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买家采购行为作出规定

时间:2022-04-29 03:34:51

日本对买家采购行为作出规定

面对明年4月上调消费税,日本相关政府部门已经针对成衣行业就“消费税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进行说明,切实推进落实增税的准备工作。今年8月,公正取引委员会、消费者厅、财务省在东京和大阪针对成衣企业等纺织行业举办了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的说明会。

不仅是纺织行业,日本各个行业都很担心消费税上调带来的影响。特别担心消费者的购买欲会由此降低,尽管会采取应对措施,也预计会产生各种混乱。例如针对消费税上调的部分,降低商品本身的价格,维持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金额不变,以防止消费意愿的低迷。商品本身价格降低的部分则由与商品生产相关的企业分担,但事实上处于较弱势的行业企业很容易背负很重的负担。以前消费税率上调的时候,各生产销售阶段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也出现过消费税上调部分未能合理转嫁的现象。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被强行要求降价等。

今年6月成立的消费税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顺利、合理的消费税转嫁。特征是对买家的采购行为作出了限制。买家是指大规模零售企业以及从注册资本不足3亿日元的企业或个人企业等采购商品的法人企业。而卖家是指向大规模零售企业供货的企业、注册资本不足3亿日元的企业、个人企业,法律显示出浓厚的保护中小企业的色彩。

该法的关键在于①禁止拒绝转嫁等行为(减少采购金额、强行压价等);②禁止进行与消费税相关形式的廉价销售宣传及广告;③放缓“标示总金额”的规定,许可“不含税价格+消费税”的标示方法;④许可企业共同承受消费税转嫁(转嫁协定)及统一价格标示方法(标示协定)。

关于禁止拒绝转嫁等行为,既是买家也是卖家的生产厂商针对消费税上调而向供应方提出的降低成本要求不属于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的对象,因此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另外,根据宣传及广告的规定,只要广告中不出现“税”字就可以,而与消费税率相同的“8%降价促销”等宣传广告则可以出现。另一方面,过去强制规定的总金额标示放缓。日本成衣・时装产业协会等准备采用“商品价格+消费税”的价格标示方法,以显示商品本身的价格并没有上涨,只是消费税上涨了。

价格标示方法的争论

在从10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税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中,放缓了商品价格标签上“总金额标示”的规定。因此,关西FASHION连合、日本APPAREL・FASHION产业协会、日本BODY FASHION协会、日本靴下工业组合连合会、日本毛巾工业组合连合会、全日本妇人子供服工业组合连合会等联名的实施方针中,推荐采用“商品价格+消费税”的价格标示方法。

采用“商品价格+消费税”价格标示方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店铺中因为增税时价格标示改变而导致的混乱”、“尽可能不增加额外费用及工作”。消费税预计于2014年4月和2015年10月上调两次,消费税部分只需要通过“税”标示出来就能应对税率的变化。此前,本田悦朗内阁官房参与其中时曾提出每年上调1%消费税的方案,即使采取这种方案,也无需额外变更。而且商品价格和消费税分别标示的话也能促进消费税的合理转嫁。

在纺织行业中,现阶段各企业的想法并不相同。例如女内衣大型厂商华歌尔公司从10月1日开始针对自有品牌的正价商品采用“商品价格+税”的新标签标示价格。华歌尔公司执行役员、日本APPAREL・FASHION产业协会・取引改革委员会消费税研究WG委员尾内启男强调“尽早采取行动,早作准备十分重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能防止增税前后的混乱。

而日本百货店协会还没提出有关价格标示方式的指导方针。如果没能及时提出有关方针,这件事会任凭各家公司自主决定。

例如,大型服装零售商SHIMAMURA公司则表示将继续采用总金额标示的方法。即使消费税从5%上调到8%,同一商品的价格总金额仍然不变,实质上降低商品价格。维持商品原来价格的目的还包括无需替换商品价格标签以减少工作量、减轻负担。

转嫁对策特别措施法除了许可“商品价格+消费税”价格标示方法,还要求“尚未采用总金额标示的企业应尽快努力采用总金额标示方法”。特别措施法的有效期限为2017年3月,所以之后仍然是要回到总金额标示方法的。

还需要与各零售行业达成协议,到底采用能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明白支付金额的总金额标示还是采用“商品价格+消费税”标示,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MD能力受到考验

担心消费变得低迷。日本首次引入消费税是在1989年4月,由于当时经济景气很好,所以影响不大。但1997年消费税从3%上调到5%时使得消费低迷长期化。而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服装消费预计从明年4月起又有很大可能再次陷入低迷。

为此,RENOWN公司的男装品牌采取“在消费税上调前针对刚性需求和常规商品需求,在上调后则努力推出时尚性商品”的方针。尽可能满足消费税上调前的抢购需求,在4月以后凭借商品策划开发能力取胜。明年春夏季商战将考验成衣厂商的MD能力。

在消费税上调前竭力提高销售额。很有可能把原先4月上市的商品提前到2、3月就开始销售。有些成衣厂商要求商社的OEM提前生产。这会对明年中国春节前中国缝制工厂交货带来多少影响,还需拭目以待。

由于日元贬值和人工费用上升,成衣商品希望能提高零售价格,但由于消费税上调,使得厂商很难提高零售价格。加上大型企业针对消费税上调压低采购金额,打压上游厂商、以及强行购买等,大型企业种种拒绝转嫁消费税上调部分的行为也令人担心。对于这样的情况,产业中游行业十分担心。

上一篇:严格质量意识 确保睡得放心 下一篇:略论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