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诱因与战术特征分析

时间:2022-10-11 02:26:20

我国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诱因与战术特征分析

摘要:采用现场统计法、统计分析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我国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诱因与战术特征。研究表明,六打五战术诱因主要包括防守中锋、防对方切入、防反拉人和干扰发球几个方面;外线射门是六打五战术的基本手段,发球快攻、传1、4号位射门、传2、3号位射门是高水平运动队六打五战术主要特征。

关键词: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诱因;特征

中图分类号:G8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1001-03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actic Features of 6 on 5 in Men’s Water Polo Games in China

CHEN An-ping

(P E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Shan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on-the-spot statistics,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autho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causes and features of 6 on 5 tactics used in the men’s water polo games in the 10th National Game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hief causes of adopting such a strategy are to defend the centre,the cut-in,and counteract pulling and to disturb the opponent’s serving The basic skill of 6 on 5 tactics is shooting on outsides In a high level sports team,the main features of such a strategy are fast breaking from serve,passing to position 1 or 4 and shooting,and passing to position 2 or 3 and shooting

Key words:men’s water polo games;6 on 5;causes;features

随着世界水强国的水球运动职业化程度提高,对抗的激烈程度日趋增加,强队之间的比赛,依靠绝对游速和自然得分获得比赛胜利可能性逐渐减小。而利用对方队员严重犯规判罚4米点球或判罚出场的20秒时间,形成六对五的人数优势组织进攻所产生的效果对比赛最终结果有时具有决定作用。如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两场男子水球半决赛中,比赛双方都没有常规得分。而是依靠6对5的人数优势和一个罚球决定了最后比赛结果。[1]我国男子水球运动经历了14a的沉寂后,于今年6月重新夺回亚洲冠军,但运动水平与欧美等世界水球强国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我国水球运动开展很不普及,本次十运会男子水球比赛仅有8支代表队参加,运动水平强弱差距较大,梯次明显。其中上海队、广东队、广西队、湖南队是各省专业一线队伍,重庆队、四川队队员来自专业二线队伍,而北京队和香港队则纯粹业余队伍。因此,客观上提供了比较强弱队六打五战术应用效果的条件,为针对性地进行男子水球六打五战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水球20场比赛中的8支队伍167次“六打五”局面。

1.2研究方法

1.2.1现场统计法对20场比赛出现的全部严重犯规的位置、区域、判罚原因以及六打五战术应用、射门方式和得分进行全程记录。

1.2.2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12.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六打五战术结果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国际大赛中,六打五对比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六打五得分占到总得分的30%左右[1]。由于水球比赛对抗的激烈性,出场犯规难以避免,因此,如何利用对方出场犯规带来的20秒时间的人数优势完成有效进攻,或者在五防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拖延对方的进攻时间,迫使对方六打五进攻无功而返成为制约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表1可知,本次男子水球比赛的八支代表队出场犯规共造成167次五防六局面,对方共射门148次,“五防六”失分计80分,失分率达54.1%。但总体而言强弱队“五防六”失分率差异不明显,各队失分率与最终比赛名次之间关系并不显著相关(R=-0.027,P>0.05)。后四名队伍除北京队五防六失分率高达80%之外,其它3支队伍的五防六失分率都不是很高,而冠亚军队伍同样表现出较高的五防六失分率。“五防六”失分普遍性,折射出“六打五”成功率是比赛获胜的重要影响因素。

分析“六打五”成功率可以发现,8支队伍严重犯规总计181次,严重犯规造成的对方得分93分,仅占全部362分的22.1%,除去14次点球犯规,总计167次“六打五”,得分80分,成功率为47.9%。总体而言,十运会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成功率不高,参赛队伍“六打五”成功率队间差异较大。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六打五”成功率与比赛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3,P

通过“六打五”攻防两方面的得失分分析,可以看出强队与弱队在“六打五”战术应用上的主要差距表现在进攻成功率的差异。分析“六打五”诱因和技战术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六打五”战术训练,提高“六打五”战术成功率对于水球比赛获胜具有普遍性意义。

