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时间:2022-10-08 08:44:45

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以来,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生,倘若他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他的化学成绩就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倘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好的话,那他化学学科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局限。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培养。

一、满足学生感知的需求

学生不仅需要从感官获得知识,而且也需要通过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保持直接地联系,以检验感知的可靠性,否则,感知量不足,学习者则会对已有的感知产生怀疑,动摇甚至进入在感知上的迷茫混乱状态,所以,通过开设化学实验课或利用家庭小实验,多媒体课件等,丰富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感知,形成清晰明确的表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对化学问题的恐慌心理,畏难情绪以及思维混乱等,从而使学生更爱,更容易学习化学,提高化学学习的主动性。

调查表明,很多的学生认为,他们需要对实验,教具等教学媒体进行观察分析,因为这样所获得的化学知识,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开设化学实验课或利用家庭小实验,多媒体课件或其他直观素材等,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思维,丰富的感知,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活,完整,正确的表象,为轻松愉快而积极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满足学生思维自由与创新的需要,调动师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要想较为完全的调动师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必须突破传统评价方式和标准答案,社会和学校必须给老师教学一定的自由度,老师可以创造性地教学,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学习。特别是对于师生中的自由思考或创新的需要给予足够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三、满足学生把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联系恰里的需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志趣

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主动性高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志趣是比兴趣更为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它蕴涵了更多理智上的考虑,不是停留在一般的乐趣方面,也不是一时兴起。志趣,它蕴涵了更多理智上的考虑,不是停留在一般的乐趣方面,也不是一时兴起。志趣源于学习者试图将所学化学知识联系甚至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心理需要,源于化学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诸多利益,是建立在对化学科学的现实需要的理解之上的。因此,把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有自信,自强和振奋的感觉,因而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学生进步,优点,或成绩并及时地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表扬和点拨。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则要多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给学生指出,给学生适当留一些自尊。

五、满足学生趣味学习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进行研究的课程其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导致很难理解,比较难懂,尽管如此,初中生大多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特点,喜欢接受一些新事物,对课本新知识的吸收比较容易。进行化学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所制作的课件中可以用丰富多彩和逼真图像视频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以及发,此外,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音乐,这些生动活泼的课件,可以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并把这些知识综合运用,辅之老师细心的讲解,一定能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增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要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接学生情况,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以往,在化学教学中,采用的大多是说教式教育,教师大多是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只是在下面听,老师在课堂上比较严肃,只是在黑板上写,没有估计到学生感受。而在下课后,老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使两者关系比较紧张,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老师要保持教学的互动性和幽默性,使学生参与进来,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自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我的感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学期两个学期能完成的事情。他应该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和他的学习一直相伴的过程。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南丰一中)

上一篇:谈谈我对阅读课的高效与低效的看法 下一篇:把爱撒向自闭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