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男子体操运动员单项体适能差异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01 03:37:50

中外男子体操运动员单项体适能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以雅典奥运会及其之前的两届世锦赛为资料,对中外男子体操选手单项体适能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男子选手的鞍马、双杠和单杠三个项目的专项体适能稍具优势,而吊环、跳马和自由体操三个项目的专项体适能稍显不足,提出继承优良传统和采用科学训练方法等增强弱项体适能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男子体操;单项;体适能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1004-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Foreign Men Gymnastics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Differences in Apparatus Competition

GUAN Zhao-yang1,WANG Qiang2,FU Dao-hua3,MENG Xian-lin3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2.Shando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Rizhao 276800,Shandong China;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q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Henan,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n Athens Olympic Games and two previous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this article made a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foreign men gymnastics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in apparatus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en gymnastics athletes have small advantages in pommel horse,parallel bars and horizontal bar,whereas they have not enough physical fitness in rings,vaulting horse and free exercise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ncrease physical fitness in our weak apparatus competition by the way of inheriting good traditions and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

Key words:men gymnastics;apparatus;physical fitness

竞技体操是一项以承担自身体重的力量为基础,以达到极限幅度的柔韧性为纽带,以准确、灵活地控制身体各个环节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某种动作或成某种造型为艺术特征的身体练习活动。由于男子竞技体操的6个单项的器械结构不同,完成动作的时空条件和动作特点各异,其所需要的主导体适能也不尽一致。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体适能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仅对重新确立我国体操的领先地位和更好地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雅典奥运会和第36、37届世锦赛男子团体前8名、个人全能决赛前24名和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法间接观察雅典奥运会和两届世锦赛的现场直播和录像资料,搜集各个国家的整体实力、个人全能实力和单项实力等资料。

1.2.2文献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阅读、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1.2.3分析统计法对定性资料做逻辑分析,对定量资料做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由于团体资格赛采用6-5-4赛制,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成绩可以互补。因此,从各队的单项得分及其排名,以及进入单项决赛的人次与成绩等,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国运动员在各个单项上的总体水平。我国男子体操队在雅典奥运会团体资格赛各个单项的成绩与排名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男子选手在专项体适能方面的优势与差距。

2.1我国在鞍马、双杠和单杠等项目上主导体适能的优势

2.1.1鞍马专项体适能的优势较大

鞍马整套动作主要是由在水平面上以分腿或并腿全旋的形式,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转体和移位等动作组成。其动作特点主要是借助运动惯性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因此,其主导体适能是上肢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从表1可知,雅典奥运会资格赛中,我国鞍马得分高居榜首,日本排在第二位。同时,滕海滨、黄旭和日本的鹿岛丈博、富田洋之等4名选手取得鞍马决赛资格。最终滕海滨一扫团体决赛失误的阴影而夺魁,鹿岛丈博获得季军,显示了我国(及亚洲选手)在鞍马主导体适能方面的优势。此外,我国的肖钦也是当今世界顶级的鞍马高手,他们二人的整套动作无论在难度与编排,还是在完成的质量和稳定性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选手。随着罗马尼亚名将乌兹卡的退役,滕海滨和肖钦继雅典奥运会之后,将会继续称霸世界。

2.1.2单杠和双杠专项主导体适能的优势较小

单杠整套动作主要是由身体围绕旋转轴回环的基础上,连接各种转体、换握、空翻和飞行等动作组成。其动作特点主要是借助动作惯性,连续、准确地完成身体的摆动和抛接。因此,其主导体适能同样是上肢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从单杠动作特点和所需体适能角度来看,中国(乃至亚洲)体操运动员适合此项目,具备一定优势,近来体操大赛的成绩印证了这一点。奥运会资格赛中,日、中、韩三队的单杠成绩分列第一、二、三位,肖钦和日本的米天功、中野大辅进入了决赛且米天功最终获得铜牌;37届世锦赛团体决赛中,我国单杠成绩列第一位,日本选手单杠夺金。然而,由于对最能代表单杠难度的飞行动作的掌握和开发上,我国选手落后于欧美选手二三年(教练组组长陈雄语),以及对项目发展方向和对规则导向认识上的偏差,致使我国选手在单杠专项体适能方面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的紧迫任务是正确把握项目发展方向和规则导向,突击提高飞行动作难度,利用我们在单杠主导体适能方面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双杠整套动作类似于单杠,不同的是双杠是从支撑、挂臂撑和悬垂(包括屈体悬垂或直体悬垂)等不同的姿势开始,完成各种转体、空翻和飞行动作,且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视觉很难发挥作用,但动作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间歇。因此,其主导体适能也是上肢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我国的双杠在奥运会资格赛中列第三位,日本队排名第一。李小鹏、富田洋之、中野大辅闯入双杠决赛,最终富田洋之夺得银牌,李小鹏由于下法不稳屈居季军。此前,李小鹏曾连续获得第36、37两届世锦赛双杠冠军,杨威和黄旭也都曾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这表明我国(和日本)选手在双杠主导体适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2我国在吊环、跳马和自由体操等项目上主导体适能的差距

