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析

时间:2022-05-14 04:16:24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析

摘要: 关注研究生的发展与完善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知性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需要转换德育教育思维,挖掘出一个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视角。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我们德育教育视角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Abstract: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im of moral work for graduates i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graduates. With the constantly growing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graduate is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moral education model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Moral education workers need to convert moral education thinking, and dig a new perspective of adapting moral education at new era. Marx's theory of association provide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version of mor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关键词: 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生;德育工作

Key words: Marx'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graduate; moral work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82-02

0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递进,“交往”作为全球化发生点和增长点显得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高度评价了交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涵实质恰是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在他看来,“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至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研究生德育教育思维转换的新视角。

1马克思交往理论:德育教育思维转换的哲学审视

真正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德育教育亦反映时代的哲学思考,其前提要以哲学的维度来对德育教育思维进行认识和考察,把握和建构德育教育行为实践模式。德育教育思维属于“观念性”的东西,是德育教育目标、途径、内容、方法、评价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要素所构成的概念框架和观念体系。德育教育要把握时代精神,尤须梳理目的理性,蕴含交往理性,用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探究德育教育思维转换问题的深层根源,使现实的冲突与矛盾消解在德育教育的交往过程中。

马克思交往理论打开了德育教育思维转换的新视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交往是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看到关于交往理论的大量论述。在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类本质学说和资本主义异化理论,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的交往关系,阐发了人类理想化的交往关系。“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个人相互交往”、“普遍交往”等范畴[4],并以交往形式说明世界历史形成的基础。“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5]只有成为“世界历史性、真正普遍的个人”,才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交往是人的发展基础,决定了人发展的过程性、变化性、上升性。交往形式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由不自由变为自由,这从马克思按照交往形式的不同性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论述中可得到印证。同时,交往范围的变化也使得人的发展由片面走向全面,一个人的全部特征“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约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6]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和重要性并没有人的发展,就谈不上交往。综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也使传统单一主体论模式向多极主体间交往实践观转变;马克思确立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就是一定交往关系的总和,肯定了社会交往中人的主体地位,奠定了交往在人获得其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基础作用。由此可见,研究生德育教育思维转换,应该立足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视角,以交往为中介开辟研究生德育教育新局面,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交往理论:德育教育思维转换的全新视角

2.1 是探寻德育教育根基的学理依据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马克思交往理论明确指出: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的本质根源于交往活动而又在交往活动中得以展现、确证。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为追求社会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肯定了社会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奠定了交往在人获得其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基础作用。由此可见,以交往为中介的德育教育,将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2.2 是创新德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崭新理念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的德育教育是针对传统德育教育脱离社会交往、脱离学生交往而陷入知性物化的旋涡之中的弊端提出的,旨在使德育教育复归“生活世界”――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合拍。从矛盾主要方面来看,如果说知性德育教育“志于知”,强调“知道”,那么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的德育教育则“志于行”,强调“体道”,关注思想道德情感体验和交往学习,关注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人的交往与发展[7]。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我们创新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它将德育教育引向关系思维。关系思维是一种“主体间性”思维、人学思维,是一种以“人”的方式来理解人的思维范畴,其最根本特征是非对象化,它强调生存主体间以及生存主体与周围事物基于人的长久的和历史性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积极的对话关系。以这种思维来看人时,人就不是一个个“孤独”的单子,而是渴望与他人真诚交往的关系性存在物。在这种思维下,德育教育中的多极主体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个体,而是都能把对方当“人”看待,从而破除了单一主体的魔咒。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愿意把自己的视界暴露给对方,并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求得互识和共识,形成“视界融合”,最终促进彼此道德境界的提升。从对象化思维方式到关系思维方式的创新将给德育教育带来全方位的转变,使德育教育实现真正向人的回归。

2.3 是德育教育现实发展的逻辑价值始点从起源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是德育教育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这有助于我们把认识、理解德育教育活动的视角从“人与物”的关系转换到“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只有转化为一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活动时,才真正产生教育活动。进一步讲,德育教育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与活动性存在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主导的活动系统。也就是说,德育教育活动是以交往实践的形态而存在,没有不以交往实践而存在的德育教育活动。可见,交往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形成的源头,是德育教育现实发展的逻辑价值始点。不同时期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在哲学上,到了马克思时期,建立了科学的交往理论体系,阐明了社会交往的本质,赋予交往以社会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开辟了德育教育的新视角。由此可见,交往的教育观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认识到交往是德育教育的逻辑价值始点,使我们能够从“交往”的角度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即德育教育不再仅仅是形成品德的过程、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生活”;能够站在交往角度观照全球化视野中的德育教育,挖掘德育教育领域里新的增长点,促使德育教育实践提升到一种新境界。

3马克思交往理论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3.1 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一是启动“全员育人”的新活力。全员育人,就是增强全体师生员工育人意识,建立完善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工作体制,把德育融合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工作环节和各项日常管理中去,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二是探索“全过程育人”的新思路。全过程育人,就是要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目标,根据不同阶段要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研究生发展规律,每一阶段细化教育内容、任务与措施,使德育渗透于包括专业学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内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管理与行为养成相结合,重视教育过程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促使研究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践与体验,将正确理论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升华为自觉的行动。三是寻求“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觉研究生探索为目标,以品德养成为基础,挖掘教育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研究生心坎,科学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一体,融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为一体,使德育特色鲜明、德育渠道畅通、德育载体有效、德育形式灵活、德育方法新颖,德育考评合理。

3.2 明确导师德育责任,建设一支德育教育的专门队伍德育是一项以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思想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生德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程”专门人员,必须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占主导性地位。他们的工作理念、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实现状况。第一,坚持建设一支具有全面的精神关怀素质和能力的辅导员队伍。对专职辅导员进行全面的培养,派出学习,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培训,同时在校内组织阶段性的专题学习,专家讲座、开展德育人文关怀理论,和谐社会思想,“三助”管理系统的完善研究,学生安全稳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案例学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贫困学生“精神扶贫”等专题讨论。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交流,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提升了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二,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德育的第一责任人。把“教书育人”确立为导师工作的首要职责,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导师工作的基本理念;导师应把研究生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帮助研究生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3.3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寓德育教育于职业发展教育之中根据研究生的发展需要,研究生的德育必须把他们的职业发展指导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真正寓德育教育于职业发展教育之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研究生今后的职业与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这正是契合研究生的成长性、发展性的需要而开展的创新性工作。第一,全程化的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理念。从帮助规划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开始,确立人生发展目标,有效调动研究生渴望成才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参与竞争的内在动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以获得职业咨询资格的专职辅导员为骨干,从研究生的学涯规划、职业规划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应聘指导等方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对象开设讲座和个别指导,使研究生系统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研究生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全覆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只有当一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黑龙江科技学院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毕业就业工作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实践列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使研究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解决科技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有不少研究生以社会实践中发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生方向,深入钻研,很有收获,社会实践活动对研究生迅速与社会接轨,适应社会要求,树立职业精神,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卷:5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3卷:5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卷:4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卷:123,1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卷: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3卷:297.

[7]于成学.做有思想、会实践的教育行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碎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10.

上一篇:离休老干部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