2.2“六打五”诱因分析

根据国际游联水球竞赛规则,判罚出场犯规主要缘于以下原因:干扰对方发球;抱、压、拖拉对方未持球队员;故意蹬踢或击打对方;粗暴行为,粗野动作;不服判罚,不尊重裁判[2]。现代水球比赛对抗的激烈程度明显提高,队员相互挤靠、抢位不可避免会造成身体对抗,通常情况下,如不是持续地抱压或水上抱压动作明显,为保持比赛的连续性和有利于进攻的原则,裁判员轻易不进行判罚,因此,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了对抗的激烈性。而激烈性对抗尤以前场、中锋位置的争夺为重。统计结果显示(表3),全部181次严重犯规前场犯规153次,占84.5%,而前场6个区域的犯规中,门前2号区域的严重犯规116次,是前场犯规的75.8%,其余依次为前场3号区域、中场、前场5号区域、1号区域和6号区域。不同运动队严重犯规区域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别,反映出前场尤其是中锋的对抗是现代水球运动基本趋势。

根据统计结果(表4),排除4米点球犯规,十运会男子水球比赛中出场犯规诱因可以归纳为防守中锋犯规、防对方切入犯规、防反拉人犯规和干扰发球几个方面。

2.2.1防守中锋出场犯规

水球的强对抗要求中锋不仅体型高大,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爆发力,能够尽快摆脱对方纠缠接球射门得分。得中锋者,得天下。反之,对于中锋的防守也倍加重要,从表4可以看出,在防守对方中锋抢位过程中造成的抱、压犯规总计97次,占全部出场犯规的58.1%,门前2号区的出场犯规87次,是中锋对抗犯规的89.7%,可见,球门前中锋对抗造成的出场犯规是“六打五”的第一诱因。

2.2.2防对方切入出场犯规

防对方切入的出场犯规主要表现在防守对方队员从1号、2号、3号、5号区域向门前切入、突破与外线接应时造成防守队员被迫拖拉犯规。其次,对方发球快攻时,中、后场进攻队员快速突破、内切也容易造成防守出场犯规,防切入犯规总计47,是“六打五”的第二诱因。

2.2.3防反拉人和干扰发球出场犯规

防反拉人主要是攻防转换的瞬间,原进攻队员由于失去防守位置,为拖延对方进攻而有意或无意的拉人犯规。统计结果显示,防反拉人主要出现在中、后场,反映出进攻队员在本已经取得的进攻优势突然失去被对方反击时心态上的失衡,拖拉对方突破队员。相对而言,中、后场失位防守队员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快速追击完成防守或与其他队员换防,也可以由其他队员补防,最坏的结果也是被局部多打少,而出场犯规则完全让对方拥有20秒时间的多打少优势。干扰发球指防守队员在对方发间接球、球门球或角球时故意将球抛开或不放球,或者对方发球时球未离手势企图触球,妨碍比赛的正常进行[2]。中、后场防反拉人和干扰发球犯规显示出在激烈比赛中部分防守队员缺乏理性。

“六打五”的诱因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出场犯规。但总的说来,我国男子水球比赛出场犯规基本趋向理性化,绝大部分出场犯规缘于无法回避的直接对抗。恶意犯规、规则不清、不服判罚等原因造成的出场犯规基本没有发生。

2.3“六打五”战术特征分析

“六打五”战术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发球快攻战术和阵地进攻战术。发球快攻指在防守方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五防六阵型时快速发球,以充分利用前场或门前人数或位置优势组织进攻。发球快攻平均得分率80%,强弱队之间快攻成功率呈两极化分布,比赛成绩前四名队伍发球快攻成功率均达到100%,而后四名队伍除重庆队显示出对发球快攻战术应用比较熟练之外,其他三支队伍基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快攻战术,快攻成功率为零。反映出弱队组织快攻或防快攻意识明显不足。