2.2.1吊环专项体适能的差距较大

吊环整套动作主要由用各种方法完成的高难度静止姿势和慢用力动作及其连接等组成,其主导体适能主要是静力性力量上肢和上体的等长收缩。雅典奥运会资格赛中,我国吊环成绩排名第11位(表1),是团体决赛队伍中最差的。吊环主导体适能较好的国家主要在欧洲,几乎是欧洲选手“一统天下”(表2)。即使雅典奥运冠军汤姆帕克斯(希腊)已经退役,但在较少受到年龄限制、且需要强大上肢力量的近似于“体能类”项目上,亚洲和美洲选手要想撼动欧洲吊环的“集团优势”仍相当困难。虽然日本也有冢原直也和富田洋之参加了决赛,但动作质量并不高。中国也曾出现过“吊环王”董震,但由于后继乏人,要想再次涌现出高水平的吊环选手,还需要假以时日。

2.2.2跳马和自由体操体适能的差距较小

跳马动作的结构是由“脚跳”过渡到“手跳”两部分组成的。而动作最根本的动力由下肢的速度力量提供,再配合两臂的快速有力推撑来完成。因此,跳马的主导体适能是下肢的速度力量。欧美选手在体型及力量上明显更加适合此项目。尽管近几年李小鹏、陆斌两位跳马高手成绩显赫,而且表1也显示我国选手奥运资格赛中跳马排名第一,另有李小鹏进入跳马决赛,但从最近两届世界大赛的成绩来看,参加这项主要依靠下肢力量完成动作的选手,除李小鹏外,其余全是欧洲和美洲选手(表3)。虽然“李小鹏跳”领先世界二三年,但随着规则的修改――“欲参加和参加决赛的运动员必须试跳两个不同类型的动作且动作的第二腾空不能完全相同”,因此,掌握多度转体和多周空翻两种类型动作,是未来参加跳马决赛的必备条件。但目前我国优秀跳马选手完成多度转体类型动作较好,而完成多周空翻类型动作欠佳。若不及时“补课”,我国在跳马项目上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自由体操整套动作主要是由各种高难技巧动作及其连接所组成。因此,其主导体适能首先与跳马相近似需要下肢的速度力量。同时,每套自由体操要在50~70s内完成3~4串高难技巧动作,还需要一定的速度耐力。从表4可以看出,当今世界自由体操高手集中在美洲和欧洲。获得雅典奥运会和37届世锦赛金牌的谢菲尔特(加)和保罗?哈姆(美)是两名美洲选手;取得其他名次的有德拉古莱斯库(罗)、约夫切夫(保)、德费尔(西)等欧洲选手。而日本的中野大辅和米天功、中国的杨威等亚洲选手,尽管有时也能进入决赛,但由于专项体适能较弱,欲与美欧选手争霸还有一定的差距。

2.3增强我国选手专项体适能的建议

2.3.1继承我国优良传统

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吊环、跳马和自由体操等项目中的专项体适能与外国选手的差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国曾经出现过多位叱咤风云的选手,如:黄玉斌、李宁、董震等多次获得过吊环世界冠军。自由体操也曾是我国男队的强项,相继出现过李月久、李宁、童非、楼云和李小双等众多高手,在世界大赛中屡建奇功。特别是李小双以“团身后空翻三周”勇夺奥运金牌,迄今尚无人匹敌,使我国自由体操水平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男子吊环和自由体操的水平却出现了“掉队”现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把我国原来优势项目体适能训练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尽快提高落后项目的体适能水平,是我国男团再创辉煌的一项重要任务。

2.3.2采用科学训练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运动训练规律认识的提高,有关增强体操运动员专项体适能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除了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之外,还必须不断吸取国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例如:肌肉功能电刺激可以成为体操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肖光来等,1998年)。因此,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具体条件,采用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专项体适能水平,为掌握运动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争取比赛的胜利。

3结论

1)男子竞技体操6个单项所需主导体适能不尽一致。鞍马、单杠和双杠等项目的主导体适能是上肢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吊环的主导体适能是上肢的静力性力量;而跳马和自由体操的主导体适能是下肢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

2)我国男子体操选手与欧美选手比较,上肢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好,表现在鞍马、双杠和单杠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上肢的静力性力量和下肢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较差,表现在吊环、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3)继承优良传统,采用先进、科学的体适能训练手段和方法,是不断提高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季浏,等.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3]唐画琴,等.大学体育健康教程[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署,2001,8.

[4]肖光来,等.利用肌肉功能电刺激对中国体操队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1(1).

[5]翁家银,孟宪林.试论新北京奥运周期世界体操发展的格局[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

[6]傅道华,杨松,唐画琴.北京奥运周期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上一篇: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 下一篇: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