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学院“改嫁”风波

时间:2022-07-02 01:30:26

【前言】短命学院“改嫁”风波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一天是2010年的6月26日,周六,位于金华市区的上财浙院并未如外界所传的“转入平静”。同学们称,这辆警车几乎天天来,自6月4日至今,从未间断。与此同时,学校还新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大探照灯,一到夜间,亮如白昼。 但这一切,显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记者多天在学校采访获...

短命学院“改嫁”风波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位于浙江金华的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以下简称上财浙院)千余名师生正在经历这样一场人生尴尬。

从合作到分手,上海财经大学(简称财大)与投资方浙江大昌公司(简称大昌)自招生至今,甚至没有走完四年本科的一个轮回。

在政府部门的强力干涉下,学院将合作方改为金华国有企业,继续留在金华。但上财浙院的“死而复生”却并不是众多家长及学生理想中的圆满结局。

“拉郎配”

风雨中,一辆无牌照警车停在上财浙院门口。车内几名身着警服的警员百无聊赖地闲聊着,车身上“110出警巡逻车”几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成群出入校园的学生,对这辆停在门口的警车熟视无睹,好像它本该就是学校门口一道风景似的。

这一天是2010年的6月26日,周六,位于金华市区的上财浙院并未如外界所传的“转入平静”。同学们称,这辆警车几乎天天来,自6月4日至今,从未间断。与此同时,学校还新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大探照灯,一到夜间,亮如白昼。

但这一切,显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记者多天在学校采访获悉,虽临近期末考试,但学生们早已无心备考,老师们更无心上课,整个学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当晚,一名姓范的2008级男生写好了一封遗书:“我想把我自己永远定格在22岁,FOREVER YOUNG”。

一名正在看世界杯足球赛的辅导员被已经上传到网上的遗书吓得不轻,他径直跑到该生宿舍,搂住泪流满面的男生促膝谈心。但他们谈了不到20分钟,辅导员的电话响了,远在上海的校领导通知他赶紧到女生宿舍楼去,那里有6名女生有过激行为,需要安抚……

学生们的一举一动,牵挂着来自四面八方家长的心。20天前,他们曾聚集在学校周围,派出代表,向学校及当地政府讨要说法。如今,他们通过QQ群又聚集在一起,并聘请好了律师,准备诉诸法律。律师为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学院涉嫌欺诈,因为招生时承诺的毕业发学位证书这一项已无法实现,另外承诺的主科由财大老师任教也没兑现。

这位愿意替他们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名叫郑春天,如今,他手上有一份数百名学生签名的委托书。记者在委托书中看到,6月1日这天,学生们在《浙江日报》刊登的2010年浙江省高校招生简章上竟然找不到他们就学的上财浙院的名字。询问学校老师及领导,被告知“学院不招生,停办了”。

学生们先是被告知要搬到上海财大去上学,后学校又宣布金华国有企业接盘大昌继续在金华办学。

“婚变”

留下遗书的08级学生小范听从了辅导员的劝说,放弃轻生念头,要好好读书。但想到学院的“婚变”,仍不能平静。

因为是学生会干部,小范5月中旬就得知了学院要停办的消息,而此时,离小范入学也仅仅两年时间。两年前,浙江学院作为上海财大的独立学院刚获得教育部的办学批准,没想到两年不到,小范将要失去母校。

为不影响当时的社团工作,小范没敢把“学院停办”的消息扩散开来。直到6月1日,有同学在《浙江日报》上发现了这一秘密。

6月3日,“学院停办”的消息通过“人人网”迅速传播开来,学生们在得不到学院领导正面答复的情况下,情绪一度失控。

当夜11时许,本该熄灯的学生宿舍楼灯火通明,自发聚集在阳台上的学生们敲响了脸盆,齐声唱起了国歌。稍许,有情绪失控的男生开始燃放鞭炮、摔碎暖瓶,继而砸毁路灯,女生则点起孔明灯抛向空中……

20多分钟后,学院副院长王德发赶来,他先是拿着话筒向学生喊话,让他们“保持安静”,但未能奏效。随后,他让老师通知学生一律到教学楼集合。

6月4日凌晨,王德发在教学楼内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宣布:学院停办,在校学生将迁住上海财大本部完成学业。

得知这一消息,上财浙院的学生们反而喜形于色,他们没想到学院的这一次“婚变”却可以让他们实现到上财本部求学的愿望,“用同样的图书室,发同样的出入证,在同样的教室内上课,参加同样的社团,那不等于镀了一层金吗?”小范说。

“闪婚”

