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简析

时间:2022-05-10 12:26:0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简析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关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肩负着重大责任,为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发展做着最直接的贡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文章简要论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必要方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96-1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况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其中县及县以下属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这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力,是我国实施与实现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 我国农业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职能不清

职能的混乱,会造成很多问题的产生。经营、公益性的技术推广及执法监督管理3个功能混淆。造成技术推广部门重经营轻推广、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严重发生,有些地区的农技推广部门甚至只有经营性活动,没有履行服务性推广的义务。因此,出现了农民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农技人员也不满意的局面。

2.2 体制不顺

农技推广体制的不顺畅直接导致农技整个系统的工作不顺、信息不畅。例如:很多农技人员的一大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乡镇中心工作上及在编不在岗、混编混岗现象普遍发生。

2.3 保障不足

我国乡镇的农技推广系统中,有2/3的机构存在着有钱养人、没钱干事的现象,另外的1/3甚至无力养人。据统计,2007年,我国财政全额拨款的县级以下的农技推广机构中,其中约36.8%的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都有财政保障,而50%的机构只能保障人员经费,相关工作经费(例如:开展试验、示范等)则主要靠经营创收来保证。

2.4 理念不新

目前:以技术为核心,行政推动,自上而下,产中服务。未来:以人为本,市场引导,自下而上,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产加销一条龙。

2.5 机制不活

竞争上岗、职业资格准入、绩效考核等科学管理措施在客观上较难推行。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奖惩并举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推广机构中很少实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无法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某些实行大综合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着由于人员身份不同导致待遇不同的现象,有些人员是全额的,有些是差额的,还存在着自收自支的,这样就很难统一管理,虽然是综合,实质还是各自为战。

3 大力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3.1 加强机构建设,确保职能有效履行

明确公益性职能任务。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服务性定位的管理,细化公益性职能工作任务,明确要求和职责,细化到每位推广机构的工作人员。

科学核定编制。本着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科学测算、合理核定并落实乡镇或区域性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竞聘上岗。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将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吸纳到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强化人员培训。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对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选拔骨干农技人员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建立学习的动力机制是关键)。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实施。推广机构的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或经县级以上相关部门正式考核培训从而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才可以进行竞聘选拔,尤其是公益服务性的推广机构一定要严格把好准入关。

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创新用人机制,引导鼓励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基层推广体系注入新生力量。

3.3 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农技推广活力

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合理确定岗位责任,明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推行由农民群众、县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等挂钩。

创新农技推广的手段。为了全面推开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大力推行农技工作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模式;要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发挥试验示范园、高产示范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提高农技推广公益信息化建设;推广专家、农技人员、农户即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有效形式;采用委托服务、招投标制、政府订购等方式,摸索农业公共服务等多种实现形式。

3.4 加强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乡镇或区域性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加强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重点加强仪器设备、办公条件、交通工具、业务用房的建设,实现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探索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模式。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服务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逐步建设村级服务站点,探索对农民的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 何伟进.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困难及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2] 袁文,张一帆.试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的难点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

[3] 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

[4] 翟雪玲,农业推广理论与体制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作者简介:夏晓(1976-),女,就职于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农技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

上一篇:花生缩垄增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谈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主要职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