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教学中的民族情结及其促进作用

时间:2022-05-03 11:18:20

国画教学中的民族情结及其促进作用

摘 要: 开展国画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国画教学可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国画的热情,使学生掌握国画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手法,丰富其他美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 国画教学 民族情结 促进作用

一、在赏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国画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有代表性的国画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习国画的学生在民族精神的激荡下,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从中获得文化教益和思想启迪,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使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得到有效提升。要做到寓教于赏析之中,教师的讲解不能只从用笔、构图及色彩上分析作品,还要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分析作品。在介绍敦煌壁画时,教师以自己对壁画作品传递的艺术见解与学生交流,通过生动的描述和讲解,学生深深感受到国画这一艺术瑰宝蕴含的灿烂文化,并为之感到自豪。同时结合敦煌壁画被盗的历史进行拓展性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百年前的屈辱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国画作品赏析讲解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文化水平,不能把国画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如工笔花鸟画教学,举例分析优秀作品传统与当代的不同艺术表现时,教学内容应尽量做到概括简明、通俗易懂,并采用幻灯片展示呈现,这样使学生懂得临摹学习要去芜取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学会利用新艺术形式和新艺术手法表现新颖的思想情感及现代气息。为此在国画作品赏析中,根据我国传统国画艺术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蕴和情感思想,分单元课题进行教学。在国画教学中从内容到思想表达,从艺术技巧到美术知识的系统性,从观赏的趣味性到国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分别进行详细讲解,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通过国画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国画习作过程中渗透民族情感

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骄傲,作为中华文化传统艺术的精粹,无论从其创作过程运用的工具,还是材料与技法,以及从国画的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的绘画存在很大差别。在国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国画时首先要注重民族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国画独有的民族文化和东方艺术特色,对每一幅国画中蕴含的情感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这种民族情感的促动力,深刻理解渗透民族情感的艺术表现方法的重要价值。学生初学国画要使用美术专业工具时,老师就穿插一些关于“文房四宝”的典故或者传说,并对文房四宝的来历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当今存在的意义进行分析说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工具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存在价值及影响作用。教学中结合“笔、墨、纸、砚”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激励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在练习花卉白描时,不仅要让他们学到中国线描丰富的表现技法,而且要让他们懂得花卉的象征意义和民族情感的融合,而在有关花卉的国画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情感精神,凝聚着具有深刻思想意蕴的表达方法。例如,国画中的牡丹花是祖国繁荣兴旺的象征,成为我国的“国花”,必然凝聚浓浓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国画中的竹是“四君子”题材之一,它蕴含的是一种伟大的民族气节,表现的是高风亮节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国画创作过程就是激发和渗透民族情感的过程。

三、国画课题设计要体现民族情感

在国画教学过程中体现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传承,渗透民族情感,国画与素质教育结合并不在于教育方式,而在于无形中的逐步渗透,要从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国画创作要表达出个人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思想内容,教师在国画创作课题设计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现爱国民族情感。如有这样的课题设计,学生创作的人物工笔画虽然有几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衣着打扮都很现代,但是画面缺乏能体现民族情感的背景,作品显得单薄而苍白,艺术表现缺乏应有的思想文化力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想象,以火红的色彩为背景,如朝霞或枫林等鲜艳的内容,再进一步调整青年男女的神态,要以动感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力量,衣着一定要得体,体现出时展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特色。人物画的情感表现要抓住灵魂深处爆发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艺术感染力,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力量。经过精心指导,学生的画面得到进一步改观,尝试在作品中表达人物高昂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国画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创作者有强大的爱国热情,必然能够信心十足地创作出具有强大民族文化精神动力的国画作品。在实践教学中,有的学生表现的是战斗在各行各业的新时期人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奉献于祖国大江南北的激情,值得在作品中以各种方法描绘,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以花卉等植物为主题的重彩装饰画,同样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民族特色,启发学生从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创作角度独辟蹊径,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想象力,融民族文化与情感于静态的绘画作品中。经过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步培养喜爱国画的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新世纪伊始,把民族精神及文化教育活动贯穿国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是极好的美育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情感素质和艺术素质。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每年开展的艺术节活动、推荐优秀者参与校外美术画展竞赛及全国市省区的大型美术画展。在国画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陶冶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逐步积累丰富的美术实践经验,使学生美术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内容越来越丰富且贴近生活现实,表现技巧越来越成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方法,国画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发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当代社会必须坚持和发扬的思想主流,并且学会把这种情感融入他们的画面之中,无形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结语

在国画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发扬民族精神,从学生的美术教学基础出发,强化培养学习国画的精神动力,把国画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辅导,在国画基础教学与素质教育实践结合过程中进行探索。在指导学生参与艺术审美活动时,把民族精神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在国画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鼓励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国画能力,通过国画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上一篇:漫谈为何提倡素质教育 下一篇:通过素描训练培养中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