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知识技能,促进协同迁移

时间:2022-04-30 01:36:52

融合知识技能,促进协同迁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合知识技能,促进协同迁移呢?

1. 构建支架式教学模式,融合知识与技能

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按“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为知识建立概念框架,在概念框架中寻找某个确定的知识支点。这样的支点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较为适宜,便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问题中完善思维体系,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智慧结构中,促成智慧升华。这样以“激疑”为起点,通过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化疑”,才能最后导向“成趣”的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有两个基本理念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此,新教材着眼于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如讲利用经纬网定位问题时,教授者可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假如你在出海旅游,在海上遇到风浪,你如何求救?在浩瀚的大海中如何“营救”你?如何判定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呢?这一悬念可把学生难住了。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问题还得从生活中解决。教师可构建支架,设置另一情景诱发:“如果老师要你去隔壁班上找一位同学,你怎么样才能把他找到?”学生思维自然会活跃起来,“这还不容易,只要知道那位同学坐在班上第几排第几列就行了。”因势利导,从找同学这样一件生活小事,很自然地引出并解决了经纬网定位法这一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旁,地理知识是鲜活的。这样的教学,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易于激发学习动机。

由此可见,在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以“操作”为主的智力技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地加以提示,帮助学生在概念的框架下逐渐构建对知识综合性、整体性地认识,并将它合理化、理论化。

2. 营造合作性教学情境,融合知识与技能

合作性的教学情境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融合的重要保证。要想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重组合作性学习的内容,积极创设合作性的教学情境。新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突出了探究性,是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教材的活动内容,精心设计,营造气氛,引发学生思考。如讲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改变以往按照自转定义、方向、周期和意义死板传授的方法,先让学生观看地球自转动画,然后学生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以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用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学生观察(昼夜现象)――拨动地球仪(昼夜交替)。同时,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有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使昼夜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地球上不同地方有时间的差异?学生动手演示和实验,在实验中去探究、去发现,主动掌握了地球自转的知识。当然,其中有的学生会得到错误结论,比如认为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不急于纠正,依然把思维过程留给学生: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昼夜?最后由学生自由辩论,证明自己的结论。精心设计安排教材的“活动内容”,能有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讨论,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互补互学,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一个完整的地理实验,包含的成分和技能要素更为复杂。在动手操作之前,至少应该先做三件事:一是理解实验原理,二是设计(或认同)实验方案,三是选择实验装置,这些活动并非简单的操作技能所能包容的。可见,地理知识、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在实验过程中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特定的实验场合,只是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认清上述关系,不仅为知识、技能的协同迁移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地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上一篇:《 实验化学 》模块的教学实施 下一篇:取长补短,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