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时间:2022-10-08 08:04:12

【摘 要】坚守刚性的规则和柔性的呵护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两把利器,班主任可以根据事件的事实真相、事件发生的急缓和事件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来判断刚性与柔性的有机使用。

【关键词】刚性;规则;柔性;呵护

班主任管理的对象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需要爱的雨露的浇灌,也需要规则的约束和引领。这好比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因此刚性的规则和柔性的呵护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两把利器。

刚性的规则必须具有不可侵犯的威严,能够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冒犯者明白犯错的后果,付出犯错的代价,懂得什么是大是大非、羞恶廉耻。而柔性的呵护则是另一个层面的规则,只不过它带来的是安慰、开导和有效的治疗,它同样具有威慑力,只是它通过心灵沟通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自悟的方式来自觉实现它的疗效。初中生的人生观正在快速形成而又尚处于挣扎的阶段,他们的日常行为往往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和冲动性,不少孩子的道德意识尚未完全树立起来。使用好两把利器,将规则、道德和爱融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工作原则。

正是中午午休的时间,学生或者在教室里午睡,或者在安静的写作业,整个校园比较安静。我和同组的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一阵响亮的玻璃震碎声从我班级的方向传来,出于一个班主任的敏感,我立即冲出办公室,随即发现我班教室边上窗玻璃已经碎成一片,散落一地。走进教室,发现我班的宋某某涨红着脸站在窗边,看到我脸上闪过慌张,班里其他同学也尴尬地呆在那里。

我目睹这个场景,先是一愣,继之一怒,最后一安抚。

发楞是因为,学校刚出台关于公物保护的条例,直接和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挂钩,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无法相信这事首先发生在我班学生的身上;发怒是这位学生为什么不听从教导,偏偏惹是生非,竟然把我的要求当做耳旁风。

发愣和发怒似乎理由充足,但是,我马上意识到宋某某平时并不是一个调皮、顽劣的孩子,我不问缘由对其大发雷霆,这样处理适合宋某某同学吗?

首先,他是一位未成年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犯些错误,这些错误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垫脚石,是逐渐实现健全人格的阶梯。”他有权利犯错,他应该得到谅解,得到更多的机会改正,他需要柔性的呵护。

从他涨红的脸可以看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闯了祸,这说明他的内心深处藏着道德这个神圣的词儿,完全具备改过的心理基础,那么,我为什么要发怒呢?

其次,他是一位需要适当施加一点刚力、也尚需要约束的孩子。如果他把保护公物这一条纪律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所以,刚性的规则不可侵犯,必须拿起这把利器使他明白弄碎玻璃的后果,帮助他强化自觉保护公物的意识,以便于引以为戒,也对其他的孩子形成震慑和教育的作用。

有人说班主任要善于恩威并施、刚柔相济,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掂量刚与柔的先后顺序和所占的比重,“指出问题时,要客观,要心平气和,不要让学生感觉班主任带着个人情绪”。如果过刚,则易折,过柔则易失范。先刚则能立威,快刀斩乱麻,后柔则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柔则能稳定局面,安抚犯错者;后刚则能“绳之以法”,惩前毖后。可见,掌握好刚与柔的先后和力度关系到教育效果。但是,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分寸呢?

一、以事实为依据

所谓以事实为依据是指要实地调查,弄清楚事实真相,然后再做出决定。我们不能只凭道听途说或者当事者一方偏言,忽略了真实的细节,以防误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冲突中,往往会发现,当事人滔滔不绝讲述利于自己的细节,而绝口不提不利于自己的内容。这就需要班主任从当事人讲述者发现破绽,通过质疑、提问和诱导,了解事情的真相。宋某某同学弄碎了玻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涨红了脸这个细节不能忽略,因为这关系到对他犯错后的自我醒悟程度的判断,也会影响后续的处理。如果不关注这个细节,大发雷霆,很显然这对于宋某某同学而言是极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二、以急缓为依据

所谓以急缓为依据是指根据事件当时发生的状态做出恰当的决定。激烈发生的事件必须立即制止,强力干涉,使事件暂时平息下来,然后再逐步梳理,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化解。宋某某同学弄碎玻璃的事件已经发生了,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采取狂风暴雨式的方式处理。当时我首先关心地问他,伤着没有,并且安慰他不要紧张。点到为止,其教育的效果就已经明显了。宋某某同学渐渐平静下来。事后,我再一次找到他,告诉他必须负责将破坏掉的玻璃窗修复好,宋某某同学立即答应下来。我也借此教育全班的学生,无论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只要你损坏了公物,就要按照规定接受处理,付出应有的代价。先柔后刚的策略很显然适合碎玻璃事件。

三、以轻重为依据

所谓以轻重为依据是指根据事件产生的危害程度来决定处理的轻重。小事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力较小,自然不应该夸大其词地宣扬,如果将好事件过分放大,则会有哗众取宠之感,不仅使做了好事的学生感到难为情,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认为班主任在作秀。如果将坏事件肆意扩大开来,或者经常挂在嘴边,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使他认为老师这是故意刁难他,使他难堪,这样就适得其反。宋某某事件必须在班级例会上曝光,不过,我是这样说的:宋某某同学是一个好学生,他不小心弄碎了玻璃,主动承认,并且积极做了善后工作。这说明他的心中依然有美好的道德,他之所以弄碎了玻璃,完全出自于无意识。但是,如果我们在无意识当中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伤害,难道就不用负责任了吗?所以,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人呢?

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提及过此事,从这件事之后,我班也再没有过破坏公物的事情发生。

“没有犯错,何来教育?”关键是找到教育的最佳方式方法。刚柔相济是我们班主任应该坚持的法则,灵活运用则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在现实管理中,我们不妨区别不同的情形,采取恰当的策略,使他们享受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侵润。从而也让我们能带出一个个好孩子来。

【参考文献】

[1]薛洁.给“错误”一点容身之地[J].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5(05)

[2]刘殷莎.师生沟通四要[J].班主任之友・中学,2015(11)

[3]梁岗.犯错,教育的第一资源[J].班主任之友・中学,2015(05)

上一篇:赛马的北风吹 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