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时间:2022-04-29 07:26:30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摘 要】责任心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决定着将来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教育学生从小做起,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就会做出成绩,取得成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尊重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常常对弱智儿童视而不见,这样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弱智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同正常人相比,其实他们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伤害时,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回避教育。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他们心灵蒙受创伤,使他们的正常成长遭到压抑。我们知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要有童心,教师的童心首先是指他能保持像儿童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纯洁之心,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全盘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就可以取得其内心世间的第一手资料。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品质。时常说教师爱学生,其实爱的基本原则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学生爱老师,多出于恭敬、礼貌,而教师爱学生多半出于理智上的怜惜和关心,所以难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垂爱学生,无形中难免滋生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霸气。有时候出于望生成龙的愿望太强烈,容不得学生有半点迟疑和落后,那种爱就常常变味,慈爱被失望、愤怒取代,以致丧失理智,出言不逊,出手不软,在贬斥学生分数时,将学生人格一同贬损,使其斯文扫地,尊严丧尽,学习的相信和做人的勇气一同败落,最终沦为双差生。这种做法造成的是教育教学中最忌讳的恶果,学生对教育的情绪抵触。教育应该是愉悦的、积极的。愉悦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唯愉悦才能使人变得积极。而愉悦的产生首先是获得他人尤其是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无论他是正常的儿童还是弱智儿童。

二、热情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别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流动的思维,才有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当后进生对老师有了基本的信任时,老师的要求也就容易接受了,这时老师要把握时机,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一般缺乏动力,不求上进,不认真学习,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照顾两头,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就必须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大多数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很差,但自尊心很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或者本身存在一些缺点,经常被人看不起,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里。我们教师对他们绝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要主动地去接近他们,尽量减轻他们思想上的压力。我们要教育转化他们,就必须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坚持用客观、公正、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他们,绝不能抱任何偏见。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扑捉闪光点,不要抓住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不放,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或者对老师有所顶撞,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急躁,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从积极方面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打掉自卑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自尊心理。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得到发挥,健康、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而教师及时评价、肯定、鼓励则是推动学生思维的第一原动力。我们要善于从他们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力。

三、逐步要求,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对弱智学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他们心灵的同时,也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他们今后的生活才有可能完整。一支精锐的部队必定有一个能鼓舞士气的将军,一个好的班集体同样也不能缺少一个能鼓舞学习劲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班主任老师。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是不尽相同的,如果班主任能用赏识的目光去审视学生的各个层面和侧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许多独特之处,有的学生能歌善舞。有的学生体育表现出色,有的学生是写作天才,有的学生是小小发明家,有的学生口才惊人……教师要尊重和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差异,对他们不能整齐划一,应该在承认有差异有差距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引导。只要学生有点点滴滴的成绩,不管是隐形的还是显性的,教师都用赏识的语言给予赞许。这样,师生在思想上就会产生共鸣,情感上就会得到沟通,心灵上就会碰撞出火花,学生的学习劲头就会受到鼓舞,学生的潜能、天资、兴趣、个性特点就会得到发挥。弱智儿童的心理其实更需要他人的关心,也许他是出于这种心态,同时也是老师平时对他的宽容造成的,总认为他是弱智,应该让着他。其实该批评时决不能心软,就算是弱智儿童也一样。要让他们明白做错事,都要受到批评,不能纵容他们,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四、集体帮助,树立弱智儿童的自信心

弱智儿童也好,普通儿童也好,生活在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才会进步。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弱智儿童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弱智儿童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弱智儿童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处在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才是任何学生学习、生活的关键。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自信心、有奋斗目标的温暖的班集体,是一个能使人健康成长的班集体。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软弱的学生造就成有坚强意志的有用人才,否则,就是教师的过错和无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师和父母帮助树立起来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各种鼓励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尊和自信,重塑精神世界的大厦,让学生充满青春和活力,在阳光中健康成长。

我坚信弱智儿童是有学习的能力的,在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下,他们能够获得相应的技能,进而享受成功的快乐;我坚信弱智儿童是有不断进步的能力的,通过自身努力、家庭和社会支持,弱智儿童能够激发创造的热情,并逐步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上一篇:媒介融合视阈下广电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下一篇:论广播音乐节目中的戏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