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忧思录

时间:2022-05-14 05:52:49

独立学院忧思录

上海财经大学与浙江大昌从“恋爱”到“联姻”,并走到“离婚”的过程,俨然国内独立学院办学诸种乱象的样本。

无独有偶,与浙江学院同病相怜的浙江另一民办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则抓住了救命稻草。2010年5月28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告同意该校出卖一块60亩的土地,以偿还其高达8.2851亿的债务。

两所地处富裕省份的问题学院,一个遭遇撤资,一个被官方特许卖地自救,合作方则是上海财经大学和浙江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在高校疯狂扩张和盲目投资的大环境下,一旦负债过高、资金紧张,这些院校将如何度过危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这些独立学院中就读的孩子们又将该怎么度过他们人生中的危机?

频频倒闭

上海交大教育评论家、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炳奇告诉记者,名校与企业联姻办独立学院的模式源于1998年的中国普通高校扩招。这种民营企业与知名大学的联姻模式,在发展之初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特别是政府的财政困难,同时充分发挥了高校尤其是名校的优质资源,在专业设置上更贴近市场需求,所以发展势头迅猛。虽然比民办高校整整晚生了近10年,但目前全国已有320多所独立学院,已经超出了民办高校总数,在校生也已达200多万,承担着3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任务。

但独立学院在发展迅猛的同时,亦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产权不清晰、管理无序,以及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对于独立学院,大家的兴奋点似乎都是关注生存、发展的问题,并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特别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上。”熊炳奇说。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接受采访时坦承“独立学院倒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其实了解独立学院内情的人士早就知道,上财浙院的倒闭风波并非孤例,今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因投资方张耀琪对学院资金投入及管理不善,学院各方面要求达不到国家三本学院标准,学校决定于2010年缓招一年,要求长安学院对办学条件进行整改,也引发一场风波。

早在2003年,因校园建设和教学设施未达到要求,湖北警官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咸宁学院文理学院3所独立学院被亮“红灯”,招生被停止。

巨额欠债

上财浙院曾经的合作伙伴大昌公司一位小股东称上财浙院的倒闭与大昌资金链紧张不无关系。

据其介绍,大昌集团的前身是大昌汽车有限公司,后变更为大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也从当初的1000万元扩充为6000万元。就在此次变更过程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锦标的持股份额上升至60.5%,其他的汽车维修中心职工的股份变为39.5%。由此这位小股东认为,陈锦标在工商登记中存在虚假验资的行为,并举报大昌公司虚假注册,侵吞普通职工股份,“明明是6000万,非要称1亿元,这不是虚假验资是什么?”

打开大昌公司网页,记者发现上面有“大昌集团是金华地区最大的汽车销售商,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6亿元,现有16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7家分支机构及3家外资企业”的说明。

2008年11月,浙江省工商部门曾就此责成大昌集团进行整改,给普通股东完善股份登记手续。“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至今未见大昌公司重新登记股份。”这名小股东说。

记者从上财浙院2009年招生简章得知,学院安排在本科第二批录取招生,每年学费16000元,按目前1600名在校学生计算,学费总收入仅为2560万元。显然,以大昌集团1亿元的注册资本、6亿元的总资产,要运作10亿元总投资的学院建设,而招生收入又仅仅为数千万元,其捉襟见肘的困境,不言而喻。

据当地媒体报道,2006年7月24日,金华市政府在第28次常务会议上确定了上财浙院落户金华一事,并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项目将实行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主体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2008年2月27日,该学院未经教育部批准先行动工,完成一期投资5.2亿元,实际教育用地1210.17亩,预计在2009年9月正式启用新校区。

记者在金华市南三环上财浙院新校址看到,这处占地千亩的新校址虽然声称要“比预期推迟一年”,在今年9月让师生搬来,但现场除一栋信息楼建好外,其他楼房还均处在建地基阶段,“之所以不能按期完工,主要是大昌方面资金紧张,好多工程都是承包商垫的资。”这名小股东称。

无独有偶,今年5月28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一份公告中称,“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加强省属高校债务管理的通知》的精神,杭州市政府拟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通过公开出让方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减轻债务负担”。

记者随后来到公告中的城市学院,一名正在学院西北角种菜的教师告诉记者,这一片60亩荒草地即将被“插草变卖”。这名教师意味深长地称,学校建设时就没打算用这块地,原来还打算建几个篮球场,领导说“建了也是白花钱,早晚得卖”,所以他们就一直在这儿种菜。这名教师与邻近吴山村的村民们已经在此耕作近10年。

