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2-07-14 05:20:01

浅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摘 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家提得最多的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 生产要素 知识产权 有效需求

一、供给三大要素

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几年里我们发现,需求拉动型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限。因此在结构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供给的一侧。我们知道需求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国外需求。相对应的,有学者认为供给也应该有三大要素,包括要素、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笔者认为供给的三大要素应为生产要素、组织形式、产权制度。因此供给侧改革要牢牢抓住这些改革的关键点。

(一)生产要素

供给改革首先一点就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化投入品,在生产的最初环节把好质量的大关。之所以要重视质量是因为其实并未完全利用上我们国家的需求,为什么会在生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还会有大量的进口产品,这是因为很多国内生产的产品只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化利润,根本不提升产品的质量。

近五年来我国的进口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我国进口总额仍然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二,我国进口产品中既包含初级产品也包含着工业制成品。第三,我国进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超过初级产品。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我们既有过剩的生产同时也存在对外需求,这说明我们供给出现了结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善我们的供给,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要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以及劳动供给。资本方面我们应该按照资本的类型来考察其投入的领域,既要加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又要保证经济安全。例如,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外资对我国公共事业以及国有银行的投资,保证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性,这是林毅夫学者以及郎咸平学者曾经表示过类似的观点。在技术方面,我们应加大创新,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才是当代企业决胜的关键。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改革要与教育的改革相联系,我国的教育投入比重不光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这应该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我们教育结构上出现的问题是培养了大批无差别的毕业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功能性不强。专门研究学术还是专门就业的差别并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没有很好的衔接,因此应该鼓励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模式,用需求决定供给。

(二)组织形式

随着广泛实施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我国企业组织已经日趋现代化。相对于国外企业,虽然私人企业在组织形式有些差距,但在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逐步正规化。改革组织形式的主要着眼点还应该放在国有企业上,虽然国有企业经历了公司制改革,但我们很清楚目前还有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做到政企分离。这不仅损害了自由市场的竞争环境,同时也不利于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改革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首先要改善企业的用人制度,在选用管理者时要更加充分地考虑管理者的商业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带领国有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此外,国有企业的生产决策要顺应市场的需求,而不应该盲目地让管理者决策。同时在工资制度上能够让经营成果与管理者的工资绩效挂钩。

(三)产权制度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企业不断的创新。企业的创新需要有良好的产权制度作为保障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对知识产权有关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正声就曾提出我国不适宜制定较高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那将对我国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许春明则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只是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在特定的时间点应该有他们的道理,但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笔者认为我国产权市场并不完善。虽然我们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法律,但是我们忽略了之所以要保护产权是为了让这些难以估值和保护的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而商品在规范的交易市场才可以更加完全地体现出其价值。

二、我国供求状况的现状

(一)结构性问题

目前我国的供求的非平衡性很大程度是结构的不平衡。首先,行业结构的不平衡,虽然有的产业存在过剩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产业仍然存在潜在的需求。在全面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决定作用下,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因为需求大的产品价格可能较高,因此会有新的厂商进入。另一方面,区域结构不平衡,有的地方有剩余而有的地方可能还有短缺的情况。这方面问题可以通过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其得到改善。因此对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市场的良好发展,同时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有效需求不足

供求不平衡性的重要原因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人们的工资收入与购买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也使得有的人拥有过多的财富但是没有特定商品的需求,有的人有需求但是又没有财富。因此建立良好的机制使财富能在两种人之间公平自由地流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近年来的P2P业务。在我国目前该种业务仍不够规范,所以大众认可程度较低,如果可以规范此类业务,让这些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就可以促进资本的流动,从而使经济动起来。

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还应该从制度中去寻找。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工人有足够的收入才能保证产品的销售量,当所有企业都在压榨普通员工的收入时,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自然造成了供给过剩。这种过剩并不是没有需求引起的而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税收上,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适当减少征税,减少政府购买,增加个人需求更能搞活经济。从现实角度来看,工人要交税以及五险一金,在这些项目金额扣除以后真正到职工手中的钱被减少了很多,当前消费水平大大降低。

三、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一)归根结底是制度改革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做好制度改革,企业制度政府制度都要着手。对于企业来说。不能规定什么制度好什么制度不好,我们应该在规范的框架内鼓励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制度。一味地学习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未必会复制其成功,企业制度应顺时而变应势而变。政府制度改革中应该从规范行为入手,使各项政务有更加规范的程序,做好政府服务水平。同时也应该针对差异化区域执行。

(二)供给要素的改革

供给侧改革首先应从供给要素着手,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完善企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组织现代化、规范化。在产权制度方面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为产权交易提供有序的市场。

(三)增加有效需求

正如前面所说的,我国的供求不平衡很大程度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平衡性引起的。在调整供给侧的同时也要对需求进行调整,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具有消费需求的人以更高的可支配收入,鼓励跨期消费的合理分配。

(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张文轩,女,吉林梅河口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在读。]

参考文献

[1] 姚洋.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赶超[J].经济导刊,2016(3).

[2] 杨利军.基于供应链优化的流通企业供给侧改革[J].中国流通经济,2016(4).

[3] 孙建波,张志鹏.对要素投资:有效供给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之路[J].学海,2013(4).

上一篇: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分析 下一篇:论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