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谎言是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

时间:2022-05-13 09:36:43

孩子的谎言是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

孩子撒谎都会引起父母的恐慌,其实,家长们可以把它当成一面“照妖镜”来反思自身,发现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对父母、对孩子都是最有帮助的措施。

逃避性撒谎

珠珠妈妈发现珠珠近来撒了几次谎。例如,有一次带珠珠上街,发现她手中捏了几块漂亮的糖果,她说是刚才店里阿姨给她的。后来妈妈去核实,才发现其实是珠珠自己从敞开式货架上拿的。还有一次妈妈问她动过冰箱里的巧克力没有,她说没有(因为有蛀牙,妈妈不许她吃)。最近妈妈又发现,珠珠说新买的芭比娃娃被邻居家女孩弄坏了,其实是她自己弄坏的。这次妈妈火了,大声责备她,并把她关在了门外罚站!

贴心建议:首先妈妈们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画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孩子逃避错误的一种方式,或是他们想借故满足的愿望。面对“撒谎成性”的孩子,妈妈们要问问自己,家庭气氛是否过于严肃,孩子是否要为错误(包括不小心犯的错误)付出较大的代价?他们是否因害怕这种代价而选择说谎。对于那些“不可抗拒”错误——比如因好奇或不慎犯的错,如打碎瓶子、弄坏玩具,家里如采取较宽松的态度,那么孩子们并不会那么热衷撒谎,毕竟撒谎也要承受紧张的压力。而如果谎言一旦成为他们自我保护的方式,那谎言有可能跟随他终身。

幻想型撒谎

小天3岁了,父母离异,他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工作忙,通常是外公外婆去接他。不久前,有一次爸爸去接小天,幼儿园老师问他是不是警察,说是听小天说的,还说爸爸有枪,抓过坏人,很神气!

爸爸并不是警察,而是在一家公司里工作,经常出差。小天对老师的“欺骗”使爸爸忧心忡忡:连爸爸的工作都敢骗老师,这样发展下去如何得了?小天会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惯性说谎者呢?

贴心建议: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若是引导得当,不仅不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不良影响,还能对孩子的人格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像小天这类幻想型谎言,是出于父亲角色缺失而产生的补偿心理,以及小天对警察职业的崇拜,这二者使他把他认为了不起的职业角色用在了时常缺席的父亲身上。爸爸不必过分忧虑与呵斥,而要帮助小天去认识自己真实的职业以及真实的警察职业,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

“吹牛式”撒谎

小宝时常说谎,令妈妈很头疼。有一次,他听别的小朋友说坐飞机,他说:“我爸爸也带我坐过,飞机飞得可快了!”

显然,小宝是因为不想输给其他小朋友而说谎,但妈妈觉得这样很“虚荣”,批评了他,可不久后发现小宝又撒了类似的谎。妈妈这次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狠狠揍了小宝的屁股。

贴心建议:两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比较喜欢说大话:一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他们不愿意表现得比其他孩子弱。比如其他孩子吃过的东西、玩过的地方,他们觉得自己也“应当”体验过了,他们有时分不清这种体验是真实的还是只停留在意愿里,因此会说些大话。妈妈们别急着批评责备孩子,更别大发雷霆,事实上,在宝宝这类谎言当中,透露出他们的愿望,妈妈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妨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们真正去体验。

链接

当孩子说谎时,家长该如何做

1.通常,谎言“丰富”的孩子情感感知能力也比其他孩子更强,从这角度去正确引导孩子区分现实与幻想,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2.家长别光盯着孩子的谎言,要多想想孩子的撒谎动机。比如他们在无助、害怕,或很想办到却又没有能力办到某件事。

3.要注重孩子日常的品格与行为培养,包括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谎话,不要等到孩子说谎成为惯性再来惩罚。在发现孩子说谎后,首先要以“认同”的心理表示理解他撒谎的原因,再来教育,并且最好是你们单独在一起时的沟通。

上一篇:“微老”生活也惬意 下一篇:长期服药,警惕营养缺乏性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