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也温柔时刻

时间:2022-05-03 11:48:16

钢铁也温柔时刻

在ABS(防抱死刹车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EBD、ESP(电子控制力分配系统)等高科技的主动安全系统逐渐普及的年代的年代,我们还是痛心地了解到看到,去年共发生210812起2011年我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并造成62387人死亡。当而无法避免的事故无法避免发生时,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被动安全系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那些购车时最容易就成为了保护车内乘员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我们忽略的被动安全系统。

被动安全系统是汽车在事故发生、车辆失控的情况下,对车内外所有人员甚至物体的保护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下面我们来谈谈这至关重要的被动安全保护,看看您的爱车装备了那些方面,您的驾驶空间是否足够安全。

谈到被动安全,人们脑中浮现的主要是安全气囊、安全带预收紧装置、乘员头颈保护系统等车内的安全保护装备,而实际上,安全车身以及行人保护系统也同样重要。

乘员保护

针对车内乘员的被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车身、汽车安全玻璃、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主动式安全头枕、溃缩式转向柱等,本期我们主要介绍对乘员安全影响极大的安全车身和汽车安全玻璃。

变形金刚车身,保护自己安全车身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主角开着汽车穿越各种障碍、经历各种车祸,而车辆还依然坚强地奔跑在马路上,我想这应该不是主动安全系统起的作用,而应该归功于所驾驶汽车车身的安全性。虽然电影的最后都会标注“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但是在车身方面不够安全的车辆,应该是不会来实现此类电影拍摄的。车身方面的被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车身、汽车专用安全调制玻璃、侧门防撞杆、横置发动机等,本期我们就来说说对乘员安全影响极大的安全车身和汽车安全玻璃。

安全车身

安全车身是指为了减轻汽车碰撞时乘员的伤亡,在设计车身时着重加固乘员乘客舱部分,加强削弱汽车头部和尾部的变形区间。当汽车碰撞时当发生碰撞时,头部或尾部被压扁变形并同时吸收碰撞能量,而乘员客舱不产生变形以便保证乘员安全。这就相当于给乘员的周围都加上了“海绵垫”。安全车身以GOA车身和3H车身为代表,还包括G-CON车身、笼式车身等,虽然各种车身的结构不同,但原理都是相似的,就是利用汽车头尾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Tip1)

GOA是汽车安全车身的开创者是GOA车身,它是丰田公司的设计专利。比如广汽丰田凯美瑞就使用了此项技术,即使在最危险的侧面受到撞击发生时,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也能够在碰撞发生时也能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其分散至车身各部位骨架以化解冲击力,减少乘员座舱的变形。车身上的侧梁、车顶、中央横梁、前排座椅结构都被加强,以减少碰撞时驾乘仓的变形。日系车主要采用这种GOA车身,而现在流行的3H车身则是德系车的主打。

3H车身属于高强度、高刚性的笼式结构设计,就是在单体式车架的基础上针对车架几何形状进一步改进。该结构分别在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加置一层加强筋,形似三个字母"H",这样的设计能保证在车辆发动机前舱和其它部位变形后,乘员舱室空间减少变形的可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乘员安全。

各种车型所使用的结构虽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强车身安全,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这层驾车时保护生命的““铁皮”铁骨”。

汽车安全玻璃

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工作委员会的统计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玻璃原因,所引发的乘员伤害大约占到了10%的乘客受到二次伤害,乘客的死亡几率增加了25%,。所以汽车安全玻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近年来也备受关注。

常见的汽车玻璃主要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几种::

调制玻璃、局部调制玻璃、层压玻璃。(Tip2)

选用哪一种汽车玻璃是生产厂家决定的,消费者若自行更换,不但价格高、匹配度也会差很多,后续问题也是弊大于利。而对于自家汽车玻璃质量不是很高或者想进一步增加玻璃对乘员的保护度的车主来说,于是,汽车玻璃贴膜就成为了消费者最好、最便利的选择。汽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车玻璃贴膜经历了四展:“染色膜”、“防爆膜”、“吸热膜”、,而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光谱选择薄膜”, 代(Tip3)。表产品有威固V70,V40,美国贝夫CW70,CW75等,第四代“智能光谱选择薄膜”是当前世界上最高制膜技术的代表,这种膜以磁控溅射金属来增加膜的隔热性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并且阻隔高达99%的紫外线,主要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汽车玻璃破碎时碎片飞溅,避免意外事故对乘员的伤害。基本上从第二代“防爆膜”开始, 汽车玻璃贴膜就具备了防爆功能。但是在防爆效果上,第四代车贴膜有着绝对的优势。

