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

时间:2022-05-05 06:58:14

音乐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

摘要:一个好的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与积极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课外学习资源利用起来那就是最好的学习了,所以,我们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施展自己的风采,同时也收获自己的辛勤耕耘的成果。开展这样的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这门课程它的实践性特别的突出,教师就是要在反反复复的实践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当然这个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朝一夕的积累。

关键词:音乐 实践体验 情感

《新课程标准》标准其实明明白白的告诉广大教师,就是要把学生放到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去锻炼,让社会成为学生的课堂,这个课堂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的地方。我们平时所谓的课堂,不是学生终究要去的地方,能不能使学生成为这个大课堂的主人,就是老师的能力问题了。比如学习了简单的乐谱知识后,老师就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拿来,让学生去谱,去哼唱。这样在反复的哼唱当中就很容易学会乐谱知识的。

还有些实践活动需要集体的努力才能完成,需要学生的通力,我们把这类活动姑且称之为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如果教师设计巧妙,同学之间有了竞争意识,那这种合作模式教师好的,否则是不成功的。同学之间要互相交流合作,扬长避短。交流内容可以是音乐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的交流,这样有益于学生间的互动,还能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事情怕的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如果要长久的坚持下去,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一种兴趣,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不能各行其是,南辕北辙。我在教学《龟兔赛跑》这节课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节音乐故事课,所以老师自己就要在脑子里整体规划好这节课的过程和细节,然后要合理安排学生合理分工合作。课文中有几个角色:小兔,乌龟,小熊,小猴子,小猫。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的老师,她可能会想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地利用资源给每个学生安排角色,如果每个学生了角色,这样不至于没有角色的学生做其他的事,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还可以按照传统的习惯,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分组办法,把学生按照他们各自的秉性科学合理地搭配在一个组里,这样给每个人给每个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有时候男女搭配要合理,如果不合理,直接导致课堂效果的不尽人意。

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际活动的能力。其实学生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学生的理论能力的高低有些老师把学生的能力看做考卷上的能力,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也是一个错误的教学理念。一年级音乐课《小雨沙沙》,就那么简短的几个音符,老师觉得特简单,可学生就是“五音不全”,怎么教总感觉缺点什么,这不是学生的问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实践,老师也应该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实际教学能力。学生在学习《小雨沙沙》的歌词之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大家都见过下雨,能说说大雨和小雨的区别吗?我们当地的雨,几乎是疾风暴雨,没有课文里所描述的江南朦朦胧胧的缠绵的丝丝雨滴,这样我们的学生理解起来就困难,也许有些学生到过南方,他们在小组内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选出优秀的在全班描述展示。这时,老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在情景的氛围中学习,效果肯定比满堂灌好多了。教学中,学生把乐曲学到一定程度,老师还可以拿出电子琴,让学生自由为歌曲配乐,进行实践探究。当然这些学生得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在一节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真正上得了台面的技能,而不是花拳绣腿中听不中用的能力。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它既是创作者的感情内涵在音乐中的体验过程,也时我们倾听者的感情和音乐创作者的感情碰撞后发生共鸣的一个过程,两者之间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越是激烈,就说明音乐作品越是深入人心,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随便的吼几声的乡村卖唱声。好的音乐作品对所有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同样的效果,不是说百姓欣赏不来,只是他们不知道好在哪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音乐是一种情感非常丰富的艺术,它的魅力不单单悦耳动听,还有什么陶冶情操之类的,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就是在于能给人们天马行空、纵横八极、驰骋宇宙的想象的空间。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李贺说石破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其实任何艺术都一样,都是作家的情感产物,只不过他们的艺术表现方法不同罢了。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这种情感的体验,在体验时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式地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学生在这种的情感体验中,有意识无意识地体验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创作体验和情感体验,所以学生的音乐的审美情感也在这种体验中发展与丰富起来。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的情感是那么的专注投入,我们还私下里窃窃私语,不了解老师的情感所在,也不了解老师的情感体验。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一再强调要饱含情感,否则就是对妈妈的不尊重。我们就想,对妈妈的尊重和不尊重跟唱歌八竿子打不着啊!犯得着这么神圣嘛!后来我也成了音乐教师,也成了妈妈,才体验到这首歌里所蕴涵的情感内容,所以我教这首歌的时候,也像当你老师教我的一样,我相信我的学生以后会明白的。

记得还有一首歌,是《爱的奉献》。当初教我的老师走了,后面的老师也是声情并茂的给我们演唱示范,当然,此时的我不在是彼时的我了,对音乐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体验,所以对老师的表现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是私语。情感体验在我老师那里是那么的动人,我也要秉承他们的艺术秉性,去面对我的学生。记得在一次课上,我感觉很自然地唱起了《爱的奉献》,没成想在学生的心灵里产生的效果却是那么的好,就连捣蛋大王也神情专注地听我唱。唱晚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倒不自在起来。

所以我认为情感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思想上的共鸣,才是音乐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让数学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 下一篇:浅谈如何通过有效发问引领学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