“六打五”阵地进攻阵型主要包括3-3阵型和2-阵型,以及两种阵型之间转化。阵地进攻得分手段可以粗略分为通过传球转移完成的传1号位、4号位门前边角射门;传门前2、3号位快速射门;中锋对抗出位接球射门和外线射门几种方式。根据现场统计结果(表4),阵地进攻外线射门次数与得分均列第一位。总计得42分,超过“六打五”总得分的50%,其余依次是传1、4号位射门、传2、3号位快射、发球快攻和中锋对抗得分。但从各种进攻方式的得分率来看,成功率最高的是发球快攻,其次是传1、4号位射门,余下依次为中锋对抗、传2、3位射门和外线射门。可以看出,“六打五”内线的对抗和移动、外线的快速转移和传球是战术成功的保障。内线中锋对抗直接得分虽然少,但正是门前攻防双方的激烈对抗、抢位,为外线释放更多的射门机会,同时内线的移动、抢位也创造出内线防守空档,接球射门。

综合分析“六打五”战术应用可以看出,发球快攻是在对手防守阵型没有稳定之前,充分利用人数优势和对方的防守空档快速得分最有效的方法。强队与弱队之间“六打五”发球快攻得分率存在显著差别,反映出水球强队队员在对比赛场面的观察、对形势变化的把握能力和进攻抢位、防反意识上明显优于弱队队员。

在“六打五”阵地进攻得分方面强弱差别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传1、4号位和传2、3号位得分方面,前三名队伍得分率远远高于后三名队伍,而在外线得分方面差异不大。结合赛场观察可以看出,“六打五”阵地进攻强弱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强队在“六打五”阵地进攻中内线队员移动抢位积极,能够结合外线的传球不停地调整位置;外线队员传球速度快,转移幅度大,传球转移意图隐蔽,能够很好地调动对方防守队员和守门员,内线队员一旦出现位置优势,外线队员传球、射门果断。而弱队外线传球速度相对较慢,意图明显,往往被对方逼近20秒时间才仓促出手。其次,强队2-4向3-3阵型转化自然、熟练,在阵型转化过程中,1号位进攻队员上提,整个六打五进攻阵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或者4号位队员上提,进攻阵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打乱防守阵型,暴露出内线防守空档,果断传球射门。而弱队有目的的阵型变化较少,变化往往过于生硬,难以破坏对方防守平衡,进攻难以奏效。

在“五防六”上,强队内外线同样抢位积极,位置感强,能够始终破坏对手进攻姿势的平衡,而弱队内外线防守队员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收缩与紧逼的时机把握不准,移动抢位被动,对转移球的路线预判能力较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六打五”成功率与比赛成绩之间相关非常显著,强弱队在“六打五”战术应用上的区别主要是六打五战术成功率的差异,强队队员移动、抢位、传球积极主动,“六打五”战术成功率远远高于弱队。

2)“六打五”诱因趋于理性,主要表现在防守中锋、方切入、防反拉人和干扰发球几个方面,其中,前场中锋位置的对抗是“六打五”的第一诱因。

3)“六打五”战术应用包括发球快攻和阵地进攻两个方面,其中发球快攻战术成功率、传1、4号位射门、传2、3号位射门以及2-4与3-3阵型的转化能力是区别强弱队六打五战术素养的主要区别。

3.2建议

1)建议提高水球队员尤其是防中锋队员的持续对抗能力的训练。

2)加强水球队员门前多打少或少放多能力的训练。

3)强化“六打五”快攻和“五防六”防快攻意识。

参考文献:

[1]PeterJ.CutinoSr.andPeterJ.CutioJr.WATERPOLOOFFENSIVEDRILLS[M].2004:150.

[2]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审定.水球规则,2002:19-24.

上一篇:杨威跳马踺子后手翻屈体后空翻2周运动学分析 下一篇: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