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时间:2022-07-09 09:44:01

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摘要】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入口,探讨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媒 公共领域 构建

一、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最早是由从50年代起就致力于复活共和主义理想的杰出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并且她做了富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她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种:劳动、工作、行动。认为劳动的目的是维持生命,生命是劳动动物的最高价值,劳动和工作都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采取的活动方式,而行动实际上是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前两种基本属于私人领域,后一种基本属于公共领域。

但是真正在英语世界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并随即波及中国学界的,是1989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第一个英文译本在美国的问世。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

然而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仅限定在一个理想范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演变,他把公共领域理解为介于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一方面,它作为公共权力的批判空间与其针锋相对;另一方面,它虽然作为私人领域的一部分,立足于不受公共领域管辖的私人领域,却又跨越个人和家庭的藩篱,致力于公共事物。

哈贝马斯研究公共领域结构时重点采用了民主理论的视角,强调了政治公共领域对实现民主的重要作用,崇尚公众拥有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交流看法的空间和权利。他研究的公共领域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整合社会。由于哈贝马斯过分注重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平民公共领域的关注,因此,不少学者对其理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产生怀疑。

哈贝马斯所讨论的“公共领域”是资本主义语境下的,并不完全适合于解释中国社会,在特定的体制下,中国传媒与公共领域之关系难以直接套用哈贝马斯的全部论述,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传媒公共领域的雏形

现代大众传媒在调节国家发展、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个人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在公共领域可以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促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间的互动。我国的传播媒介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受制于新闻体制,传媒是以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前提而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直接推动力,促使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新闻媒体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逐渐给受众提供日渐宽松的意见环境和表达空间。

在市场和观念的双重鼓励下,各种传媒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广播推出的热线传呼,电视谈话类节目广受欢迎。其中,还不乏对构建传媒公共领域起到很强推动作用的精品,如《南方周末》的《百姓茶坊》、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等,这些栏目从受众利益出发,敢于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表达民意。虽然这类节目对营造民间的公共空间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所有这些具备了传媒公共领域愿望的尝试,都始终被控制在政府的政策之内。

在政府的管制下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大众媒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批判功能。构成公共领域必须拥有一个能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体,而如今媒介企业已经成为新型的大工业,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大众媒介渐渐抛弃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同时,在面对其受众时,新媒介所传播的内容,限制了接受者的思维,“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

三、网络媒介构建的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分析了大众报刊、电视广播等对公共领域的影响,认为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失望的领域,这种情况在中国国情下更是尤为凸显,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适应了在网上阅读新闻、发表评论、网络聊天等等,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摆脱政府和商业的操控,更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它重构公共领域,恢复其批判功能,实现公共领域的再次转型。按照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所下的概念以及其构成所需要的要素,网络媒体已经为广大网民塑造了一个网络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网民可以自由沟通以达到共识,网络公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互联网正凭借其信息海量、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多媒体性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受众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提供了比较隐匿、平等、开放的自由空间,加之不分国界、全球交互的技术特点,借助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的机会和空间都被空前放大,其中,与构建传媒公共领域最相关的就是电子论坛。

2003年下半年哈尔滨市发生的“宝马车撞人事件”是一则典型的BBS上公共领域的舆论发挥作用的案例。在中国,就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而言,网络论坛/BBS当属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网上最重要的新闻时政论坛,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力量。2002年11月16日下午,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长贴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出现,作者署名“我为伊狂”,该文对深圳的竞争力表示忧虑,对深圳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这篇文章立刻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并很快在网上广为传播,包括市长在内的多位官员第二天也都仔细阅读了这篇帖子。2003年1月19日,深圳市长与该贴作者“我为伊狂”会面并交谈。这些都是互联网舆论成功影响政府行为的案例,这些案例从实践上证明了虽然目前中国还未有真正的公共领域,但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立的公共领域产生的曙光。

但是人们往往将其局限在BBS上,认为“网络公共领域”就是网络论坛,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公共领域作为一个交流空间,既要有信息的传递,也要有意见的表达。如此看来,BBS是网络公共领域的构成部分,网络媒体、网络通讯、博客等也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网络公共领域”构建不仅需要技术和社会条件,还需要主体条件。“主体条件”是指一定规模的网络参与者和较为活跃的参与行为。中国网民的规模大小以及中国公民对网络的认知和认同度都决定了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和未来走向。

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是国家与社会分离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立的私人领域。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现实社会中的组织束缚,更多表现一种心灵的独立与自由。因此,网络中的网民,是真正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私人。而正是在此基础上,众多的私人才能超越私人的利益来关注公共的利益,公共的批判性在网络中又有了延续。

网络构建的公共领域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公共领域的确是极大地推进了民主性和自由性。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话题讨论的机会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象的。公众利用网络构建的一个公共空间可以在法规条例的允许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表达意见。受众的表达权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网络媒介的发展,虽然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条件上的可能,但是中国的网络媒体无论从宏观的体制上看,还是从微观的操作层面看,都与传统媒体并没有太本质的区别。网络媒体登载新闻的业务需要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批准,新闻操作的日常业务受到新闻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电子论坛的内容受公安机关和新闻主管部门的双重监督。所谓“法规条例的允许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表达意见,更准确地说,是在“符合舆论导向和新闻政策”和“法规条例”两项要求内进行的。因此,作为受众的网民在电子论坛中的言行,就其本质而言,始终掌控在政府允可的前提之下。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媒体给受众营造的意见表达和讨论的空间自由非常有限。因此,要达到公共领域的终极理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语

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传媒话语霸权的形成,传媒一旦受到某种利益的牵制,便会沦为操纵公共领域的工具。大众传媒应该加强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正确定位,不能使多数受众在“沉默的螺旋”中失去声音,使公共舆论成为利益集团操作的对象,而应该把这个平台当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话语权等权利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②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 2003(6)

③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④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马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现代传播》, 2002(5)

(作者:均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上一篇:危机报道下地方电视媒体的功能 下一篇:受众研究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