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9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28 06:14:57

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9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对98例患者的肝肾囊肿行无水乙醇穿刺硬化治疗。结果:穿刺治愈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肝肾囊肿 超声介入 硬化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43

目前,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被认为是治疗肝肾囊肿的首选方法,这种介入微创疗法基本取代了外科手术疗法[1~3]。近2年来在超声引导下对98例患者行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超声引导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患者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16~78岁,平均53岁。15例有发热、腹胀,腹部不适等临床表现,84例无临床表现,为常规检查或体检时检出。98例均经超声确诊,其中单发62例,多发36例,囊肿总数126个。

方法:应用GE LOGIQ 7及 GE LOGIQ P5型彩超仪,探头频率5~7.5MHz,配4C探头穿刺架,穿刺针依穿刺深度及囊液透明度选择16G或18G。患者依囊肿位置不同采用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俯卧位。术前肌注5mg地塞米松,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常应用地塞米松5~10mg及维生素C 3~5g加入到5%或10%的葡萄糖液中静滴。术前超声定位并标记。患者选择适合穿刺的较舒适,消毒、铺巾,超声再次精确定位穿刺点,局部及肝肾被膜麻醉成功后,PTC针依超声确定的方向快速穿入囊腔中下2/3处固定穿刺针,拔出针芯接注射器,尽可能抽尽囊液,确定针尖在囊内适当位置后,用2%利多卡因2~5ml麻醉囊腔,注入无水乙醇,注入量为抽出量的20%~40%,对于较大囊肿,在不影响穿刺路径观察的情况下,适当变换,5分钟后抽出囊内液体。对于囊液混浊,先用甲硝唑注射液或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20ml注入囊腔内冲洗,抽尽囊液后再注入无水乙醇冲洗囊,腔直至囊液清亮。拔出针芯,注入2%利多卡因2~5ml,避免退针时针道内残留无水乙醇刺激腹膜引起疼痛,再次消毒针孔,用创可贴包扎伤口,穿刺完毕。患者静卧1~2小时,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

疗效观察与判定:穿刺硬化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后超声检查,较大囊肿需>6个月方可判定疗效。①治愈:囊肿消失;②显效:囊肿>50%且伴有钙化。

结果

98例患者检出囊肿126个,肝囊肿54例,肾囊肿72例,囊肿大小45mm×32mm~125mm×103mm,126个囊肿均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效应,囊腔内未见血流信号;124个囊肿壁薄、光滑,2个较大囊肿囊壁较厚,且内可见数条分隔带回声。126个囊肿一共穿刺136次,穿刺失败3次(重新定位再次穿刺后均获成功),7例复发,再次穿刺后治愈,2例较大囊肿治疗4次治愈。136次穿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8例126个囊肿治愈率100%。

讨论

无水乙醇对细胞具有较强的脱水作用,能使囊肿内壁的分泌细胞变性、坏死,囊内液体不再增加,囊壁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从而使囊腔闭锁,达到治疗目的。本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⑴严格掌握适应证。肝囊肿穿刺治疗前需排除肝内胆管囊状扩张;为避免损伤尿道导致粘连,肾囊肿治疗前应常规行蛋白凝固试验,抽出囊液与无水乙醇混合后未出现蛋白凝固反应,可能为尿液囊肿,则终止手术;位于肾盂处的较大囊肿需与肾盂源性囊肿鉴别,术前行超声引导穿刺,注入碘油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是否与肾盂相通;一般情况较差或有剧烈咳嗽、肝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不宜行穿刺硬化治疗;⑵对囊液混浊或呈脓性,可先用抗生素冲洗囊腔,直至抽出液清亮[4],再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⑶直径<50mm囊肿大多可一次性治愈,较大囊肿一次性未能治愈可分次治疗,间隔以>1周为宜;<50mm的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可1个月消失(本组16例),而>70mm的囊肿,治疗后约需6个月方可逐渐消失(本组72例),患者需定期随访;⑷对于张力较大的较大囊肿(>100mm),必须迅速减压,进针后迅速抽出囊液,以达到快速减压,然后再行调整针尖在适当位置;较大囊肿抽液时往往由于囊壁萎缩,针尖碰触囊壁等原因而不易抽尽囊液,反复冲洗使囊内残留液内酒精浓度升高,充分硬化囊壁细胞;⑸对于囊内有分隔的囊肿,宜先穿刺最远深的囊腔,依次退针抽吸各个囊腔;较大囊肿宜多次注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无水乙醇注入量为抽出量的30%以上,但不可>50%,必须分次注入,且需考虑患者对酒精的耐受力;⑹囊肿凸出肝肾被膜外较大时,应该使针尖固定靠近肝肾实质侧,抽出囊液后囊腔渐次向肾实质方向缩小,使针尖保持较中心位置;⑺穿刺抽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针尖显像消失现象,可用以下方法显示针尖:①轻弹针座,利用CDFI产生闪烁伪像;②快速抽动针芯;③快速注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⑻应该尽量避免气体进入,如有气体进入到囊腔,可在囊腔的前上方游离,阻止硬化剂充分接触前上方囊壁[5]。在不影响穿刺针尖位置的前提下,可适当变换;⑼超声引导穿刺术中局麻点应与定位点方向一致,穿刺针紧贴探头引导侧孔并与超声束方向保持平行,是提高囊肿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宋书邦,张玉英,马钦凤,等.肝肾巨大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学改进.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2006,6:273-374.

2 宋书邦.肝包虫囊肿介入性超声微创治疗的研究现状.中华医学超杂志(电子版),2004,1:41-43.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82-694.

4 黄敏,郭建峰,邓学东,等.超声引导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方法再探.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2):112-114.

5 吕明德,杨建勇.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

上一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4例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现代奥美拉唑临床应用延误胃癌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