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9 21:09:42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1

命题即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出题目作文。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提供参考的事实来作文,这参考的事实一般是文字材料。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谈话中心作文。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者不是并列的概念。它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产生的概念。可能交叉,也可能包容。命题作文是从标题给定与否的角度说的;话题作文是从谈话中心(话题)的给定与否的角度说的;材料作文是从材料提供与否的角度说的。因此,只要给定了题目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口,写作者在作文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写,这个围绕可能是思想上的围绕,也可能是内容上的围绕。由此可以说命题作文也是话题作文,因为,只要不把“中心”绝对化或理解为正圆的圆心,命题作文的题目必然是谈话(作文)围绕的中心(即话题)。这里要补充两点,第一,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是观念型的,作文往往在思想上围绕这个观念写,但这个围绕不是不可以适当的发展。适当的发展就是偏离,没有这个偏离,文章不容易做到深刻甚至可能毫无生气。第二,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是非观念型的,这样的作文只须在内容上围绕题目(话题)作文,文章思想的开放性较大。

只要给了谈话中心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上文说命题作文题目就是谈话中心,因此命题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命题作文,因为给你的是话题,不一定要你当题目,你也最好不把话题当题目。虽然这样不“犯规”,但有偷懒之嫌,并且有时因话题本身是观念型的而易使你不敢越雷池一步,导致文章思维不深刻(或不高远),成了出题者的传声筒。

只要提供了材料(或图画)的作文,就是供材料作文,如果出题者在材料中给你引出话题,那这个供材料作文兼是话题作文。如果出题者在材料后给你引出题目作文,那这时供材料作文就兼是命题作文。

当然也有只供材料不引出话题的作文。这样的作文就需要写作者从材料中引出话题,这样的作文开放性就较大。一个材料可以引出多个话题,至于自己写那个话题,那就要视自己的把握程度而定。需要补充的是,从材料中引出话题应是来之有据的。如果不顾材料这块土壤,凭空来一个话题,很有可能离题,离题是应试作文的大忌。

二、话题作文的原则

作文都是有话题的。命题作文,题目就是话题;材料作文如果出题者没给你引出话题,那是把这个任务教给了写作者,因为要有与材料相关的话题才有可能成功地写作。没有话题的作文是无心或无脑的作文。这里的心指非观念型的话题,脑是观念型的话题。因此掌握了话题作文的写法,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写法就不成问题。话题作文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

话题作文要与话题相关。没有明确给话题的,要与材料相关——即作文的话题要是从材料中分析出来的。这里的分析的功夫很重要,特别是议论文,必须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分析,从材料中生长话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相关性是话题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高考作文的基本限制也体现于此,就是让你戴着镣铐跳舞。

第二、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表现在三方面:1.材料的开放,这里的材料通常是指作文的选材,但我认为写进文章的所有语言都是材料。这里的开放当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围绕话题去言说去生长自己的文章之树。这里的开放是相对开放也是相对自由。在相对自由的前提下选材越新颖越好,因为新颖也是一种陌生化,喜新厌旧是人之审美常情。2.文体的开放,一般是文体不限,但不提倡写诗,原因可能是写诗更难评分,还有字数也不易写到800字。3.思想不限,这一条很重要,这就是解放思想——在话题相关的基础上思想可以参差不齐。

第三、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创新表现在三方面:1.构思精巧,材料新鲜,见解新颖;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3.有个性特征。

构思精巧是结构方面的,材料和见解的新颖是内容方面的。构思的精巧从形式上说是题目、开头、结尾和分段等方面的独具匠心。材料的新鲜也是靠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不是靠临场发挥就能凑效。见解新颖要有善于思考的习惯才行,要懂些写作思维技术,学会怎样使文章深刻、深远和高远。如果说推理是写议论文的功夫,想象就是编故事的功夫。习惯了推理的高中生往往不注重想象力的训练,不训练就不会有多强,如果平时缺少这方面的训练,考场也不宜一味追求。至于个性特征就比较模糊,说是个人风格也可,但说风格又近于对作家的评价。语言的个性是个性化的一个方面,但思想的个性化是更重要的,前者是形式的个性化,后者是内容的个性化。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2