但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很多劣质膜假膜横行于市场,所以在新车贴膜或者汽车换膜时,消费者应该了解清楚所贴汽车玻璃膜的性能、防爆度等情况,选择时睁大眼睛,对自己的行车安全负责。。(Ttip42:介绍如何辨别优劣膜)

温柔铁骨,保护行人保护保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者中有46%是以行人为主的弱势道路使用者。,而中国自1998年以来,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均超过2万人,因此行人保护是一项全全世界都关注的面临的严峻问题。汽车在为乘员提供方便车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无辜的行人作为代价。距离中国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已经两年半的时间了,保护行人这一社会责任也在逐渐地被汽车企业所重视,。被动安全中的行人保护系统主要包括弹升式发动机盖系统和、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纵骨架发动机舱盖、保险杠的改进这两项对行人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本期主要给您介绍弹升式发动机盖和保险杠的改进。

弹升式发动机盖系统

这种系统利用发动机引擎盖弹升技术,使发动机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瞬间鼓起,使人体不是碰撞在坚硬车壳上,而是碰撞在柔性与圆滑的表面上。在检测到撞人之后,车辆就会自动启动发动机盖弹升控制模块,车内配备的弹射装置便可瞬间将发动机罩提高,将人下落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相当于人在落下时下面垫了气垫,大大减小了行人受伤害的程度。

这一技术的最新进展是捷豹设计师们研发出的被称之为全球首创的“爆发式行人撞击发动机引擎盖抬升系统(PDBS)”, 当车辆撞击行人的瞬间,通过燃爆弹的爆破作用力,以0.03s秒的速度瞬间,产生高达50倍于重力加速度的冲力,把18kg公斤重的发动机盖弹起数英寸,并使发动机与发动机盖保持65mm的空隙,使被撞行人有足够的缓冲空间。率先使用这一技术的是捷豹2005款的XK,随后用于XF车系。(Tip5)

虽然此系统的技术并不先进,但一直用于豪华豪车系列,比如日产GTR。如今随着社会责任文化的渗透,汽车厂商也在努力地研制出安全性较高的相对低价车型。例如英菲尼迪G37、日产Skyline、本田讴歌TL等,不过即使这样,此类车的报价也在30万元以上。此类技术的使用对于行人来说无疑是减小了受重伤的机率,因此我们期待能在更多的普通级家用轿车上看到这类技术的使用。

保险杠的改进

保险杠是人车碰撞过程中第一个被碰撞到的汽车零部件,也是造成被撞行人腿部骨折的主要原因。据ETSC的车辆安全专家分析,要减少对腿部的伤害,需要保险杠在撞击时能有5~7.5cm的变型量,以吸收撞击时的能量。为获得对行人保护的功能,新开发的保险杠大多采用了高密度泡沫材料或新的设计结构,通过泡沫的弹性或结构的变型吸能性,可以控制对腿部的冲击过程,减小撞击力量,从而有效地保障行人的膝、腿免受严重伤害。 行人安全气囊

提到安全气囊,人们一般只会想到车内安全气囊,但现在在行人安全的倡议下,我们在一些车的外部也可以发现这原来用来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气囊。行人安全气囊有发动机罩安全气囊和前围保险杠安全气囊两种和发动机罩安全气囊两种。

发动机罩保险杠安全气囊一般都是将气囊藏在保险杠内,在以人为本方向的指引下,先进的安全吸能型保险杠成为汽车保险杠的主要发展方向,现在具有被动安全装置的主流保险杠主要是吸能型保险杠和带安全气囊的保险杠。吸能型保险杠包括液压缓冲型和自身吸能型,此类的保险杠在市场上比较常见,这里就不作赘述了。而带安全气囊的保险杠是现代保险杠的一种新趋势,该装置由传感器、充气泵和气囊等部件组成,并集中装入保险杠内。,在行人触及保险杠的瞬间,在保险杠里面藏着的内藏推板迅速落下,阻止行人被撞倒在车底下。,同时,装在保险杠上的传感器被触发,。点火回路导通,闪动火花,引燃充气泵内气体器的固体燃料,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并达到约1000度的高温;气体通过冷却器层降温后,进入过滤器,经过滤后的清洁气体在50至75微秒内迅速充入内藏的锲状气囊,使其向前张开,托起被碰撞的行人,与此同时,保险杠两侧的翼状气囊充气后向两侧张开举升,防止行人滚落到公路上,并控制汽车实施应急制动。

