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动态馆藏的知识迁移研究

时间:2022-05-10 09:18:12

图书馆动态馆藏的知识迁移研究

[摘要]通过对读者阅读认知的研究,认为动态馆藏为读者和资源搭起便利之桥。从知识迁移的角度出发,探讨动态馆藏的构建模式、馆藏内容以及服务方式,认为动态馆藏是读者与馆藏互动产物。利用知识的网格式关联方式,将动态馆藏纳入知识管理的流程,协助读者了解知识的关联结构和资源的分布状况,达到知识得到准确迁移的目的。运用科学的读者交流平台,促进动态馆藏知识迁移的实现。

[关键词]知识迁移 动态馆藏 阅读认知 知识关联 馆藏重构

[分类号]G25

知识的不断积累,形成个人的默会知识,通过与外界信息的融会过程,逐渐产生各具特色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创造力。观察知识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不难发现其特点:①知识是不断积累的,②新知识积累是在上次的默会知识基础上而增加的,③外界信息与默会知识需在融汇中得到迁移和转化。

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也无法完全跟进知识的更新速度。自古至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在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拥有海量的“虚拟馆藏”也并非难事,“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关键在于图书馆的馆藏如何适应个人虚拟馆藏的知识需求,以实现图书馆资源向个人虚拟馆藏转移,以促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实现知识迁移。

由于知识资源分布广泛的特性,图书馆如何从中选择获取适应读者群体需要的资源,如何与读者需求的个人虚拟馆藏实现互动,所获取的资源如何能有效地推送到读者拥有的个人虚拟馆藏中,使读者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新的知识情境,从而实现知识迁移。图书馆面对庞大的信息馆藏和个人馆藏,需要的将是一系列的服务――软件工具,用来处理这些异构的“馆藏”,使其中的内容更加有用和更便于利用,将这些动态内容汇集形成“动态馆藏”,图书馆和馆员的作用将变成创建和分发各种“工具”,使读者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动态馆藏”。

动态馆藏,即是图书馆的藏书中那些处于动态流通中的馆藏资源,与之相对应的即是静态馆藏,即那些不被关注的图书馆馆藏资源。

本文从读者的阅读认知和知识迁移的角度出发,以动态馆藏为研究对象,利用知识的关联特性,运用多种知识维护工具,探讨图书馆动态馆藏的构建方式以及馆藏资源动态维护方法。

1 读者阅读认知与动态馆藏的互动关系

阅读是从文字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原来的然会知识起关键性作用,读者的推断能力建立于默会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此,研究读者阅读认知就可以还原为三个问题:①对读者默会知识的研究;②对读者“推断能力”的研究;③对阅读作为一种“构造过程”的研究。

阅读理解不仅取决于合理的阅读活动过程,它还涉及到读者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来阅读。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阅读认知策略。强调主动性阅读的心理作用,即阅读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更重要的是对文章信息进行加工、筛选、编码,使之与读者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知识相互联系和出重新组织,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通过对读者阅读认知的研究,将认知结构相似的读者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其细分为不同的读者类型。一般来说,同一类型的读者具有同一性质的认知结构,也具有类似的知识需求;同一类型的某一读者所需知识资源也同样对同一类型的其他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馆为读者的知识需求而构建的相应资源即为馆藏资源,馆藏资源通过读者的“构造过程”而被利用(或显现)的即为“动态馆藏”。动态馆藏和静态馆藏是相互作用的,在读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时,馆藏的形态也会随之转换。读者认知过程是馆藏过程的基础。如图1所示:

图书馆通过对读者阅读认知的研究,可以从深层次掌握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动向,并及时调整或更新馆减资源。动态馆藏的不断更新对读者的阅读感知产生外部动力,读者重新调整阅读情境,通过新的阅读认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于是对知识产生新的需求,馆藏又进入下一轮动态调整中。认知和馆藏就是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得以升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2 构建动态馆藏资源,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动态馆藏的构建模式、馆藏范围、服务方式等,因其与读者认知的紧密互动性而有其自身特点。读者与馆藏的互动环境,是知识得到迁移的关键因素。知识迁移是指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组织、集群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读者利用馆藏资源获取知识,这一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图书馆利用读者与馆藏的互动信息,将庞大的馆藏资源重构为动态馆藏,运用知识管理工具对动态馆藏进行处理加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揭示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并借助各种实用工具,有效地让读者获取动态馆藏资源,提高读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即读者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态馆藏是读者与馆藏互动的产物。如图2所示:

2.1 动态馆藏是对馆藏资源的重构

馆藏资源的再利用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由于读者对馆藏资源的模糊概念,读者所需资源隐藏在庞大的馆藏资源之中,若无正确的检索手段,要找到准确的资源是非常困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和环境的改变,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是不断深化的,图书馆必须随之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信息集散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以最有效的方式动态更新馆藏资源,实现馆藏之所藏即为读者之所需。动态馆藏的资源是一种不断变化而处于动态结构的知识资源库,动态馆藏的资源构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实体馆藏重构,通过再利用而显现出来的馆藏之中的资源,纳入至动态馆藏之中;②虚拟馆藏重构,读者需求的非实体馆藏资源,通过多途径获取资源而纳入动态馆藏之中;③呆滞馆藏重构,将动态馆藏之中的呆滞资源移出动态馆藏。

