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强国的重大哲学探索

时间:2022-05-06 09:49:47

对文化强国的重大哲学探索

作者:黄旺生 陈祥炜 林沙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与意义,大力提升全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推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却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出现了文化短腿的现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公报》指出: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2]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文化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保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建设协调发展。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源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各主要大国均将提高文化实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的壮大本国文化实力,力求占据国际文化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文化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越发紧迫。中华民族要复兴要昌盛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经济实力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没有先进文化的支持,经济发展将难以长久持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无法实现。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双百”方针不能变,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海西”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推动今年 3 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简称“规划”) ,这是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新的里程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是海西建设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海西建设中的作用,每年都将文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快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生图书馆的竣工投放,博物馆的开放,使得广大民众有更多接受文化服务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普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海西建设乃至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了一批批的青年人才。海西发展需要文化,海西建设离不开文化,缺乏精神文化支撑,海西建设将无从说起。

处理好文化兴国若干重大关系的哲学思考

随着人类社会跨越过农业型、工业型经济,进入知识型经济的新时代,以智能、科技、信息、程序与文明等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依托和动力的文化要素,逐渐在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较量中,展现出其作为“软实力”所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放眼全球,大至世界各国,小至省市乡县; 上至远古文明,下至当代生活,联系以其四面八方、前后相继的形式,将世间万物普遍而客观的凝结在一起。因此,鉴于文化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具体分析各类相关要素,全面把握各类联系,趋利避害,全面推进文化兴国的步伐。具体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文化兴国应妥善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文化兴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其重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即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同志曾指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3]可见,文化、经济、政治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方面,三者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伴随“经济 - 政治- 文化”的发展,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类社会,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对于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我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十四大我党对文化的重要性做出突破性定位; 十五大我党进一步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看成是一个珠联璧合、共同发挥强大作用的整体; 十六大我党更是将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扩大了文化的涵义、范畴与任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我党更是重点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并作出决定。决定中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文化兴国”的宏伟战略。虽然我国文化领域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但在现实情况中,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部分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第二,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部分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第三,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粗放型文化消费制约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截至 2010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 1. 1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25. 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2. 75%[4]; 但是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缺乏竞争力,低于发达国家。第四,教育投入不均衡,公民素养差距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有数据显示,我国在 2000 年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是 5. 8 年,而日本早在 1975 年全国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就已达到了 11. 7 年[5]。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建设是构成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在树立全局观念的同时处理好局部关系,使整体功能得到最优发挥。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而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使“三位一体”形成协调均衡的有效格局,才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到2020 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文化兴国”。(二)文化兴国应妥善处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兴国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常常发生矛盾。首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大法。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言: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6]( 1) 解放思想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认识统一的过程。解放思想要求把社会中复杂多样的、反对消极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 2) 解放思想需要科学精神。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破除教条思维,破除消极的传统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空想蛮干的思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灵活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其次,对于历史,讲过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历史总的趋势是前进发展的; 二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中国厚重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后人的新思想和新文化都是在总结和提炼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新思想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民族文化同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同样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面对传统文化的两面性,积极倡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7]; 一再强调“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辩证的区分出那些封建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落后的、愚昧的、陈腐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并坚决地加以摒弃。另一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勤劳俭朴、艰苦创业、讲究物质与精神和谐、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等先进文化,我们应当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发扬光大。所以,在文化兴国的道路上我们应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一是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 二是通过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文化兴国理应妥善处理两者关系,使之相辅相成,在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文化事业的缺陷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三)文化兴国应妥善处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对外开放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势不可挡的潮流,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文化的交流。面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不可全盘否定任何一方,而应辩证地看待。曾强调:“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 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3]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上看,全球文化呈现出“西强东弱”的态势与格局。这给我国文化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将中国优秀文化宣扬出去,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首先,在吸收外国文化方面,我们应理性对待,科学辨别。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积极吸收别国的长处,才能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外国近代文化方面,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神学的人文主义文化和启蒙运动时期民主平等的思想; 现代思想方面,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效率观念和时间观念,讲究严格、精确、科学的作风和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随着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西方世界却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 随着文化市场自由化,与文化产品逆差同时而来的,还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价值观念的侵入。面对这样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正确看待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就如所提倡的那样“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一方面,对于外国优秀文化,我们应积极地借鉴和灵活地学习,并将其转换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传统道德中那些腐朽堕落的东西,我们应坚决抛弃; 对于西方大国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其价值观念,企图削弱甚至取代我国民族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行为,我们应坚决抵制。其次,在传扬本国文化方面,我们应转变姿态,主动交流。2003 年至 2011 年,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近 150 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350 多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8]。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趋势,但是在文化输出品的选择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要着重开掘本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又能体现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因素,寻求差异性下的文化共识; 另一方面要确保文化产品的经典性,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让西方观众真实地了解我国积极健康的国家形象。总之,文化兴国的道路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身处于世界之林的中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应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的态度,取精去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将外国文化有效地化为己用的同时,也让世界知晓中国。(四)文化兴国应妥善处理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十六大上,总书记做出重要战略部署: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8]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李长春同志指出: “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与国家现代化战略部署相联系,《决定》没有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6]由此可见,文化兴国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从本质上看,文化兴国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第一,文化兴国是一个积累的、渐进的连续过程。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特点,它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是以往历史上精神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所以,自觉地吸收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二,文化兴国也是一个间接的、全面的和长期的过程。首先,马克思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9],精神文明需要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如物质手段、群众实践等,才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它是一个间接的、缓慢的过程。其次,精神文明对社会的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精神生产及生活领域,也包括物质生活和生产领域,因此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再次,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精神文明成果的作用往往不能在短期内看清楚,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得到验证。因此,它是个长期的、持久性的过程。虽然,近 8 年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在量上取得了长足飞跃,例如我国政府近 8 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 20 多个省市区提出“文化大省”战略; 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2008 年,我国的文化产业逆市上扬,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8 个百分点。但是,从文化建设的质量上看,文化兴国依然任重而道远。首先,文化建设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合理非常明显; 其次,文化“公益性”与“市场性”属性模糊,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 最后,文化建设科技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全新能力。所以,我们仍应理性看待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不可因激进的追求高速度而忽视了文化发展的质量。总之,文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应妥善处理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正确认识其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并创造条件,不失时机的促成质的飞跃。

实施文化兴国战略的思路

(一)要全面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问题: 精神文明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领导、单位对于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道德、诚信缺失现象,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文化兴国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文化建设的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头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依靠科学发展之路打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门。(二)要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之路,是经得住考验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文化兴国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想、政策、国情、国防等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最能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精神,能够最有效地激发中华儿女奋勇进取的力量。文化兴国要加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增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三)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制、保障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需要制度的支撑,需要规范文化市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需要政府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团体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其次,要大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搭建平台,多方联系,把握机遇,适时地开展对外交流,不断的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同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海外中国文化的宣传,通过孔子学院建设等方式构建文化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下,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成果、理念等等。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才能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繁荣。(四)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才队伍培养针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国家要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要积极面对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挑战[10]。首先,要加大基础性投入。要保证财政投入的增长能够基本满足文化建设的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事业的创新提供物质保证,使得文化建设不会成为一纸空文,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其次,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支持广大文化人才青年进行文化创作、课题研究,对在文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适当的鼓励、表彰; 鼓励高校进行文化人才培养,设置相关专业,提供学科师资保证,同时积极同有关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人才培养的环节。最后,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在培养文化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自觉遵守有关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职业道德。

上一篇:吉林省测绘工程师职评政策 下一篇:河北测绘师高级职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