前围发动机罩安全气囊的作用是防止行人被甩到发动机罩上后被挡风玻璃碰伤。该系统包括两个气囊,各由汽车中心线向一侧的A立柱(挡风玻璃与车门连接部位)延伸。其工作原理与发动机罩保险杠安全气囊相似,气囊在传感器探测到行人与保险杠发生初始碰撞后触发。两个气囊将左右A立柱之间的部分完全覆盖,不仅能盖住前窗玻璃底部,还可盖住刮水器摆轴及发动机罩支座等致命的“硬点”。而且,气囊不会完全封住驾驶员的视线。目前使用行人安全气囊主要有福特公司、丰田公司和在日内瓦车展的即将投产上市的沃尔沃V60。

在生活中,人是生活的主体,而汽车只是生活的助手,如果让“助手”横行,而不顾人的安全,就本末倒置了。但是助手毕竟是由人操控的,汽车工业技术给人们编制了如此美好的行车梦境在加强汽车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但倘若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再美好的梦境也是一“撞”即破。在生活中,人是主体,而汽车只是生活的助手,如果让“助手”横行,而不顾人的安全,就本末倒置了。

增强驾驶员司机的安全意识、驾驶技术,同时遵守交通规则,这才是避免交通事故的关键。

Tip1:安全车身结构之车型导航:

GOA车身:丰田

ASF车身:奥迪

G-CON车身:本田

ZONE BODY车身:日产

笼式车身:奔驰Smart、长安福特福克斯

3H车身:马自达、沃尔沃S60,一汽奔腾、东风风行景逸

Tip2:汽车安全玻璃种类:

调质玻璃是将普通玻璃板加热与淬火而成,抗力是普通玻璃的4倍,当受到强大冲击时,将碎成粒状,减小对乘员的伤害。另外,由于经过了热处理,使本来抗热70摄氏度的普通玻璃能承受17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

局部调质玻璃是调质玻璃的一种,与调质玻璃一样坚固。原先开发来制造汽车的挡风玻璃,当它破裂时,会形成特殊形状和大小的碎片,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而层压玻璃是由两块普通玻璃胶合而成,中间夹有一层薄膜,经强力胶压制而成。在破裂时中间夹的薄膜可以防止石块或其他飞掷物件穿透到另一面,亦能防止碎玻璃飞溅。

Tip3: 车贴膜演变:

第一代是“染色膜”。在一层聚酯膜上喷涂染色剂以达到隔光隔紫外线的效果。安装简单,遮光好,但不防热,容易褪色脱胶,使用寿命低。

第二代是“防爆膜”。通过在聚酯层喷涂铝、钛等金属提高了防爆功能,隔热功能也有改善,但是高透光的时候低隔热,高隔热的时候低透光。

第三代是“吸热膜”。通过在聚酯层喷涂吸热剂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防爆性能增强,而且车膜比较薄。但是寿命低、性能在使用一两年后会减退。

第四代是“智能光谱选择薄膜”。以磁控溅射金属来增加膜的隔热性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阻隔高达99%的紫外线,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汽车玻璃破碎时碎片飞溅,而且透视度高、材质稳定。

Tip42:车贴膜质量辨别:

一看二闻:没有经验的车主给车购买前,可向商家索取车膜质保卡,质保年限通常为8到15年。如果没有,那要小心了。而且,正规品牌车膜都有防伪水印,您应注意查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取一小块车膜,撕开透明层,闻一闻气味,假膜通常有刺激性气味,真膜不会有。

防假三招:透明度高,优质车模的透明度接近于全透明,不管颜色深浅,透明度高才是衡量标准;贴膜隔热性能当场测试,好车膜有很高的辐射反射率,将车膜对着太阳或碘钨灯,用手感觉就知道隔热性能如何;务必选择专业门店,贴膜应该是在封闭空间中将一整张膜进行粘贴作业的,整张的车膜能发挥其防爆性,牢牢粘住破碎玻璃,不会造成玻璃片飞溅伤人,而非专业小店一是贴膜环境,二是会将整张车膜裁开作业,这样就不能保证行车安全了。

Tip5:带有弹升式发动机盖的部分车型:

100万元以上:日产GTR、捷豹XK、5.0L捷豹XF

50-100万元:本田讴歌RL、TL,日产350Z,雪铁龙C6,3.0L捷豹XF,3.0L奔驰新E级,英菲尼迪G37

30-50万元:1.8L奔驰新E级、日产Skyline

30万元以下:现代新索纳塔

Tip3:保险杠发展沿革

保险杠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十年前的保险杠则与现在大相径庭,以前轿车前后保险杠多是金属材料,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型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如图)。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上。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

上一篇:“混”出一片天 下一篇:黄金十年将尽 自主品牌汽车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