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入外语自主学习的探索

时间:2022-04-28 06:07:53

导师介入外语自主学习的探索

摘 要: 导师介入式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旨在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外语实践技能。导师介入自主学习过程,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举措,又为本科生导师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导师介入自主学习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进一步探索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 导师介入 外语自主学习 外语技能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求高校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为贯彻《纲要》精神和落实教育部《意见》的具体要求,我院英语专业作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了以培养和提高外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外语实践技能为核心目标的“导师介入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该项目从英语系的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教师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和任课情况等因素,实行全员导师制,为2010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精心挑选了若干名教师担任导师,平均每位导师指导10名左右学生。

二、导师介入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随着对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运用的深入理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越来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训练学习者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和培养学习者自主的重要性。陈坚林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已在外语教育界达成共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出现动态的变化,如课堂教学就可能是以“教师中心”为主,而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中心”为主[1]。以导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综合两种教学模式的长处,比如导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很好地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自主学习模式又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包括语言技能在内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充分发展。钱晓霞认为,长期以来国内外语教学改革收效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片面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2]。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有能力和意愿独立作出选择,或者说学习者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具体包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负责设定学习时间和决定学习方法,以及明确学习目标等。在外语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就是鼓励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对学什么和如何学作出决策,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直至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3]。Littlewood基于对亚洲二语习得的研究提出了两种自主学习行为:独立于外界影响的自主学习为前摄自主,接受教师指导性介入的自主学习为后摄自主,并指出后摄自主学习行为可能对东方学生更有效[4]。

国内目前对学习者自主的讨论大多为了强调学习者自主的重要性而对传统教学模式批判有余,对教师介入自主学习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证与研究不足[5]。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可以减少责任或降低作用。白莹认为目前完全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后摄自主。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了肩负多重任务的中介者的角色[6]。龚嵘也认为当前自主学习尚处于后摄自主学习这一初级阶段,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性与促进性参与。这些研究发现证实了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必要性[7]。

三、导师介入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本科生导师制是牛津大学培养人才的一种成功模式,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特别是19世纪中期以来,导师制一直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是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导师制在牛津大学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大高校竞相仿效,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许多高校在本科教育中也逐步推行导师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等。杨杰在总结厦门大学俄语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后认为“实行本导制符合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现状”[8]。

导师制经久不衰沿袭至今的原因,应该首先得益于其蕴含的科学的教育理念。Moore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总结为三个因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对师生合作的重视和对知识的独特态度[9]。这可以视为对牛津大学导师制核心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牛津导师在教学中并不过度关注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量,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导师制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视,对师生个别交流与合作互动的强调等[10]。导师制的这些教育理念为导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德国教育家洪堡和费希特倡导的学习自由理论为西方本科生导师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们提倡自由的个性教育,强调人的个性和自我形成,主张学生自行安排学习顺序和进度。学习自由理论认为学生有选择什么时间学、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和形成自己独特思想的自由[11]。这些选择和决策所体现的自主性以及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可以说与我们今天的自主学习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学习自由的理念对于今日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如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由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师生研讨可以看作导师介入自主学习过程的雏形,以学习自由理论为基础的导师制与自主学习理论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也说明了导师介入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四、导师介入外语自主学习的探索

为了确保导师介入式自主学习模式真正收到实效,我们参考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在项目实施前多次论证,拟定了导师介入式自主学习模式实施方案。在开展导师介入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师观念,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的行为和观念往往比较艰难。教师如果不能理解教学设计背后的理念,常常在热情消退或面临困境后又回到老路上去。不少教师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模式,对改革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挑战或潜在威胁心存顾虑。教师可能会消极对待改革,甚至成为对改革自觉或不自觉的直接抵制者[12]。导师是否对导师制有正确的认识对于顺利开展导师的指导工作至关重要。

努力在参与实践的导师中形成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初步形成良好的育人工作氛围。帮助学生迅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始终牢固树立学生学习自主和教师教学自主的观念,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在指导过程中注重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和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等。何莲珍认为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教师自主的一个过程[13]。对教师来说,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

(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指导氛围。

在10级新生入学之初,邀请学院资深教授为全体导师和新生作了有关专业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的专题讲座。讲座对大家提出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学院为新生开设的“大学入门讲座”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导师介入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认识到导师制的推行不能使学生学习产生依赖性,相反,导师制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Stern指出学习者控制学习行为的意识会进一步导致学习者学习过程差异,多数学生的学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是学习者有意识的控制的行为[14]。导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主意识转化为学习愿望,进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行为,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素养。导师和学生之间主要在课堂以外接触交流,师生间的这种相对轻松的积极互动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学习者近距离感受导师的治学之道,从而为导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提供了可能。

