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5-07 09:53:58

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下,应多接触患者,深入了解其心理反应、生理变化和社会心态,做到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康复期。2009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护理手术患者980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10月实施手术患者980例,男520例,女460例,年龄7~62岁,平均36岁。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焦虑减轻,以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⑴术前的心理特征:①焦虑与不安:由于患者对病情的忧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术后有无并发症、意外以及对手术治疗知识缺乏了解等而忧心忡忡,由此产生焦虑与不安。②紧张恐惧:提到手术,部分患者就联想到疼痛、出血,由此产生惧怕,甚至拒绝手术,从而影响食欲与睡眠,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的患者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⑵术后的心理特征:①渴望知道疾病情况和手术效果:经过手术后,患者颇感侥幸度过手术关,特别想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②焦虑与不安:术后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会体验到切口疼痛,加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能正常自主活动,又因排便、排尿困难、惧怕伤口渗血等,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③抑郁反应: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等心理反应。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根源:手术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或期望过高;②恐惧的心理反应;③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不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

护 理

做好术前访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手术室护士术前到病房访视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处境、所面临的困难和主观愿望等,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以估计患者的心理反应、手术动机及应对方式。

根据患者的社会环境、年龄、文化、职业、习惯、个性、心理状况、紧张程度、对手术的顾虑,做出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①热心、诚恳、全面地讲述患者所需要的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及有关术前的注意事项,既要实事求是、因势利导,讲解成功病例,让患者知道手术的安全性,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也要让其了解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之保障离不开自身配合。②认真查看病历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并全面仔细的了解病情、家庭情况、有无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情绪。③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机体状态、周围血管情况。④交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的时间;术前用药的作用,做好个人卫生,更换病员服,不化妆,不戴贵重物品进手术室。⑤提供有关医院规章制度及个人生活料理等需要准备的信息。⑥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师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手术人员,介绍手术方案、预后效果,增加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亲切和信任感,特别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相关的护理工作,并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访视者将全程陪在身边,有任何问题和不适可以随时提出。⑦介绍麻醉方式及的配合要点,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麻醉的实施。⑧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安慰患者,能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⑨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如听音乐、热水泡脚、做放松训练等能减轻术前焦虑。

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指导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反应,灵活采取心理支持及行为控制技术,着重做好反馈手术完成情况;正确处理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做好出院的心理准备。当患者回到病房后,护士应以欣慰的目光注视患者,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有的患者可产生新的顾虑,怕切口疼痛、出血、尿潴留、排便困难、切口延迟愈合等。术后疼痛与患者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如果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高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如果忽视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疾病的诊治和康复造成影响。护士应理解患者的痛苦,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多与其交流,耐心解释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另外,应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良好的住院环境能为患者创造生理上的与心理上的美感,从而使患者感到舒适愉快。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变换,做些轻微活动,使肌肉放松,消除紧张情绪。术后若无禁忌,应早期活动,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帮助患者做好心理适应。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需要鼓励患者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其不至于感觉脱离正常生活。还要对其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帮助其逐步由“患者角色”过渡到原来的“社会角色”,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中去。

讨 论

心理护理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与患者关系的融洽程度。②护士的沟通技巧。③护士熟练的业务技术。④护士应具备丰富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知识。⑤护士在工作重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对980例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手术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前心理疏导,不仅能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掌握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对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还可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理适应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翠屏,高晓梅.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1,17(3):55.

上一篇:小儿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癫痫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