网上旧书贩卖以外,已在全国拥有1020家连锁旧书店,多设在车站周围,交通十分便利。书店不仅拥有大量的书籍,更是用优良的服务打动着无数爱书的人,加上能用极其便宜的价钱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好书,又何乐而不为呢。

从小处看环保

日本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相关的法律很健全。几乎每个自治会、小区都明确规定居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必须分类,丢弃诸如家电、家具等大体积垃圾时不但要事先联系还必须缴纳一定的处理费用。不仅如此,日本人自身的环保意识也非常强,朋友的专业是化学,在日本的大学研究生院做博士论文时,每天实验结束后通过下水道处理废液时,必须将废液中和后才能排出。而清洗器具的洗涤剂则必须稀释3倍后才能使用。刚开始时朋友以为是为了节约,仔细一问,回答是“洗涤剂稀释3倍后,去污能力没有太大的下降,而对环境的负担却可减轻3倍”。这个回答是否正确姑且不论,日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可见一斑。

除了环保意识之外,日本人对资源的再利用也很重视。纸制品、铝制品、塑料制品中,再利用的废弃原料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朋友曾经待过的大学研究室里,打印纸分两类,一类打印纸的原料100%是废纸,另一类打印纸原料70%是木材,30%是废纸,光洁度和白度比第一类略好。打印一般的内部报告等材料时只能用100%废纸原料的打印纸,只有在需要向外部提交文件时才能使用光洁度和白度更好的打印纸。从人工费、能耗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废弃物的加工、循环利用以获得原料也许不如直接进口生产原料更经济,但从环保的角度来说还是很有益的。

友善而认真的警察

朋友和日本警察有过几次接触,其中两次记忆较为深刻,从中既感到了日本警察有人情味的一面,也感到了其近乎刻板的一面。

第一次和日本警察打交道是朋友刚到日本不久。一次在参加完一个宴会后已是深夜,朋友在回家的电车上居然睡着了。等到醒来时发现早已过了要下的站,只好在就近的一个小站下了车。当时已经没有回去的电车了,所以只能打的。可能因为是小站再加上深夜的缘故,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一辆的士。正在发愁之际,看到不远处有一警察派出所,于是便去寻求警察的帮助,警察听完了朋友的述说并检查了证件,在向上司请示过后决定用警车送朋友回去。在大约30分钟的车程中,那个戴眼镜的警察还不停地和朋友说话,介绍日本的一些情况,当时由于朋友的日语还不是很好,只听懂了一个大概,但日本警察诚挚待人的态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大约一年后的一天,朋友借了研究室助教的自行车去银行办事,途中被一警察拦下询问所骑自行车的来历,在朋友如实地陈述之后,他又通过自行车上的防范登录号码确认此车的确没有被偷盗。朋友以为自己可以走了,可是警察却说还需要和车主确认后才行,偏偏当时助教不在研究室,在连续打了三个电话仍然没有联系到助教后,警察于是直接打电话到助教的家向他太太确认,才总算放行。日本警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确令人敬佩,但过于刻板的话也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搬家不简单

在日本,搬家可是个大工程。搬离旧家时,都要进行所谓“查定”,也就是检查。看看房屋内的设施有无破损,是否将房屋收拾干净等。根据这些居住情况,决定修缮费用。通常,修缮费用都从最初居住时缴纳的“保证费”(相当于2-3个月的房租)中扣除。

朋友至今还记得那一次难忘的搬家。负责查定的是一位60岁左右的先生,他首先查看了和室“榻榻米”的使用状况,然后对各个房间进行了仔细地检查。对于还需进一步打扫的地方,一一作了说明,如果自己没空打扫,也可请人打扫,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在检查结束之后,这位先生对所需费用进行了计算,并向朋友逐一进行了说明。朋友发现,这次查定还是比较公平的,没有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情况,与朋友上次搬家时的查定截然不同。上次住的是“民营房”,查定时找出各种理由收费,而且费用极高,预先支付的“保证费”几乎全成了“修缮费”。这大概是“民营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典型实例吧。

倔强的日本人

朋友刚刚在日本就职后,被安排到公司化工过程设计组进行研修,设计组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都非常努力以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给别人带来麻烦。

当时设计组担当一个工艺过程的放大实验,样品很重,基本上是以100公斤为单位,很多都需要靠人工搬运。一次,朋友看到一位50多岁的同事Y提着一大桶样品去蒸馏塔的进料口,样子非常吃力,看起来也很危险。于是朋友就放下手中的活打算帮他一起搬运样品,没想到的是他不但阻止了朋友而且还大声说:“我的事情不要你管,做你自己的工作去。”听了这话朋友心情非常差。没多久朋友就结束了研修调到了公司的研究所里,大约半年后,Y因为工伤住进了医院,原因是在搬运样品时不慎打翻,灼伤了腿部。听到这个消息后朋友虽然没有感到太吃惊,但还是觉得如果有人帮助他一下的话,也许事故可以避免。

直到现在朋友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他会拒绝帮助,很早就听说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服输以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也许他认为接受朋友的帮助会使他感到难堪或者给朋友添麻烦。这种想法固然很重要,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但是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许会招致失败。

上一篇:卜广齐:超越客户预期 下一篇:谈老色变的美国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