据了解,浙大城市学院组建于1999年,是在浙江电信实业集团下属原“邮电管理学院”基础上建成,目前总资产21亿元,固定资产15.3亿元,但负债已高达8.2851亿元。

纠结的文凭

“独立学院从红红火火到负债累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就是教育部‘26号令’。”熊炳奇在谈及上财浙院倒闭风波时一语中的。在独立学院创办之初,虽然是“山寨版”名校,但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领到本部的学士学位证书,这对于学生就业无疑是一次成为“正牌”的镀金,所以好多学生其实是冲着这纸文凭去的独立学院,想要“以三本的成绩获一本的证书”,而独立学院也从未因生源而发过愁。

不过好景不长,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又称“26号令”),对文凭作出明确规范,独立学院发出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均须注明为独立学院。在上财浙院停办风波之时,家长们提出一个核心要求就是发上海财经大学本部的文凭,但被上财方面以“26号令”为由明确拒绝。

家长们聘请的律师想以“欺诈”告上财浙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文凭。根据《普通本科高校的设置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称为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而上财浙院却只有1620名学生(含06、07两届学生)。即使继续办学,再过几年也很难达到在校生5000人。“所以孩子们在此上学基本上铁定无法拿到学士学位证书,那不等于在这儿白上了?”一位学生家长愤愤地告诉记者。

2006级和2007级的学生还为此进行过一番抗争。一位学生告诉记者,2008年,他们因为学籍、文凭问题,多次向院方问及,但校方回答很模糊,他们又联合300名学生向上海财经大学发出联名信,也一直没有回音,无奈之下,又投书浙江省教育厅,但至今仍无下文。

除了文凭的纠结,令家长及学生们更为不满的,还有学校的师资力量。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就是依托母体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除了学校名称、知识产权以外,很重要的就是管理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当然包括师资队伍在内。小范的母亲是杭州一所高中的教师,她对上财浙院的教学质量颇有微词。当年小范的分数已经达到三本线,也有别的选择,但冲着上海财大的牌子,最终选择了上财浙院。没想到报名时到学校一看就大失所望。校园步行走下来不到10分钟,还没有她们高中大。孩子在校期间多次说,与招生承诺差距很大,并非所有的专业课均由上海财大本部教师教授,他的4门专业课中,真正从上海财大来的老师只有一门课。有些课程甚至是上海财大的老师讲,学院的老师在后面听,下期就由学院老师教,有些老师甚至照本宣科。

据记者调查,学院的常任教师有40多人,均在浙江学院成立后招聘而来,英语课程由同在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英语老师担任,只有部分专业课由上海财大本部派来的老师教授。

调整骨牌

当上财浙院经历倒闭风波时,正值6月我国“第一考”的高考,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统一考试落下帷幕之际。教育部信息显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957万人,比去年减少约65万。由于计划增加,报名人数减少,预计今年高考平均录取率将增加近7%,达到70%。

“高考考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且未来几年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下滑。”熊炳奇说。他提供了一组数据,2008年,中国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达到峰值1060万人,随后连续两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为1020万、957万,“这就意味着,仅仅3年时间,报考人数总量就减少了103万,少了将近一成的考生,这对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而言,带来了诸多隐患。”熊炳奇称。

确实,当众多考生为能更容易进入大学而欢呼之际,各高校的招生人员却忧心忡忡,与上财浙院同病相怜的各独立学院更显焦躁。

“是机遇,更是挑战。”熊炳奇在谈到独立学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时称,“未来一段时间,独立学院将很有可能迎来倒闭风潮,这些学院须未雨绸缪进行改革。”

他认为,独立学院首先应该“剥去光环”,不再依赖母体学校,而是要切切实实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其次在开设专业上,要走特色之路,避免“千校一面”,什么专业都有,又什么都不精的尴尬局面。培养的学生将来到市场上有竞争力了,这个学院的知名度也就会渐渐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求学。只有这样,独立学院才能“浴火重生”。

当然,由于现今教育制度的不公平,这些独立院校只能在三本线招生。因生源素质所限,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赶上公办高校。再者国家政策至今没有对这些独立学院做任何财政拨款,只让这些学院为社会培养人才,却让其自己找米下锅,这就难免使得这些学院陷入欠债怪圈,并不断提高学生学费以求生存。据了解,国外一些类似的独立学院是可以同样享受国家补贴的。

另外,熊炳奇也告诫考生,要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规划,切勿抱着“随便找一个本科上”的目的而报考独立学院。若想将来到社会上容易就业,不妨选择一些专科学校甚至是技校。“总之,不能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而上大学”。

上一篇:短命学院“改嫁”风波 下一篇:柴泽民:让美国人走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