据知情人士透露,合作双方走到今天这一步,与当初的“闪电婚烟”有关。“婚姻基础不牢,难免会走到离婚这一步”。

浙江大昌与上海财大相识始于2006年。此前,大昌只是一家维修、销售汽车的商家。该企业一位副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大昌是金华地区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在上世纪90年代末即开始投资办校,当时就是在现在分院的位置办了一所职业中专,主要是为公司培养汽修工和机电工。后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开始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成为他们的一所二级学院,但专业并未有太大变化。

2006年,因浙师大不愿再与大昌合作,双方选择分手。由于已有的校园资产及办学经验,大昌打算继续兴办一所职高院校,但浙江省教育厅一位官员则建议他们到外省引入优质本科,他还给大昌提供了一个“上海财大有兴办独立学院意向”的信息。

此事得到了金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因周边几个地区均有本科院校,而经济并不落后的金华则只有一所省属的浙江师范大学。为表示支持力度,金华市政府承诺在南环路黄金地段低价出让千亩教育用地,用作新校区建设。这样的大手笔在独立学院中实属罕见,它甚至超过了母体院校上海财大当时的占地面积近一倍。

当年2月,双方经过多次接触洽谈,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后,开始进入“恋爱期”。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的合作模式是,由大昌负责投资,这其中包括办学资金及学院新校区建设资金,财大则需输出自己的品牌,负责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学院每年将总收入的20%作为管理费上缴财大,院长由上海财大派出的郭羽诞担任,浙江大昌派出公司副总郑新宪担任副院长,双方约定合作办学30年。

金华市副市长林一心6月11日在接访家长时介绍说,双方达成合办意见后,只是签订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协议,并未有正式的合同。这也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了祸根。

“热恋”之中的合作双方都还按部就班地往前推进着这桩看似美满的姻缘。因为没能领到教育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双方在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选择了“同居”,当年便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合作班的形式招生。

2006级学生小娜告诉记者,当年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自己填报的3个志愿均未获录取,在补报志愿时,看到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筹)合办合作班的招生通知,招生的专业又是较为热门的国际贸易和财务管理等专业,她就填报该校并被录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校2006级和2007级中,像小娜那样以合作班的形式招收的学生共计500多名。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后,学院去掉了头上合作班和“筹”字的帽子。这一年,出于对上海财大这所近百年老校的向往,小范等800名学生也填报了该校,并被录取。

出乎意料的是,2009年,学院招生人数却意外地萎缩至187名。这样的招生规模,其实已经使得这桩“婚姻”岌岌可危。

“夺子”

危机来临之前,合作双方的“蜜月期”尤显短暂。在停办风波出现之后,学生和家长从合作双方处才了解到,其实早在2008年11月底,刚获教育部批准首期招生过后,上海财大和大昌公司就已出现裂痕。

大昌公司法人陈锦标在风波初起时,接受其他媒体电话采访时称,自己投了这么多钱,当然不希望学院就此关闭,双方是在执行合同中出现了问题,但他不肯详述原因。在回答学生和家长提问时,学院院长郭羽诞则称双方“办学理念有分岐”,同样不愿意披露细节。

记者自大昌一知情员工处了解到,2008年11月,在完成首期招生后,上财方面要求提高股份比例,金华市政府为此还曾专程赶往上海与上财协调,但谈判并不顺利;后来上财又提出想要30%的股权,放弃每年20%的学费分成,并要求20年后所有资产无偿归上财所有。

上财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院领导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上财确实曾提出过几种学院利益分配方案,但这些方案均被大昌方面否决,所以上财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决定停止招生。假若不是金华市政府从中斡旋,2009年的200名招生名额也不可能会有,“婚姻危机”也许提前就爆发了。

但这多种说法记者几经努力至今未得到上海财大方面证实,而大昌方面的负责人也不愿就此事多发表评论。

虽然对股权方面的争议未置可否,但双方对学院控制权的争夺其实早已半公开化。按照当初双方协商,学院成立一个七人董事会,除各派三人外,还另聘金华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参与其中。

但上财方面感觉董事会金华方面势力过大,紧接着就成立了一个校务委员会,虽然这个委员会经董事会授权,但成员却清一色来自上财。伴随着委员会权力的日益增大,学院里包括中层干部任免之类的大事都由委员会说了算,而董事会却成了个“空壳”。

6月11日,曾有多名记者以学生家属的名义,参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厅、金华市政府、上海财大三方的联合接访学生及家长代表答复会,上海财大副校长黄林芳在会上对于多方的反复追问,一直以“办学理念不同”来解释这次婚姻破裂。她不愿意评论“谁的对错”,只称上海财大办学已93年,有自己传承的办学理念,但企业投资有自己的想法,“要民营企业讲公益也勉为其难”。

“我们只希望学院按先前承诺的让学生迁入上财学习,不行就要告学院欺诈!”家长代表告诉记者。

上一篇:文化不是化妆品 下一篇:独立学院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