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文化成因

时间:2022-05-12 12:24:52

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文化成因

[摘 要] 中国-东盟各国进行区域性旅游合作和破除旅游服务贸易壁垒,促成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必然在文化上存在共识,而且这种地区性共识应该与全球性的各种积极层面的“一体化”不相矛盾。在宏观层面上,国际体系至少存在三种基于不同角色关系的文化,它们分别是:由敌人角色结构确立的霍布斯文化,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洛克文化和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康德文化。当前,在康德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文化通过利已、共赢、合法化途径不断得以内化,从而为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形成提供某种约定的规范。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无国界旅游区 文化成因

一、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提出

随着CAFTA 建设进程的推进,人们开始关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旅游发展。中国-东盟特殊的区域文化背景和内涵所具有的竞争力是西方发达国家无可比拟的,但这种特殊的竞争力能够有多大,能否持久?对此学界有悲观和乐观两种看法。乐观的看法认为,文化内涵禀赋丰富的旅游产品其竞争力是永续的,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发展将走向成熟,并成为今后世界旅游业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悲观的观点认为,由于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发展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因而处于一个受包围的局面(Enclave)。如何冲破包围?显然,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无国界旅游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1.优化区域旅游供给

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可以打破各国(地区)本位主义观念和国际行政条块分割现象,使相关的旅游景区整体运作,这不但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可避免单个景区存在的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致命缺陷,并且将各个景区的优势资源联合开发,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利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优势,扩大旅游活动的时间容量,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的组合性需求。同时,有利于在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优化区域旅游供给。

2.创造区域内旅游流

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消除了以前不可逾越的障碍和政治藩篱,成员国通过一定的让渡,提供一套新的超国家的服务制度,实现了旅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形成了统一的旅游市场。其直接结果是可以大大降低区域内的旅游成本,变相地降低该区域的旅游临界消费点,从而大大地开拓区域内的低端客源市场,使原来不具备旅游消费能力的人们获得旅游的能力和机会。

3.转移区域外旅游流

由于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按照国外的经验规律,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达到3000美元时就会产生国际旅游行为,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产生州际旅游行为。高端国际游客的招揽主要靠的不是低价的旅游产品,而是靠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品牌的吸引力。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所树立的区域旅游品牌,使得该区域作为一个具有统一区域旅游形象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而更多地被国际旅游者选择,其直接结果是吸引区域外高端客源市场,改变部分国际旅游流流向,使得国际旅游流更多地转移到这一区域。

亚历山大・温特指出,“在国际关系中,文化就是社会共有知识。”社会共有知识是个体之间共处和相互关联的知识,共有是指社会意义上的共有,互为敌人和互为朋友同样是文化事实 。”伯特・F・霍塞利茨指出,有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它有利于制度的发展,使制度能不断产生为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新的制度知识,弱化旧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上述学者对文化的关注,引起了笔者对促成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文化思考。

二、中国-东盟区域文化的内化

在国际体系中,至少存在三种基于不同角色关系的文化,它们分别是:由敌人角色结构确立的霍布斯文化,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洛克文化和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康德文化。当前,中国-东盟各国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即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但是朋友之间不使用暴力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康德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在这种体系中,个体利益体现在集体利益之中,助人和自助也就融为一体。

1.利己

利己是中国-东盟区域文化内化的初始阶段。各个国家服从内化文化的规范,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只有在自己的利益能得到实现或保障的情况下才会服从,内化只是工具性的或策略性的。区域内大多数国家认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一旦认为违反规范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国家就会选择违反规范。中国-东盟各国在旅游发展的制度安排上存在差异,使得各国旅游发展道路的不同,从而产生这一区域旅游市场的多样性。当前,中国-东盟区域文化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所表现出的相对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作用力,促使中国-东盟各国不尽相同的旅游市场向一致性相统一的具体存在,即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发育。在此框架中,中国-东盟各国的旅游发展必然推动各自以竞合的方式在这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来优化资源配置,以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各个旅游经济主体(如旅游企业、旅游城市)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推动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形成。

2.共赢

共赢是中国-东盟区域文化内化的过渡阶段。文化形态是一切文化生命的存在形式,从深层次上看,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也是一个文化圈。中国-东盟区域有着天然的地缘、人缘和史缘,使各国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能够以共同的文化情感来化解竞争关系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即着眼于区域旅游的长远利益合作。同时,区域内一些旅游较为发达的国家(如泰国、中国)在国内旅游发展较为成熟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急需把本国的旅游业务向邻国延伸。与此同时,区域内其余各国旅游发展意识也很强烈,他们希望模仿、学习中、泰两国,因而在主观上形成了“郎有意妹有情”的旅游合作默契,大大提升各国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意愿,有助于降低区域内旅游合作的交易成本,使资源、人力、资金等能在这一区域内顺畅流通,较之单纯市场经济导向具有更高的内聚力,从而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使区域旅游合作走上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有助于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形成。

3.合法化

是国家主观上认同并希望服从的文化规范。中国-东盟各国在建立区域性旅游合作和破除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行为选择时,对于规范的遵守或违反己经不在考虑之列,文化已经退到行为的背景之中,亦即文化规范己经重新建构了文化中的国家的身份和利益。1979年东盟五国成立了“东盟旅游协会”,前往东盟五国旅游,只需1次签证。新加坡和印尼在1994年签署了新印(尼)旅游合作协议。泰国南部边境旅游集团为促进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的旅游合作向三角经济会议提出了《泰提出七项建议促进三国旅游合作》。越南和柬埔寨于1995年9月9日签订了旅游合作协定,又于1998年12月13日签订了1999年~2000年旅游合作议定书。2000年11月12日,中国和老挝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提出把老挝列为鼓励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双方主管部门将商定有关具体措施办法。2000年11月13日,中国和柬埔寨关于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将进一步扩大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中方同意开放柬埔寨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双方将商定有关具体实施办法推动两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11月7日,中国和文莱签署了关于中国公民自费赴文莱旅游的谅解备忘录。2000年10月中越双方签订了中国公民持护照到越南旅游的备忘录,2000年12月25日签署的《中越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到:“扩大旅游合作,鼓励两国旅游部门在管理、宣传、营销、人员培训等方面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并为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赴两国旅游提供便利”。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东盟各国进行区域性旅游合作和破除旅游服务贸易壁垒,促成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必然在文化上存在共识,而且这种地区性共识应该与全球性的各种积极层面的“一体化”不相矛盾。在宏观层面上,国际体系至少存在三种基于不同角色关系的文化,它们分别是:由敌人角色结构确立的霍布斯文化,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洛克文化和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康德文化。当前,在康德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文化通过利已、共赢、合法化途径不断得以内化,从而为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区的形成提供某种约定的规范。

参考文献:

[1]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简写为CAFTA

[2][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1

[3]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融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3

上一篇:网格计算环境下企业事务工作流建模研究 下一篇:论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