自我与成长类。成长,一个苦涩而永恒的话题,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一个独抒心灵的天地和倾诉情感的港湾,在成长的过程中,亲情、友情伴随他们成长,这也是中考作文关注的一方天地。个人成长与经历类作文试题,要求考生立足现在,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反思所走过的路,并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展开憧憬。比如,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以“希望”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江苏省泰州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浙江省绍兴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 河南省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幸福原来 ”。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以“坚守”或“放弃 ”为题,山东省济宁市以“面对与自强”为话题,湖南省郴州市以“一起走过”为话题,浙江省温州市以“把心儿打开”为题,浙江省绍兴市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这些作文题都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历程,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自然体会最深,感受最多,容易下笔。走进初三,学习猝然紧张,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内心焦虑不安,在生活中又缺少沟通,缺少交流,缺少疏导,没有倾诉的机会和场所,这类作文题在于引导学生倾诉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素质与情感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命题者都非常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因而感悟生活就成了中考常常眷顾的一个内容。比如,2005年山东省以“放大优点”为话题,湖北省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山东省烟台市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需要 ”,浙江省温州市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江苏省宿迁市的命题作文题目是“掌声又响起来”。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山东省青岛市以“快乐”、“痛苦”或“快乐和痛苦”为题,广东省河源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歌”,山东省临沂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 ,因为我 ”,浙江省湖州市以“感动”为话题,浙江省温州市以“陶醉”为话题,海南省课改实验区以“交流”为话题,江苏南通市中考实验区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四川省广安市以“快乐”为话题……这些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强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引导考生仔细品味和理性分析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类试题和“自我与成长类”试题一样,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有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而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

社会与生活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中学生的学习决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敢于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发表己见。比如,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江苏省扬州市以“让”为话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的味道”,江苏省徐州市命题作文题目是“自我与他人”,山东省烟台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需要 ”。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以“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四川省自贡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龙门阵”,四川省攀枝花市以“节俭”为话题,江苏省无锡市命题作文题目是“门其实开着”……这些题目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放谈社会生活。

想象与创新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但是,这类试题如果处理不当,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容易助长“假、大、空”风气的盛行。因此,前几年曾经盛行一时的给考生一个未来时间或未来事物作为话题,让考生去想象未来的科技水平、社会趋势、人类进步和个人发展前景,借此检测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做法,已经被摒弃。比如,2006年浙江省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江苏省南京市以“其实很简单”为题,江苏省无锡市命题作文题目是“门其实开着”……这些题目都是以某一种可感知的现象或者观点为思维起点,进而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理性与思辨类。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比如,2005年江苏省淮安市以“认识自己的特长”为题,江苏省徐州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是一把双刃剑”,安徽省的材料作文,要求写出对一幅画的不同评价,由此引导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人和事物,河北省作文材料的最后点睛之笔是:“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以“ 也美丽”为题,海南省课改实验区则要求“从‘太好了’、‘我能行’以及‘让我来帮你’中选择一题作文”,上海市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 江苏省泰州市以“享受过程”为话题……这些题目,或引导学生思考,或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都具有极浓的思辨色彩。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于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阅读“对话理论”,准确揭示了阅读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通过多重对话的开展,形成心灵交流,产生个性感悟,最终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阅读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阅读对话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一般情境下的阅读对话呈现三类状态: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考场情境下的阅读活动,具有阅读对话的一般形态。生本对话,仍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生本对话的有效建构,是决定考场阅读对话质量的主要因素。

文本的作者有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的权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对学生来说,在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倾听者”,而不是“评判者”的位置上,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进而扩大自己的情感视野,拓深自我的体验程度。

另一方面,作品的意义并非在文本诞生于作者手下时就已凝固,而是由读者逐步发掘出来的。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内容有很多,其中至少应包括搜集处理信息,把握基本语义,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

在平素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好读深思,心知其义”,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篇》),进而将文本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的感悟。

而在考场阅读文本时,只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考生,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

有异于平素的课堂教学,呈现为特殊形态的考场阅读对话更具有受制性的特点。它不仅不容许生生对话的存在,而且其师生对话也呈现特殊形态:参与对话的“师”,是测试中的命题者及测试后的阅卷者。

考场阅读对话模式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相关的教师参与者在充分尊重考生、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人本地和科学地履行命题、阅卷等系列检测任务。

考场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阅读对话,对于考生而言,是单向的、非互动性的,因而注定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命题者、阅卷者把握了对话的话语权,他们决定了对话的范畴,掌控着对话的方向。命题者所命制的试题及预设的试题答案,制约了考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策略。其后,阅卷者对试题的理解,尤其对试题答案的判读,如果稍一刻板机械,即制约着文本最大化价值的呈现。考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否真实、顺利、有质量,除了自身与文本对话水准高低与策略当否的因素外,也取决于命题者、阅卷者与考生、与文本对话时能否具有尊重的态度。

