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时间:2022-05-11 11:42:32

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服务业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新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比重偏低,质量较差和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还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对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针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总结了我国服务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服务业问题的对策,提出理论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现状;问题;对策

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服务业趋向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而言,在步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加快服务业发展已成为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做简要分析,并探讨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

(一)中国服务业比重低、速度慢,整体水平滞后

与国外相比,中国服务行业发展仍处于非主导地位,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较低。构成比重的差异表明目前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显滞后,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金融、咨询、物流等行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

(二)服务劳动力就业率较低

我国服务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中国服务业总量规模不大,是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三)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竞争不够充分,服务业的产业化不足,服务消费领域狭小。服务业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许多服务领域至今仍被当作非生产性的活动,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机制,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社会分工程度低

社会分工是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但长久以来,我国的企业组织是“大而全、小而全”,大量的服务环节被内置在制造企业里,由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生产和服务产品。这样的结果,使得大量本应市场化服务的生产业变成了制造企业自我提供服务,既严重影响了生产业的需求,也降低了服务业效率和质量,因为制造企业毕竟不是专门的服务产品供应商。

二、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先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是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产业,其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高技术服务业、设计咨询、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

推进生产业大发展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要细化专业化分工,鼓励制造业的服务环节从企业剥离,推进业务外包。即制造企业将一系列以前由内部提供的生产活动进行垂直分解,实施外部化,比如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活动外包给生产企业。

(二)推进体制改革,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

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原因底子薄,经济处于转轨期,政府角色转换不到位,过多的行政垄断与市场准入限制,金融体制改革不彻底等,因此,要进行体制创新,以形成服务业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服务业中除居民服务、商贸餐饮和公路运输外,多数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当较低。过多的管理形成的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政府应该改变服务业进入难、管理松的状况,实行公开透明和宽准入、严管理的政策,增加竞争主体,提高竞争力。

(三)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培育新兴服务业

一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其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外国服务业相比,我国服务业水平低,最大的劣势就是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较大。因此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服务产业。随着社会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科学分工的合理化,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成为上农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金融、咨询、信息等行业,没有高科技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新兴服务业是利用现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以及服务创新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它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性、高人力资本含量和低消耗五个基本特征。大多新兴服务业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努力,将新兴服务业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吸收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01:12~13

[2]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24~25

[3]李勇坚.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综述与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5,05:17~19

[4]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09:25~26

[5]任天飞,肖彦花.《资本论》中的服务消费理论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6]潘素昆.FDI转向服务业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王孝凡(1990.1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上一篇: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下一篇:浅谈中国儿童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