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开头方法谈

时间:2022-05-09 03:53:59

中考作文开头方法谈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同样,好的开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

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关键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提纲挈领,文字简约,引人入胜。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 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以“门”为话题可以这样开头:“生命的大屋里,有着千百万道情感之门,开启它们,我们将得到欢乐、忧伤、勇气、沮丧”。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好的例子是:“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蔓不枝,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 旁征博引

例一:“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为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例二:“探索是什么?探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份执着;探索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刹惊喜;探索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那方心境;探索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那一片赤诚。”开头引用典故、诗句、警句、名言、或俗语、谚语等,可以吸引读者,突出中心。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旁征博引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文章的厚重感,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3 排比入题

以“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为话题,有这样的开头范例:“如果说人生是海,生命是船,那么性格则是扬起的风帆;如果说人生是殿堂,生命是穹顶,那么性格则是坚实的中柱;如果说人生是天空,生命是雄鹰,那么性格则是翱翔的翅膀。”《谈诚信》开头:“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这种 “排比入题”法,能增强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恣肆。

4 比兴开头

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 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例一:“穿越荆棘丛林,我们将走上处处鸟语花香的康庄大道;熬过狂风暴雨,我们将看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般赏心悦目的风景;战胜痛苦挫折,我们将拥有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去品尝成功的甜美果实。”例二:“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它的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它的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自我们的性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例三:“山间繁茂的青草,田野沉甸的金穗,池塘鲜活的红鲤,还有高空翱翔的黑鹰,这些色彩各异的生命在点缀着大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灵长,也应该以多彩人生来丰富世界。”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作文开头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了韵味和形象感染力,给人留下一种“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美感”,最容易吸引阅者眼球。

5 正反对比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凡事不可不执着。凡事不可太执着。”“生存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生活是琴棋书画歌舞花。生存仅仅为了活着,生活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当然,作文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必须引领学生深刻感受生活,广泛涉猎,坚持习作,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才能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镇安县灵龙九年制学校)

上一篇:即时教研益处多 下一篇:我是这样学习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