作为命题者的教师应该明白,无论是在平素的课堂中,还是在应试的考场里,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其实只有先知与后知的区别,并不存在施与受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双方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触发智慧的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

命题教师要在尊重考生的前提下,巧妙设问,以期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深刻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哪一线、哪一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精神活动,从而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

作为阅卷者的教师,也应充分尊重考生的独特体验。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文本阅读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阅卷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接纳学生的这些个性化感悟,理解、认可、接纳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与文本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提出的合乎情理的、具有独创性的对话结果(答案),使考场对话也能像课堂对话一样,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愉快过程。

谈及命题者对文本的尊重之前,首先要强调,命题者命题(设计)的主体性也应该得到考生的善意接受与充分尊重。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编辑,对话的设计者拥有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加以分析、理解和表达的权利。但是,他们对文本的加工、运用,是为阅读者(学生)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在与文本进行前期对话,进而命题时,他们的主体性是有很大限度的。

命题者必须尊重文本,正视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必须避免超越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杜绝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必须认可文本的文本空间与意义空间的存在,对于部分文本需要从基本理解、创新理解等层面解读出文本的不同层级的意义。然后,以作为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在的经验信息的“预设”为基础,围绕“角色”(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人)分析,紧扣那些“省略”、“隐蔽”(生成“象外之象”)、“中断”、“冗余”的话语,关注凸显“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及“隐喻化”的修辞手段,寻找对话的话题,设计对话的情境,并将这种对话的成果转化为试题的命制。

此一考量下命制完成的试题,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既有助于文本基本意义的生成,又比较契合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原始期待;既隐射了重要的文本空间、涵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关照了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对话策略;呈现适度、适时地开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利生成基于积极、正确前提的文本意义的多元建构。

考场情境下有效开展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切入口,主要如下:

形成“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重要美学概念。指的是接受主体在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即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而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阅读对话正常展开的前提。考生应立足各种形成因素,通过多种形成路径——回顾掌握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建立与熟悉作品之间的推及类比,打通作品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的现实情境的内在联系,等等——努力形成考场阅读对话中的期待视野。

还原语境。语境和言语一道生成。作品一旦生成,语境因素也就自然消失。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言语表达,恢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这就要以一种与语境生成相逆的心理程序,实现一个由言语到语境的过程。这一“还原语境”的过程,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由此可知,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知人论世。

补充空白。文本的空白,是作者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而补足阅读文本中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空框,可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并不是读者盲目地崇拜文本,机械地接纳文本,小心翼翼地解读、猜读作者的本原意义,而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空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加以填补。在考场实践中,可以按照“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评价空白”的程序,与文本“对话”(答题)。可从精彩突出部分入手,如文章的重点词语、关键句子、标题、文眼、警句、过渡段,所记述事件发展的高潮、人物言行的闪光点等,提出问题,带动整篇,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

联想触发。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联想触发,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印证。

颠覆重建。就是读者以颠覆表达意义的方式,重建自己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

追本溯源。指探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原初用意和基本母题,藉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或使所读文本的意义得到新的开掘和升华。

汇聚比照。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种孤立的、真空的存在。汇聚文本,形成文本之间的关联,并加以比照,是读者介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生成和创新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且饶有兴味的通道。

动态积储。指在考场阅读活动中,透过题目或注释等,自觉地与命题者联系,接受其阅读见解和经验。也包括读者自己与旧我之间的联系,因为与某一文本的对话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有一个不断调节、不断补充的过程。

冷观现实,虽然新课程理念正在不断深化、内化,但不太尊重考生、尊重文本,对考场情境下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正常进行产生干扰的试题,目前仍有少量存在。探究其因,主要有二:

首先,是命题者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而上的命题思想,以静止的、割裂的观点来对待考场阅读,将意蕴深厚的文本看做可着意肢解的,用于知识、能力的考查材料,强行塞进脱离文本语境的考查内容,刻意设置有违对话程序的阅读障碍。阅读测试的本质,是利用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考查手段(试题),来审视阅读的过程与结果。其对话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是本体与反映的关系。所以,考场阅读的设计,应该确立阅读与考查手段(试题)并重而内外有别的思想,使考查手段(试题)服务于阅读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迎合节外生枝的需求,努力体现阅读知识、能力考查的系统性。

