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求发展:拓展材料的运用法则

时间:2022-05-04 07:07:07

以生态求发展:拓展材料的运用法则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拓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进行一些必要的拓展延伸,对深度解读文本、贯通课内课外、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引入阅读材料是进行拓展的主要方式。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引入阅读材料存在着过热或过冷的两极化的现象。

过热——课堂失衡。过多引入阅读材料,挤占了课内文本的主置;多处过量拓展,打乱课内文本的阅读主线;过度解读拓展材料,忽视阅读的主体——课文。

过冷——效果失察。引入阅读材料只是一种形式,运用缺少针对性,一读而过;辐射课外缺少后续监督,一提而过。

拓展材料,取课外阅读的点滴注入课内,它辐射着课内与课外。如果运用得当,能有效带动课内课外阅读的同步发展。拓展材料的运用应是生态化的:不盲目,应符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需要并成为阅读的需求;不过度,应顺应学生阅读兴趣的趋向并成为阅读习惯;不功利,应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并成为阅读素养。

一、呈现态势:应合儿童的感官觉察

好的课外阅读资料,首先应该是学生愿意去读,愿意为了弄明白而细读深思的文本。小学生在接触文本的第一眼就会对其产生直接的或喜爱或厌烦之感。呈现给学生的阅读资料只有符合学生直接的感官觉察,才能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受文本,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1. 改变言语表达:变“理论定性式”为“故事描述式”

学习人物类课文,特别是有关一些伟人的课文时,不少教师都引入了人物的生平介绍的资料。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刻了解伟人的崇高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教学《虎门销烟》一文时,我们可这样拓展。

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利用鸦片打开了中华大门,残害中华儿女,更霸占中华领土,并在我中华土地上横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在中华民族灾难当头之际,一位爱国爱民的官员林则徐挺身而出,抱着“鸦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决心,顶着沉重的压力,让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乖乖地交出了所有鸦片,烧掉了这残害中国人的一箱箱,为受苦受难的中华民众出了一口恶气。

这种色彩强烈的字眼、情感浓烈的言语、感人细节的描述更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林则徐的形象。

小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具体的事件、细致的情节所打动。呈现的阅读资料应符合学生的这一感官觉察特点,将理论化倾向的内容融于较为具体的故事描述之中,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2. 裁剪旁枝蔓叶:从“面面俱到”到“重点整合”

小学生的思维觉察是比较单一直接的,篇幅过长、内容过杂的文本放在集中的时间段内阅读,往往会让他们“浮想联翩”,容易偏离阅读的最初关注点。作为课堂拓展阅读材料,学生对其“一目了然”,能够较快地抓住要点有所启迪,取得拓展的实效。

如学习《郑和下西洋》一文,感受下西洋的意义和艰难都是重点。这样拓展的材料就多而杂,因此整合重点才能产生高效。有一位教师就这样整合:

到达爪哇岛,船员上岸做生意,被当地人误杀了170人。郑和部下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3. 打破常态范式:由“注意疲劳”到“陌生吸引”

怎样让拓展材料更快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更深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呢?不少教师都是采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拓展,而学生吸收信息的主要感官是眼睛,这种单一的形式会因为学习时间过长或是因为阅读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因素造成学生心理疲劳,不能使阅读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此时,我们需要打破常规,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换个形式,就能引起起学生其他感官的注意。如,学习《七律·长征》一文,一位教师这样设计:

师:沿着红军长征的步伐,我们看到——(出示夜色下的泸定桥组图。)

师:历史上有这么一天——(播放配文视频,几名学生按顺序读文字材料。)

图文并茂,并且分段呈现材料,学生看的同时在思考,在思考中又迎来新材料的冲击,注意力高度集中,读中看,看中思,学生的情感之潮不断涌动。

二、融入时机:适切学习的思维脉络

学生学习的思路就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思路。拓展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深入思考、升华解读。因此,拓展阅读只有循着学生思维的脉络跟进,才能真正起到实效,达到高效。

1. 思绪空白时开一扇“窗户”,使之目中有物

不同的课文,给学生带来的第一直觉各不相同:有些课文文题就能够非常直接地给学生一个关注点,有一些课文会让学生读着读着就开始关注一个点,还有一些课文本身有学习的空白点。对有空白点的课文,唯有拓展补充才能研读到一定的深度。

