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浅议

时间:2022-05-10 01:40:45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浅议

[提要]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但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发展的、随时代变化而改革的动态的系统,所以需要我们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本文对健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河北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项目:“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课题号:201601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6日

公共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总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使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因此,进行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文化提升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重大意义。

一、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精神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然而,我党要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就要真正实现社会公平,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十三五”规划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重大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所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些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受到国家政府和各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党和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在维持正态的发展势头的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障碍。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城乡来说较落后,而且分配的空间结构不够合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农民的需求之间不协调,有些地方的公共文化建设偏于形式主义,不接地气,不能切实地解决好农民群众的问题。一些农村图书馆的存书主要来源于爱心人士捐赠、送书下乡等,这些书籍对于农民的适用性较差。此外,根据调查,在农村中具备文娱设施和体育设施的比例分别为24%和30%。而且通常规模较小,档次较低。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长久进行的事业,需要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不断的投入。然而据统计,在河北省内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仅0.212元,全国排名第29位;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34.6平方米,全国排名第30位;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05.4平方米,全国排名第27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就会导致很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不下去,很多的文化活动开展不了,能够勉强进行的也大都由于资金的限制导致效果不理想。没有资金等后方力量的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会停滞不前。

(三)农村公共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以及农村工作环境的制约导致年轻的专业人员都涌向了城市。再加之一直以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基层公共文化人员的引入、培养机制,导致现有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员教育层次较低,缺乏公共文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人员老化问题突出,不适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人员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力量,发挥着领导、指挥、实施的作用。因此,专业人才的匮乏势必会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进程。

三、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基础设施,接下来才能谈发展。国家针对目前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在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备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也可以利用自己周边的一些资源,建立适合自己的特色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农民也能像城镇居民一样能够及时便捷地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逐渐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衡。

(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构建全方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资金链的供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突出强调“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这个决策正是针对我国公共财政长期以来对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制约问题,以及在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所提出的科学决策。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资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至于具体实施单位和政府机构,也可以向社会人士筹集资金,从当地企业获取资金支持,从而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实现互利共赢,使农民群众能够切实的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最终让农民群众受益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能够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以及夯实的运行基础。

(三)建立“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21世纪是一个高度开放、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近些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等词汇不断涌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互联网+”将是一个新的思路、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将会解决好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对象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制约和束缚。在此模式下,可以将城镇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同步到农村地区,使农民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也使农民更方便、更快捷的享受服务。建立电子图书馆就是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很好的例子,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还会出现更新颖的模式来进行公共文化的建设。“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将为我们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3.

[2]明元.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

[3]曲江滨,刘伟.均等化视域下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

上一篇:“全面二胎”政策对辽宁省人口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收费对贫困生的精英教育排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