其次,是命题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试题的客观性,一方面忽视文本中文本空间的存在,在试题设计上使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简单化;另一方面漠视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文本意义,否定考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合理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片面、僵化乃至偏颇地预设参考答案。

而从阅卷者的角度来回溯考场情境下的生本、师生阅读对话,也可以触发两点思考:

其一,要将追求试题的效度与阅读对话的特性结合起来,凸现阅读试题命题与评判的科学性。如何体现文本阅读理解的多元开放特点,同时努力保证试题评分标准的客观性,这是命题者需要辩证思考的课题。其实,用发展教育评价观分析,及从阅读对话理论来看,考场阅读对话的结论(试题答案)呈现为相对自由合理的多元化理解,本就应该是喜人的现象,体现出的是真正的公平。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 命题走向 审题 素材积累

作文在语文中考中素称“半壁江山”,一“文”定试之说不再是空穴来风。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每个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写好作文?如何尽量杜绝失分?这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应关注哪些问题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主要从四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关注作文命题的走向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模式主要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每个阶段作文命题形式多种多样。随着话题作文日渐淡出中考,命题(含半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在中考卷中所占份额与日俱增。到了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更多样化,进一步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考卷有所创新与突破。如北京市这几年均是在命题或半命题之间徘徊。2007年出了一道半命题作文“动力来自_____”,2008年为命题作文“向前,向前,向前!”2009年又变回了半命题作文“并没有结束”,而2010年又出了命题作文“凝聚”。由此可见命题和半命题一直在中考试卷上占领着高地。2011年山东青岛出了两道作文题,命题作文为“我还是有潜力的”;话题作文则要求考生以“反省自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作文。由于以前训练的多是话题作文,结果有些同学不适应。话题作文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中期最流行的中考作文模式。而命题作文成为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卷上的主流。因此,教师要关注作文命题趋势,提醒初中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各方面都要兼顾到,不要为了作文而作文。

二、关注现实,注重自我感悟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得高分?专家认为:要关注现实,要有生活体验,要思考人生,要表达真情,要注重自我感悟。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最真的才是最好的。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就在于抒真情。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写作注意“感受与思考”,感受生活要有情。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应提醒学生仔细留意写的人或事、发掘这些人或事的深层含义。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脚下的土地,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风向标,比如2010年北京卷作文《凝聚》文题简洁而温馨,既可以指向个人一生中方方面面的凝聚,也可以指向集体与社会中形形的凝聚,引导学生关注团体,关注由人与人共同组成的社会,关注由人与动物、与自然共同组成的地球。如果缺少对身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要写好这一文题实属不易。类似这样的命题既是对考生观察和思考生活能力的考查,也是一次脉脉含情的温馨提示: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脚下的那方土地吧,因而要注重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写文章往往是从感受开始的,心有所感才行之于文。

三、强化素材的积累

在文章中,主题起统帅全篇的作用,但是主题不是空洞的,而是需要通过材料来表现的。材料是形成主题的支柱,是文章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作家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是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强化素材积累,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要备好生活素材,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此外还应博览课外读物,丰富文化积淀。从近年中考看,高分作文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因而多读多思含有哲理性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素材手册,比如积累哲理故事,关注近年来感动世人的人物等。写作时,就能紧扣话题信手拈来。

四、严把审题关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审题不正确、整个作文就失败了。一位作文专家说过:“所谓审题,说白了,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叫你向东你就向东,叫你向西你就向西,千万不能由着性子来。叫你比赛足球,你就只能去踢足球,万万不可自行其是,去打排球、打乒乓球。排球、乒乓球打得再好,统统不算数。”审题实际上就是搞清楚题目要求写什么,它是作文构思立意的基础。比如以“中秋”为话题,你可以写中秋,可以写月亮,可以写嫦娥,可以写亲人团聚,可以写思乡念亲,可以写古往今来关于中秋诗词的赏析等。这个的确是范围很宽,但只要抓住其中一点,大肆拓展开来就可以了。但是,有些“寓意”类的话题作文,它会先提供材料,设置一个写作中心。这时候审题立意应当像材料作文那样,反复阅读材料,充分理解、准确把握设题材料的内涵,提炼出暗示话题含义的关键词(句),以便披沙拣金,准确切入。如话题作文“攀登另一种巅峰”属“寓意”类的话题,材料中的“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就是一个关键句,所谓的“攀登”,就是战胜私欲,要以一种广博的胸襟来面对世界,从而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震撼。但学生写作的情况并不理想,最大的失误在于审题失误,造成偏题、离题。大多学生只是单纯以“成功”“欲望”甚至以“梦想”为话题,行文中偷换话题,这些都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得分都较低。