(三)加强自主学习策略的训练,提高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

理想的学习者应该能够了解自己在外语学习上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外语学习策略,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导师要尊重他们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的自主,并适时地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导师做出是否干预的决策应以能否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为考量。根据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不知道该学什么,不知道怎样学。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实质是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反映。

由于学习者认知水平、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短期内难以达到进行完全自主学习的要求,导师在自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管理方面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进行策略指导时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策略、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兴趣差异,再行决定策略指导的个性化安排。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与其策略运用之间往往会互有影响,导师在策略训练中可以注意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并适当纠正错误的认识。导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讨论他们的语言学习观和对语言学习的期望以提高其元认知意识。导师给学生的自由度可以从小到大,直到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其最终目的是逐渐减少学生对导师指导的依赖,使学生逐渐从导师引导下的被动运用学习策略过渡到自觉运用学习策略。这样,导师的介入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外语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自主性语言实践活动并进行训练和指导。第一学期结合新生特点和阶段培养目标成功组织了“新人杯”英语朗诵比赛。来自本年级的几十名学生同台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另外还有班级、年级、院级、校级等不同层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外语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展示的舞台,如:英语角、英语读书节、英语短剧表演、英文电影配音、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模拟联合国论坛、英语口译比赛等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本年级的学生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外语实践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大家在展示才华、挑战自我的同时,被激发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效能。

具有综合能力素养的大学生既是《纲要》和《意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校育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导师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设计好各自的学业规划,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其综合能力素质。导师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向学生传授多少毕业后从业的知识,而是体现在是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否关注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积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低年级的导师应以学业指导为主,但同时也应适当地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科研训练方面的初步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五、导师介入自主学习实践中的不足

任何教学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导师介入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有些问题仍然或多或少存在,还有待在进一步实践和摸索中加以完善。

一是个别导师对导师的职责认识不清。有的导师把指导工作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导师区别于任课教师的是任课教师主要负责授课及相关的课业辅导与反馈,而导师的职责主要是根据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综合性、个性化的指导。有的导师把指导工作等同于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成了“辅导员导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及就业形势,却疏于进行学业训练和指导。有的导师把本科生导师做成了“准研究生导师”,过于强调科研训练,对于尚未完全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外语实践技能的大一新生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

二是个别导师对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仍感困惑。有的导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教师作用的下降,就不需要导师的介入。实际上,把自主学习理解成“自学”,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曲解[15]。有的导师对于导师如何介入外语自主学习心中无数,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有的导师虽然观念有所改变,却没有带来行动的改变。

三是缺乏对师生义务的具体规定和有效约束。虽然对导师的义务有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对导师工作的成效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虽然每位导师的指导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学生和学院的认可,但过于宽泛的评价和考核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挫伤部分导师的积极性,导师仅凭借热情与责任感做指导工作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对学生缺乏义务规定和必要约束使得导师的指导对有惰性的学生没有约束力,因为导师对学生的评价无实质性的影响力,导师无法真正参与对学生的管理。

四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担任导师的多为一线教师,同时承担着较多的课堂教学任务;导师在集中指导学生的时候,也常有缺席的学生。导师制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师生间经常而深入的交流,缺少了有效互动过程的导师制其指导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六、结语

迄今为止,导师制取得的成功集中体现了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学院传统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新需要的有机结合。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导师制的沿袭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一个重要表现。倡导个别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导师制既是一种教学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底蕴。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教学改革中是应该尽可能合理保留的成分。导师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导师制的教学传统是动态的,能够适应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不断地自我更新,并保持自身特有的形式。

导师作为外语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实践基础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负有为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咨询和指导职责。根据对部分导师和学生的访谈,本科生导师制自实施以来,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外语实践技能也有明显提高。导师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既能有效指导和协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导师制的不足,改变传统导师制可能造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可有可无,相反教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介入和促进至关重要。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动态的过程,导师介入自主学习过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帮助学习者识别对自己有用的策略,并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更大的自。本科生导师制引入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性语言实践活动中来,是我们对外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继续探索和完善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导师制,使其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教书育人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钱晓霞.试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主[J].外语界,2005,(6).

[3]王艳.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J].外语界,2007,(4).

[4]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20(1).

[5]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2).

[6]白莹.外语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7]龚嵘.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探微[J].外语界,2006,(2).

[8]杨杰.本导相与,生生不息――本科生导师制漫谈[J].中国俄语教学,2009,(3).

[9]Moore,W.G.The Tutorial System and Its Future[M].New York:Pergaman Press,1968.

[10]杜智萍.牛津大学现代导师制之历史探析[J].教育评论,2011,(2).

[11]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88,(1).

[12]刘春花.导师的内在改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13][15]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14]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人文江苏系列研究重点课题“导师介入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wjsw10-25)。

上一篇:关注即时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下一篇:让多媒体点燃孩子生命中的经典燧火