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

时间:2022-05-07 08:25:30

数学教学中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作为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指向,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思维品质;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38-01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倡导:“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作为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指向,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数学能力。

一 提供感性材料,培养思维来自觉性

思维的自觉性是指善于积极思考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学生,遇事总会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知难而进。教师要给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的情境、时空,提供一些感性材料,让学生乐于思考,进而善于思考,积极思考。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使你的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那就请你将他引领到思维的源泉——思维的感性材料那里去。”显然,提供给学生清晰的感性材料,是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所在。思维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实物、图示等直观形态的材料。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特点,在引领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力凭借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手工操作,可使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展。许多数学知识,学生通过操作不仅容易理解,记忆牢固,而且还能运用自如。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自觉的积极的进行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引领学生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数的意义,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来说明加减法的意义,用学具来领悟体验某些数学概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思考。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来搜寻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数,将一根小棒摆在个位上表示1,摆在十位上表示10,摆在百位上表示100……每摆出一个数就判断它能不能被3整除。用1根小棒摆出的数1,10,100等,都不能被3整除,用2根摆出的数200,20,2,110,101,11等也不能被3整除,用3根小棒试试,发现摆出的的每个数都能被3整除……以此类推,通过实验探寻出:所用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继而再迁移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上来,即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这位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

二 强化说理训练,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提出问题明确,思考问题连贯,陈述问题清晰,论证问题有条理。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刚刚起步,常常会出现如下情况:当学生做完一道题时,如果问他是怎么想的,就会有一部分学生说不出所以然,至于自觉地检查、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就更困难了。为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将题目解出来,还应经常要求学生表述出思考过程,因为逻辑思维的发展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在引领学生抽象概括时,教师要给力为学生提供数学语言的阶梯。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可出示这样一道阶梯性问题:李红和周东从相距600米的两地同时对面走来,经过4分钟相遇,李红每分钟走70米,周东每分钟走多少米?此题要求的是另一物体的速度,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列出了两种算式:⑴600÷4-70 ⑵(600-70×4)÷4这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分别说出两种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①试试先求两人每分钟共走多少米,再求周东每分钟走多少米; ②试试先求李红4分钟共走多少米,再求周东4分钟走多少米,最后求周东每分钟走多少米。通过引领学生运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语言情景阶梯,有逻辑地回答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通过设计变式性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鼓励学生以变异的观点,灵活地运用知识,突破那些习惯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更应重视双基教育,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鼓励学生能够迅速看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达成“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上一篇:浅析农业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问题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