虽说写好作文需要关注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但核心之点,也无非是这些。如果平常的教学中既能注重从大处着眼于命题的走向和趋势,又能从小处抓好审题和素材积累,才能有备而来而不会全盘皆输。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

3.李福灼、陈玉秋:《语文课程理念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话题作文

1.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许多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认为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话题作文需要认真审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2.“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2.1 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如:《谈读书》、《书是我的挚友》等等,这种方法可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2.2 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提,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2.3 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2.4 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作题目。

3.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3.1 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

3.2 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题;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4.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一般是非常宽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思、选材上下功夫,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于“一点水中见世界,一粒沙里说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其次,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题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如以“流水”为话题的作文,如选取“滴水石穿”思路写凡事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就难免老生常谈;但如能选取“流水不腐”的思路谈死水一潭易于腐败,而大浪淘沙才富有生命力,进而联系社会谈改革开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谈竞争机制对陈规陋习和“铁饭碗”的冲击,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话题作文是初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很好体现。需要同学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反映主题,从具体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6

2009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盘点全国及各省市的18套试卷的作文题,对于把握高考作文的“命脉”,预测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乃至有的放矢地做好备考工作,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2009年高考作文一览表

通过以上的表格,我们不难看出,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具有下面一些规律:

1 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逐渐淡出。18套试卷的作文命题中,9道是材料作文,8道是命题(包括半命题)作文,这两种命题形式不但构成了作文命题的主色调,而且几乎是平分秋色;只有1道是话题作文,较2008年的2道,数量又有减少,淡出之势已达到了最后的底线。

2 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给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作文命题不用陌生的内容为难考生,而是较往年更加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保证让考生人人有话说、有得写,这不但紧密契合了高考作文“熟悉、公平”的命题原则,而且给考生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写作发挥空间,有利于考查基本写作素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也是高考命题的善良所在。另外,由于写作时可以围绕主题无限发散,能有效避免猜题押宝、背诵范文等现象,进一步切合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3 相对集中的思想性内核浮出水面。从表格中“内核探秘”一栏显示的情况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已经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主题。即:认知与思维、品质与美德、关注现实与历史。这三个方面的主题共同构成了作文命题的思想性内核,而且是开放的、健康的,没有限制考生的思维,为考生提供了多种写作路径。

4 诗意的命题“舞”出一片美丽的天空。综观18套试卷的作文题,就会发现不乏诗意的因素,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这一因素都有所体现:材料作文如浙江卷,以《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的歌词为材料;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如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福建卷“这也是一种――”、湖南卷“踮起脚尖”、湖北卷“站在――门口”。对诗意的追求与表达,颇能激发考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想象。

5 强化文体特征,增加指定文体的规则要求。关于文体方面的要求,18套试卷中有16套都是以“不限”或“自选”的形式出现,这是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而不是不讲文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江西卷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湖南卷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缩减了文体的“入口”。不管怎样,有一个信息是明显的,即高考作文命题有着严格的文体要求,杜绝文体交叉现象,不允许写似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

二、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立足2009年高考作文,依据命题所透射出的各方面信息,我们可以对201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作出如下预测:

1 内容更加关注生活。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10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 命题形式稳中求变。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有可能彻底退出,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而且双峰相峙。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果是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应多关注命题作文。

3 写作要求增加限制。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2010年会在写作要求上进一步增加限制。甚至会在文体上作出特别严格的要求。

4 两大主题共唱主角。这两大主题是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文化、人文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需要,在当代,人们呼唤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已渐成风起云涌之势,这一社会大背景,必然会以“重音”的形式体现在高考作文中。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7

不少同学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很多同学对作文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对作文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为作文而作文”,忽视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也不注重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在作文中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心声,更多的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模仿别人的词句。这样的所谓作文,又有多少人愿意写并会乐在其中呢?

您觉得怎样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首先,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真话才能激发一个人的表达欲望,这样作文才能有话可说。其次,需要掌握写作学习的规律,不能局限于机械地积累书本素材,注重体验生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努力提高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无论平时的训练还是考试,大都给定了作文命题,这是否也是不少同学作文“无话可说”的一个原因?