基于这样的理念,以研究读者阅读认知为前提,采用动态馆藏的模式,对馆藏资源进行重构,由于动态馆藏的精炼性和实用性,将更适应于读者与馆藏的互动。

2.2 动态馆藏的构建能体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特色

从读者的阅读认知研究来看,读者的认知结构呈现一定规律的聚合性。当要学习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发生联系时,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新的知识往往要通过与原有的概念建立相互联系才能被消化吸收。读者新的认知结构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与之关联知识而产生知识迁移。在动态馆藏的构建过程中,始终是与读者的认知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对读者知识结构研究而构建的动态馆藏资源,同时也反馈给需求相近的读者,读者在这种需求与反馈的过程中形成类聚。图书馆在这种读者的类聚过程中,必将形成以读者阅读认知为中心的具有特色的动态馆藏。

2.3 动态馆藏为知识迁移构造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对馆藏资源的动态组织,逐渐形成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和特色服务团队。图书馆的动态馆藏成为各类服务的媒介中心,动态馆藏的资源通过多层次知识化的加工处理,形成多维结构的知识流和服务流,针对特定的服务群体,利用定制和推送等软件工具,将动态馆藏资源同步纳入到个人虚拟馆藏或个性定制的知识库中。读者只需借助个人终端设备与图书馆取得联系,通过实物或网络传递,即可随时获取与自己兴趣领域相关的特色资源。

3 动态馆藏的知识关联和知识管理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知识总是在相互关联、对比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体验并得以迁移。图书馆所积累的馆藏资源,其内部结构体现了有序化和知识化的关联。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处理工作的不断深入,馆藏资源所揭示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知识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将馆藏资源通过知识点进行关联,就能形成脉络清晰、体系规范的知识资源网,让读者循着这样的知识关联网络,能很方便地探寻解决问题所需的文献资源。馆藏资源知识节点的提取过程如图3所示:

动态馆藏是在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对动态馆藏的知识关联和知识管理,能克服因信息过载而导致整合困难的局面,能更有效率地利用知识关联的系统方法,协助读者了解知识的关联结构和资源的分布状况,达到知识得到准确迁移的目的。

近年有若干国家图书馆把书目与规范记录为关联数据,匈牙利国家图书馆将全部图书馆目录、数字图书馆馆藏及名称/主题规范数据为关联数据,德国国家图书馆采用关联数据的规范数据原型系统。W3C图书馆关联数据孵化小组(Library Linked DataIncubator Group)通过汇集图书馆界内外参与语义网活动(重点在关联数据)的人,以现有元数据、标准与协议为基础,建立图书馆系统与网络化环境,以实现图书馆数据的全球互操作。知识关联数据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4 动态馆藏的知识迁移实现

动态馆藏来源于读者,通过图书馆的知识化管理,又一次反馈于读者。图书馆的作用在于采用知识分析和知识关联方法,运用科学的读者交流平台,促进动态馆藏的知识迁移。读者借助动态馆藏实现知识迁移过程,如图4所示: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并参照一些实际范例,我们对图书馆现有部分资源进行了动态馆藏的构建实践,专门设立了动态馆藏数据中心,为知识迁移实现获得了实践经验,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对现有实体馆藏进行流通借阅统计,选定一年期内有借阅状态的实体馆藏,并抽取其书目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审核,追加关键词及摘要,增加学科类目的标引。

・对现有的虚拟馆藏数据库统计其下载及访问量,并抽取数据库内下载或访问的篇目数据,尽量获得这些数据的元数据进行标引。

・将标引的数据整合纳入动态馆藏数据库中,构建出动态馆藏基本数据,以后随着读者的利用,随时将未入藏的数据增加至动态馆藏中,根据存储空间和反应速度,一般以一至两年为时间段,对动态馆藏数据及实物进行清理。

・构建知识关联结构库及自动分类标引知识库。借助于人的智力劳动和计算机智能构建高质量的知识组织系统,实现知识的自动分类标引和关联。

・构建读者认知结构库及互动交流平台,将读者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兴趣结合起来分析读者的类型,供系统自动辅助显示或推送相关知识内容。

・融入个性化定制与推送信息平台,通过读者的个性化定制,系统自动将相关更新信息推送到读者的接收界面,供读者参考使用。

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在于知识关联结构库与读者认知结构库的数据采集与匹配,通过认知结构库的数据节点,匹配关联结构库的节点,再由关联结构库进行逻辑节点扩展,最后产生与动态馆藏标引匹配的属性节点或叶子节点,从而向读者推送馆藏中相关知识的资源。

5 结语

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永远是图书馆的追求。动态馆藏为读者和书搭起了一座便利之桥,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读者得到图书馆更周到的服务。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行动能力,经历着从“无意识的不胜任”到“有意识的不胜任”再到“有意识胜任”最后到“不知不觉胜任”这样的发展过程,动态馆藏的知识链也同样遵循着这个过程。通过动态馆藏推送到读者界面的个性虚拟馆藏的知识,经过了图书馆的个性知识分析和知识处理以及读者从无意到有意的转换,知识在动态馆藏的传递过程中得到了迁移。

未来的图书馆管理将融入知识管理,其理论核心是通过促进知识流来实现知识的增值,动态馆藏将知识管理流程与图书馆业务流程协同起来,为图书馆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 critical philosophy.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21-25

[2] Bauerlein M.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New York: Jeremy P.Tarcher/Penguin, 2008:78-82.

[3]朱强,孙卫,赵亮,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信息技术――2009年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77―94

[4]caLwizard图书馆关联数据,哪些值得关注?:2010一08―23]hup://catwizard net/posls/20100420214134.html

上一篇: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与要素研究 下一篇:论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