如,对《在大海中永生》,学生读到的是告别的深情,未读到的是人们为何有如此的深情。这需要拓展材料来填充这一空白。

“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初读课文时,学生的注意点放在读准读通课文文字上,初读之后对课文有了比较模糊的整体感悟,此时介入阅读材料更能加深下一步学文的思维程度,就犹如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使学生看见了更为美丽的风景。这样,他们必然会带着情感有意识地观照课文,这对深度解读课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 思路受阻时导一个“出口”,使之柳暗花明

当学生的思维受限在一个范围内走不出来的时候,当学生的思路卡壳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恰当的拓展材料的引入无疑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出口”。学生循着“出口”而行必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读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的思路要由探究樟树的特点转移到探究宋庆龄的身上。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学生思维的一个阻塞点。此时,融入拓展阅读内容对学生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宋庆龄奶奶一生中,为了民族革命事业,无私无畏,百折不挠,勇敢地同敌对势力作斗争。当红军将领陈赓等5位爱国志士被非法逮捕时,宋庆龄奶奶联合学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进行解救。在解救的过程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地同周旋,与面对面地抗争,最后被她责问得哑口无言。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把陈赓等5位爱国志士解救出来。

由拓展材料再次进入课文,来一个“回读”与“汇读”,学生的思路就更加宽阔了。

3. 思维迭起时点一星“火苗”,使之锦上添花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的解读不断地深入、深入、再深入。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运用拓展阅读适时地“点火”,将学生心中的认知体悟延伸、扩大,让感悟更深刻、深邃。

学习完《理想的风筝》,学生和文中刘老师的学生一样经历了由“酸涩”到“尊敬”的情感之路。此时,学生心中感情的浪涛正在澎湃,而适切的拓展阅读则可以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坚强激励着他笑对命运。19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1994年,他切除了左肾。2000年又切除了左肺。后来又诊断他的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又一次想到刘老师那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

将作者苏叔阳与刘老师的形象重合,让学生仰望心中“理想的风筝”,这样他们就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

三、映射距离:激起阅读的自觉需求

拓展阅读,应该系着课内与课外。它服务课内,直接迅速,同时又为学生课外阅读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课外自觉广泛地阅读。“教师引导阅读问题激发阅读兴趣需求阅读习惯自觉阅读”,这是阅读的过程。只有沿着这样的轨迹,拓展阅读的映射功能才得以真正实现。

1.找准一个“基点”,与课文的对接中实现需求阅读

学生在阅读中是否需要拓展材料、需要怎样的拓展材料,这是引入拓展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拓展材料要与课内阅读中的“一点”相融合,对接之后能引领学生从单薄的情感体悟向纵深处发展。

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有的教师引入徐悲鸿勤奋学习的故事作为拓展,这固然承续了课内文本中人物的精神,但“勤奋”的意味清晰明了,学生没有探究的需求,产生不了阅读的愿望。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奔马图中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本源是“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探究“真正的中国人”无疑是更有价值的需求。阅读徐悲鸿的作品介绍,解读的是徐悲鸿这个人以及他心中想要展现的“真正的中国人”的形象。

2.引出多处“疑惑”,于探究中达成自觉阅读的目的

好奇是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的原始起因。拓展阅读要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觉读下去,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之心,让学生在探究中满足好奇之心,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内阅读中总有言有不尽之处。我们不妨就把它当作后续的阅读“引子”,让学生自己带着疑惑读下去,读出自己的见解。比如,读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心中有了一个谦逊识礼的林冲,此时引入——

有人说:林冲是一位具有懦弱性格的正气英雄,他是为自己生活得更好而谨慎的人。林冲性格里有个特点,那就是窝囊。

我们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为什么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是从什么角度来看林冲的呢?学生给林冲打了个问号,这就成为他们自觉研读下去的动机。

3.设立轻松“话吧”,在思维碰撞中开启长效阅读之门

以拓展材料牵出课外阅读,使阅读呈现永远的现在进行时,这是阅读最为理想的生态发展之路。而要让学生对阅读自始至终保持兴趣,仅仅靠在课堂上的一语推荐是远远不够的。让读了一些的学生想继续读下去,让没有读的学生产生想读的愿望,让所有读的学生都想读出与众不同的精彩,交流是最好的方法。

“读书会”之类的交流平台费时耗力,我们更提倡常态的交流。教师有意识地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所阅读的话题,设立一个小而轻松的“话吧”,让学生脑中的阅读记忆有打开的机会,有倾诉表达的机会。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詹天佑与钱学森有什么相同点?

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随心而谈。其实,这与前一课的拓展——阅读钱学森的故事相联系,是一种隐性的检查,也是对学生下一步的阅读任务进行无声的布置。

拓展材料,只有用之有法、用之有效,才能让阅读走上生态发展的健康之路。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