的确有这一因素。同一个命题,有的同学比较熟悉,有的同学感觉陌生。但以高考为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处理限制性与开放性方面做得不错,大多数作文命题都能让考生有话可说又容易显出差距。

在给定命题这一前提之下,同学们应尽量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主题与内容进行写作。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也要给自己设计各种类型的作文命题,不能只写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否则,写出的文章容易流于单一片面,无益于写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如何给自己设计作文命题比较科学,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首先,命题要结合现实生活。生活是写作之源,贴近自己生活的作文命题,才能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可以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为题材命题,如,“凝望母亲三分钟”、“我的同桌”等话题,都会让我们有话想说。

其次,要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命题的范围。只写反映自己生活的作文,往往“小而窄”。给自己设计作文命题时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如,学完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就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或写读后感、评述等,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化作作文中的新鲜血液。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篇8

审题可以看做是命题的逆过程,审题的目的,就是吃透题意,也就是看清楚命题者划定的“条条框框”,特别是那些隐性的、弹性的“条条框框”,此处为“事故多发地带”。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在审题上犯错误,那是方向性、战略性的错误,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考生当慎之又慎,什么时间都能省。唯有审题时间不能省。

为了防止疏漏,审题可以按照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由显性到隐性有序进行。

先看题型: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看图作文,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作文,提供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等。

再看人称、文体有没有限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揣摩命题意旨,因为这方面常常是隐性的、弹性的。所以需要考生运用思辨的力量去揭开语言的面纱,洞悉题旨的倾向性及“边界”。

如“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一题。有三个词需要考生去琢磨:生命、深处、花朵。“生命”可以指自己的生命,可以指他人的生命,可以泛指人类的生命,也可以指动物的生命;“深处”相对于“表层”;“花朵”是比喻,比喻美好的事物。“生命”限定了它的所属,而“深处”则厘清了“花朵”的边界――这里的花朵不像自然界的花朵那样,它不具有“可视性”。将文题作整体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切合题意的“花朵”应该理解为生命中深沉而美好的东西――信念、爱、友情、理智、理想、善良、正义、关怀、感恩等等。这一理解有弹性,但也有“弹性限度”。如果考生将“花朵”理解为“美貌”,那显然不合题意,因为它超出了“弹性限度”。如果有考生既写了“信念”又写了“爱”,那是切题的,因为在“花朵”的数量上。命题者并没有设置“边界”。

为题目做“CT”,还要留心副词和句式,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往往藏有玄机。

如“近处也有风景”,这个“也”字,实际包含了一段思维逆折:原以为“美丽的风景总在远处”――这是人们的习惯思维――经历了一些事后才发现,近处也有风景。再如“其实门是开着的”,“其实”就暗示“原本并不知道门是开着的”。如果考生审题时没翻出这些“皱褶”里隐藏的小玩意儿,那你就有可能被这些细小的沙子放倒。

有些题目所采用的句式,明确了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文章的立意和选材都是一种制约。如“只有――,才优秀”,考生在横线上填充的这个词,必须能构成“优秀”的必要条件。

在审题问题上,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要严格区分“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作文”和“以材料为导引的话题作文”。“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作文”,材料不可以不认真研读,因为它是观点的发源。如果是“以材料为导引的话题作文”,材料可以不管不顾,因为材料只是个引子。当然,作为引子的材料也绝非毫无用处,它可以作为我们审题立意的参考或向导。区分这两类性质不同的题型的关键是看题目的表述中有没有“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要求。

二是根据材料提炼出来的观点,应该是基于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

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

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这道看似普通的话题作文,其实不那么简单,因为题目中有“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一语,它就是异化的“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作文”。这首诗有三小节,运用比兴手法,第三节才卒章显志。材料的题旨指向人际交往,话题“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俗语说“人在对面,心隔千里”“人心隔肚皮”;而本诗作者却认为,作为“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靠“心”“目光”“肝胆”等来缩短,甚至消除。如果考生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寓意,断章取义,得出诸如“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短得益于交通业的发展”“人要懂得宽容”的意旨,就跑题了。

三是二元或多元话题作文的立意。二元或多元话题,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中间用“与”“和”等词或间隔号连接。这样的题目应以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立意主轴。

上一篇:吃牛排的礼仪范文 下一篇:初一数学复习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